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igo U357:国产首款 400 速 U 盘登场

作为一名拥有 4 台笔记本电脑、3 台平板电脑、2 台主机、1 台一体机、1 个掌上电脑的用户来说,跨设备的移动存储设备一直是个难题。过去我的解决思路就是依靠 NAS 在千兆局域网慢速传输一些小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涉及到测评电脑等产品时,每次至少都要拷贝 120GB 左右的测试软件,此时的大文件的快速传输还得靠移动固态硬盘。但它们的定价往往居高不下,动辄都是千元,所以也只适合我这样的专业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 2020 年我就体验过旗下的 U392 固态 U 盘,彼时的固态 U 盘是 USB-C 端口,所以适配的终端设备还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我的 MacBook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爱国者再次推出了高速 U 盘——「aigo U357」,需要注意的是它并非固态硬盘而是属于普通 U 盘。通过选用可靠耐用的 GoodDie(蓝色良品颗粒)的 3D TLC 颗粒,具有 1000 次的擦写寿命,一般 U 盘厂家只会选用 InkDie(绿色次级颗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go U357 的最大读速达到了 440MB/s,这也是国产品牌中第一款 400 速以上且读速最快的普通 U 盘。在主控芯片方面,aigo U357 使用的是 40nm 制程工艺的主控芯片——「YS5085」,相比于普通 U 盘甚至固态的 55nm 主控芯片性能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爱国者也为 U357 这块 U 盘配备了固态硬盘级别的「LDPC 智能纠错」技术, LDPC 技术的全称是 Low-Density Parity-Check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广泛应用于深空通信等高精尖领域,能够将以往基于传统 BCH 码的闪存纠错能力提升 3 倍以上,更大限度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更关键的是,aigo U357 在功能性方面实现了 USB-C 与 USB-A 的双接口方案,兼容性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款 USB 3.2 双接口高速 U 盘到底有啥不一样的体验。目前本文测试的便是这款 U 盘的 128GB 版本,618 售价为 99.9 元。

「型号」:aigo USB 3.2 双接口高速 U 盘(U357)

「规格」:3.5 吋

「主控芯片」:YS5085(40nm 芯片)

「颗粒」:3D TCL Flash 颗粒

「接口」:USB-C(5Gbps) + USB-A(5Gbps)

「擦写次数」:1000 次

「工作电压」:5V±5%

「工作电流」:0.5A-1A

「运行环境」:0℃-45℃

「存储环境」:-10℃-70℃

「保修服务」:三年有限质保

「尺寸」:62m×13.9mm×8.8mm

「重量」:23g

「售价」:128GB-99.9元

二、USB 3.2 双接口 U 盘有多香?多设备跨平台用户只觉相见恨晚

❶ aigo U357 的外观设计与双接口切换

首先从外观上来看,aigo U357 的外壳为深灰色的金属材质,直接环绕覆盖了三面,质感还是相当的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上还印有 aigo 的标志和 128GB 容量的字样,中部还有一个镂空的开孔,当 U 盘一侧的端口伸出时,内部红色的塑料片就会露出,提升了美观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U 盘的大小就是常规尺寸,三围为 62m×13.9mm×8.8mm,和我的桌面摆件相当,它的重量不过 23g,便携性优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 U 盘的侧面,可以看到一个特别设计的滑轨推拉式金属防护结构。通过滑动就可以在两个方向伸缩出对应的 USB 端口。滑动设计既方便了不同接口推出,也起到了保护接口的作用。

▼ 伸缩切换 USB 双端口(Gi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在 USB-A 口的旁边,可以看到还预留一个挂绳孔,能够搭配挂绳使用,挂在钥匙环上或者箱包上都是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出色的设计,aigo U357 也获得设计界的奥斯卡奖:美国缪斯(MUSE) 设计奖的产品金奖,确实是有不错的巧思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❷ aigo U357 的 USB-A 口模式

U 盘目前最常用的便是「USB-A 端口」,aigo U357 的 A 口支持 USB 3.2 Gen 1 协议,带宽 5Gbp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我的联想拯救者 R9000P 就有 4 个 USB-A 端口,左右各一加上尾部两个,aigo U357 总能找到合适的端口进行适配。而且还可以考虑把 U 盘制作成 Windows to Go 启动盘,以备不时之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我的 Mac 电脑的硬盘拓展坞前部也预留了一个 USB-A 端口,将aigo U357 插入之后就可以从硬盘中直接读写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还想到一个契合的使用场景,就是用 aigo U357 当作 Xbox Series X 的拓展盘,作为 XGP 会员我最喜欢的就是把热门游戏囤到本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aigo U357 128GB 的容量显然是不够看的,至少得 256GB 版本,能装下 3-4 个大游戏。听说 U357 后续还有512GB 和 1TB 的大容量版本,目前待产后续上线,毕竟 XSX 机内 800G 的空间确实不够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❸ aigo U357 的 USB-C 口模式

