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以鲜明的司法态度回应学生霸凌,一名中学生在被多名同学殴打时还手,用多功能折叠刀(非管制刀具)划伤、刺伤霸凌者,法院认为被霸凌者的行为系正当防卫,判决其无罪。很多网友对此拍手称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情回顾

被告人江某某(系化名,时年14周岁)系湖南省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因江某某在春游时与同班某女同学聊天,同级邻班同学胡某认为江某某招惹其女朋友,要求江某某买烟赔礼道歉,否则就打江某某。之后江某某给胡某买了一包香烟,但胡某嫌烟不好不要,遂产生殴打江某某的意图。

2019年5月17日上午早读课前,与被告人江某某不和的同班同学孙某某,伙同他人借故把江某某喊到厕所,扬言要殴打江某某。江某某有不甘示弱的言语回应(案发后其解释系找借口拖延,打算放学时跑掉)。当日早读下课后,江某某在上厕所时,孙某某、胡某等人又拉扯江某某,并踢了其一脚。后因上课时间到了,各自散去。第二节课下课后,孙某某邀约同学张某某、胡某等人帮忙殴打江某某,并向张某某指认正在厕所内的江某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饭后,孙某某又邀约被害人陈某甲、陈某乙、吴某等帮忙殴打江某某。随后,孙某某等7人前往教室寻找被告人江某某,其他8人在厕所里等候。江某某拒绝前往,孙某某称若不去将其强行带走,江某某被迫跟随前往,并将同学用于开药瓶的多功能折叠刀(非管制刀具,刃长约4.5厘米)藏在右手衣袖内。到达厕所后,孙某某、胡某、张某某及被害人陈某甲、陈某乙、吴某等15人把江某某围住。陈某甲上前扼勒江某某的颈部,把江某某摔倒在地后,骑坐在其身上殴打,孙某某、胡某、张某某等人一拥而上进行踢打。在受到群殴之后,江某某掏出折叠刀乱挥,捅伤陈某甲腰背部,划伤吴某大腿。殴打持续约一分钟后,众人散开。江某某从地上爬了起来,背靠厕所蹲坑的矮墙坐在地上,站在江某某背后的陈某乙对其掌掴,江某某遂转身用折叠刀向陈某乙腹部捅刺一刀,张某某等人再次殴打江某某后离开。后陈某甲、陈某乙、吴某被送至学校医务室治疗。经鉴定,陈某甲、陈某乙的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吴某的损伤程度为轻微伤。同年8月7日,江某某向公安机关投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江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向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江某某及其辩护人认为:江某某在遭受学生霸凌时,实施防卫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6日作出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江某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宣告江某某无罪。宣判后,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二审期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申请撤回抗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9日作出刑事裁定,准许撤回抗诉。

案例指导的裁判理由指出,被告人江某某因遭受多名学生霸凌而携带折叠刀被迫前往现场,在面临多人殴打时持刀反击,综合全案情节,应当认定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江某某在遭受学生霸凌时被迫反击,具有防卫意图;江某某在被殴打时实施防卫,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江某某因被殴打持刀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看待正当防卫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对【正当防卫】是这么规定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其核心在于保护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能够依法行使自卫和保护他人的权利。该制度不仅体现了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还鼓励公民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积极维护社会正义。以下为正当防卫多个维度及其具体适用的详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立法精神与实践要求:正当防卫的法律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正当防卫的界限和条件,要求在具体案件中严格、公正地处理。正当防卫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其责任,需在确保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行使。

2. 正当防卫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起因条件: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前提。这种不法侵害可以是针对个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等权利。

时间条件: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即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

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意图条件:防卫的目的应当是停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相称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分:如果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则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判断是否构成防卫过当,需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双方的力量对比等因素。

4. 特殊防卫情境的处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保护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防卫行为,需要特别注意使用合理的防卫手段,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5.正当防卫的社会意义与实际效果:通过发布正当防卫的典型案例,如本文提到的江某某持刀反击刺伤霸凌者案等,法院不仅向公众解释了正当防卫的法律知识,还展示了法律对公民自卫权的保护,增强了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学专家认为,正当防卫是一个复杂但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涉及法律条文的解释和应用,还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正义的实现。通过正确理解和适用正当防卫的原则,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秩序。建议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应合理行使自己的防卫权,避免过度防卫,并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以确保自己的权利得到合法、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