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预计将在6月2日登陆月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六号执行任务共需花费50多天,相比嫦娥五号执行任务使用了23天要长很多。

在这50多天里,嫦娥六号有11个飞行阶段,分别为: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以及再入回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月制动减速成功后,嫦娥六号探测器已经环绕月球飞行了将近20天。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进入着陆下降段,距离嫦娥六号登月的日子很近了。

预计在6月1日左右,嫦娥六号将进行舱器分离,释放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准备登陆月球;而轨道飞行器+返回器则将继续留在月球轨道上环绕月球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完成分离,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将继续减速降低飞行轨道高度,预计在6月2日左右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当然了,要在月球背面着陆难度的确非常大,毕竟此前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完成在月背采样的壮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月背“挖土”难在哪呢?

在这里多提一句,此前人类虽然已经在月球上采样10次,但这10次都是在月球正面,而我国这一次去月球背面,一旦成功,将创造人类的历史。

简单来说,去月背“挖土”,第一个难点在去到月背,第二个是能够建立通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聊聊如何嫦娥六号如何去到月背。

进入平均高度200公里,周期为两小时的圆形环月轨道后,探测器就要开始为登月做准备。

按照计划,嫦娥六号将在6月1日左右分离为“着上组合体”(着陆器+上升器)和“轨返组合体”(轨道飞行器+返回器)。

分离后,轨返组合体继续环月飞行,着陆上升组合体在环月轨道运行约1天后,通过实施两次降轨变轨,进入近月点约15公里、远月点约200公里的椭圆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着陆上升组合体在环月椭圆轨道上继续运行约1天,择机实施着陆下降,经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避障段、缓速下降段5个阶段,在月面预定区域软着陆,着陆下降过程约15分钟。

换句话说,也就是登陆月球背面一共十一个阶段,着陆时的5个阶段花费15分钟完成,可以想见这个过程对技术的要求有多高。

一旦成功登陆月球表面,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将在月球表面运行约48小时,展开多项探测任务并采集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着陆时有什么困难吗?

根据CCTV13的报道,嫦娥六号的预选着陆点位于42.1°S、154.4°W,即F区。

尽管着陆点地形相对平坦,保障了工程实施的安全性,但这也意味着无法采集地形更为复杂区域的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着陆区存在一些小型撞击坑,直径从十几米到上百米不等,对安全着陆提出了挑战,但借鉴嫦娥3号、嫦娥4号和嫦娥5号的成功经验,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难点在月背和地球建立通信,这个我们依靠鹊桥二号中继星解决。

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中继星的国家,所以也只有中国能够前往月球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一次月球背面采样的时间紧张,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但我国也是早就进行了方案准备,采取了2种方式进行月球采样“挖土”。

挑战月球“挖土”,我国将采取两种方式:钻取和表层采样,以获取约2000克的月壤样本,并将其带回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嫦娥六号预计将于6月2日成功着陆,在工作48小时后返回,并且预计在6月25日左右返回地球。

这次嫦娥六号任务一旦顺利完成,将创造多个世界第一。嫦娥六号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登陆的探测器,第一个在月球背面采样的探测器,第一次将月球背面的月壤带回地球。

目前嫦娥六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环月轨道”上进行了巴基斯坦立方星的释放,巴立方星拍摄了太阳,月球的合影照片。

至于嫦娥六号探测器,我国还未公布任何它拍摄的任何照片,网传关于嫦娥六号拍摄月球的照片都是谣传,大家不要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伙也都知道,此次嫦娥六号的发射也是我国载人登月任务进程的一部分,我国整个载人登月工程构想非常宏大。

此前有外媒猜测我国嫦娥六号携带了探测月球上水源的“月球车”,目前也未得到证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后续等登月条件成熟,载人登月航天员乘组也完成相对应的各项训练后,携带上航天员必备的应急食品‘航天员能量餐’等东西,便可搭乘新型运载火箭登陆月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