看完了 USB-A 模式,我们再来聊聊 aigo U357 的 USB-C 模式。最早大力推动 C 口普及的品牌就是苹果,那会我的 MacBook Pro 15.4 吋只有 4 个 C 口,而 Windows 笔记本基本没有,日常使用人都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平时出差会带着 MacBook Air 13 吋,它也是只有 3 个 C 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有了 aigo U357 就可以轻松的在 Windows 的 A 口和 MacBook 的 C 口之间实现跨生态的数据传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在 macOS 系统内的读写功能,aigo U357 专门采用了 ExFAT 的硬盘格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 Windows 笔记本基本上也至少会配备一个 C 口,但比较尴尬的是部分笔记本唯一的 C 口还要兼具充电和视频输出的功能,所以留给 aigo U357 的就只有 A 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 iPad Pro 2021 12.9 吋也是支持 USB-C 端口,正好可以弥补内置 128GB 容量不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件中就可以即时查看到 U 盘内部的文件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传输拷贝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 iPad OS 的系统可以读取 U 盘,那么去年升级了 USB-C 的 iPhone 15 Pro Max 自然也是可以正常使用 aigo U357,无需驱动直接读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正值《庆余年 2》的热映,我也就往 aigo U357 拷贝了最新的剧集。当我在楼下餐馆打牙祭时,就可以摸出来看两集,没有会员也能够随时随地享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我还需要去西安出一趟差,在没有信号的航班上时,我也准备用 aigo U357 追剧观影,打发枯燥的飞行旅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终端设备外,我的雷电拓展坞们也是 C 口遍地走,特别是雷电 4 的一对多方案,拓展坞的前部都改成了 C 口,正好搭配 aigo U35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还有个不一样的使用场景就是汽车存储,我的理想 L7 Pro 中置收纳盒中就预留了一个 USB-C 端口,专门用于存储汽车记录的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插入 U 盘之后,车内的行车记录仪和哨兵影像记录都准确地保留了下来,128GB 的容量也可以确保较长时间的视频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aigo U357 双接口高速 U 盘的性能表现如何?

前面我们聊了聊 aigo U357 的外观设计与兼容表现,接下来我们来实测下 U 盘性能。因为 aigo 的 USB-A 与 USB-C 双接口均达到标定读速,所以测试时主要选的是 USB-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❶ 测试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试工具我选择的是 2023 款的联想拯救者 R9000P,它搭载了 AMD 锐龙 R9 7945HX 芯片,内存为 32GB DDR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❷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 测试中,aigo U357 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416.16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387.39MB/s。4K 随机读取速度为 12.39MB/s,随机写入速度为 12.12MB/s。其中 RND4K Q32T16 随机读速为 17.05MB/s,随机写速为 13.04MB/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go U357 的顺序读写次数分别达到 397.22 IOPS 和 368.53 IOPS。4K 随机读取次数为 3215.09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2937.01 IOPS。其中 RND4K Q32T16 随机读取次数为 4148.19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3165.04 IOP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❸ 发热情况

考虑到 U 盘的发热问题,爱国者特别为 U357 选用的 GoodDie 颗粒就发挥了作用,优质颗粒发热量低,长时间工作也不会出现烫手的情况,而且爱国者为 U357 带来了「ATC 温控管理」技术,可以稳定控制输入电压,实时控制芯片温度,提升散热效率,从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通过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看到 aigo U357 在满速负载的情况下,峰值温度也就 35.9℃,主要集中在 U 盘中部的散热开孔处,符合官方的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如何评价 aigo U357 双接口高速 U 盘的使用体验?

经过本文的详细体验之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aigo U357 的 U 盘使用体验,作为一款双接口设计的 U 盘,它可以同时兼容 USB-A 和 USB-C 端口的设备,而且还巧妙设计了滑轨推拉式的金属防护结构,既方便了不同接口推出,也起到了保护接口的作用,这对于经常需要多设备跨平台传输文件的用户来说可以说是相见恨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兼容性方面,aigo U357 除了可以直连电脑外,还免驱直连手机、平板电脑、游戏主机、智能电视、投影仪、智能汽车、外接硬盘、拓展坞等诸多设备,兼容性相当吃得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性能表现方面,aigo U357 的双口都能达到标定的性能速率,这也是国产品牌首款读速突破 400MB/s 的普通 U 盘,无论是各类文件的备份还是影音资料的拷贝,甚至是专业创作者的图片视频素材都可以实现快速传输。更关键的是它还具备了固态硬盘的LDPC 智能纠错技术和 ATC 温控管理技术,传输的稳定性和外壳发热控制都更加出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对于 aigo U357 双接口高速 U 盘还有如下【期待】:未来可以想办法加入 SD 卡的插槽,对于需要导入视频、图片素材的内容创作者将是巨大助力,因为很多的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往往就只有一个 C 口,且没有读卡器,所以 SD 卡的素材往往需要先拷到电脑再导入 U 盘,复杂不少。双口 U 盘 + 读卡器功能,对于内容创作场景将是绝杀。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耐心观看,我是Geek 研究僧,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