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锋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在对1001名单身青年就交友软件或婚恋网站上结识的异性,找自己借钱或投资理财进行调查后,得出一个结论:有33.7%的受访单身青年会明确拒绝,而67.0%的受访单身青年则表示会抱有侥幸心理,进而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之所以被调查青年会得出上述让人惊讶的结论,在于67.0%的受访单身青年认为,自己抱有“哪有那么多骗子”的心理。以及加上骗子骗术高超,而且常常利用恋爱,让58.5%的受访单身青年认为系因“恋爱脑”,“对方说啥都信;57.2%的受访单身青年觉得是过于天真,以为遇到真命天子/天女;43.5%的受访单身青年指出是警惕性弱,被糖衣炮弹攻陷”。
青锋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应该比较真实,但仅仅是因为抱有侥幸心理就会完全被骗还不是真正的原因,其中有重要作用的,但凡掉入网络陷阱的,大都是被贪欲所害。
有研究指出,贪欲的本质是利益侵占,贪欲的各种社会价值能从历史与社会的若干方面看到,然而演义这场生动大戏的贪欲却只有三种:物质贪欲、精神贪欲、异性贪欲。
因网络交友而掉入网络陷阱的,从有关报道看,大多也都是因为物质贪欲引起。如中国青年报报道披露的,有一个女生遇到一个自称某公司高管的男性,两人线下见过多次,还去过男方家。此后,男方在一次聊天中提出需要周转资金向女生借钱,并承诺通过其他平台把钱转回来。听到男方如此说,该女生没多想就转了几万元给他,虽然后来收到男方的转账记录截图,但钱一直没有到账。在对方解释说“银行手续多有延迟”后,女生再也没联系上那个男生。单从这一表述看,女生很可能因“恋爱脑”被骗,但男子是否跟女生有过什么样的许愿,不得而知。但据青锋对不少案例的观察分析,此类骗子大多都会给对方画饼,激起对方能多赚钱的欲望,进而将钱骗到自己手中。
澎湃新闻刚刚报道披露的湖北咸宁周女士接到一陌生来电称兼职刷单可得佣金,就信以为真,便多次向对方转账,结果被骗9600多元。这完全就是典型的因贪欲而掉入他人设定的网络陷阱,也即不用投入太多体力劳动,就能赚到钱的心态作祟。比较好的结果是,周女士被骗的9600元被当地警方及时追了回来。但现实中像周女士这么幸运的,恐怕并不多见。
如何才能防止网络陷阱,让自己避免入坑?
有人认为,不管对方用什么理由找自己借钱,都不要借给。尤其是网络交友,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交友,而不是投资理财,只和对方保持在交友这个层次就行,不要在钱财上牵扯太多,以免掉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至于刷单轻松赚钱,有关部门,尤其是警方已经不厌其烦地反复宣传,甚至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每一个人,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总而言之,但凡网络上涉及借钱,或者让你轻松能够赚到钱的等等现实中没有多少交往的人,尤其是陌生人的承诺,统统不要相信。人们常说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永远都是颠覆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