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春节,央视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合办的主题为“心连心,军民团结向前进”春节联欢晚会结束后,主办方邀请了先进单位英模代表,同到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合影留念。

时任总书记、军委主席特意将原本被安排在后排的一个14岁的小女孩叫到自己膝前,谆谆教诲。

有人不解,这个女孩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江书记亲自关注?

1976年,一场巨大灾难——唐山大地震给无数中国人带来无尽的伤痛。最先进入唐山震区救援的平江起义团红二连排长吴兰恩带领着战士们在废墟深处救出了3个女婴。

这个被格外关注的女孩子就是当年在唐山大地震中幸存的女婴党育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育苗

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家园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省唐山市的人们正处于酣眠之中,万籁俱寂。然而就在顷刻之间,山崩地裂,一场7.8级的大地震将这座城市夷为废墟

在数秒之内,97%的城市建设被无情摧毁,55%的生产设备被严重毁坏,24万活生生的生命没于瓦砾之下,伤残人士达16万人,还留下了4200多名孤儿……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唐山无数人的家园,夺去了数以万计百姓的生命,却无法掠夺患难与共的真情。在地震发生后,中央军委迅速命令各路解放军向震区进发,进行紧急救援。

十多万人民子弟兵日夜兼程,向唐山震区行军,其中,当年彭德怀元帅亲建的平江起义团红二连是最早到达震区的救援部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红军团排长吴兰恩带着一个班的士兵行军至玉田时,目之所及皆令人痛心不已:四处都是被摧毁的房屋,道路上满是难民。

由于眼前的一切已经被瓦砾和废墟掩埋,他们每个人都拿着一根钢筋四处敲打,同时还不停地大声呼喊:“有人吗?有人吗”因为不想错过废墟下的每一丝声响,所以,在每一处残垣,他们把耳朵贴在缝隙处仔细地听。

突然,吴兰恩听到一处废墟深处传来了一丝声响,似婴儿的啼哭声。他赶紧召唤战友们一起清理废墟。经过挖掘,一幅惨烈的景象呈现在战士们的面前:两个被砸得血肉模糊的大人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挡住了倒塌的瓦砾,为尚在啼哭的婴儿架起了一个空隙。

吴兰恩赶紧将这个一息尚存的女婴抱了出来,替她抹去脸上的尘土,拭去泪水,即刻送往急救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在此次救援行动中,红军团共救治伤员一万余人,掩埋死难群众遗体近五万具,还从坍塌的废墟中抢救出上至八十下至数月大的百姓近三百人。

而吴兰恩和战友们因救援及时到位,光是女婴就救出了三名而被授予三等功,他们所在的连队也获得了中央军委授予的“唐山抗震救灾模范红二连”称号。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吴兰恩总是会梦见类似的场景:在一片片废墟中,一个个死去多时的母亲身体早已僵硬,而那被砸得血肉模糊的僵硬躯体却总是保持着同样的姿势——护住怀中一息尚存的孩子,用生命为自己的孩子赢得了一丝存活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红学校校长董玉国和“党氏三姐妹的合影,中间的孩子是党育苗

抗震结束后,在唐山震区获救的五百多名孤儿被送到了临时筹建的石家庄育红学校,其中就有吴兰恩救出的这三个女婴。

被转移时,为了方便辨认,所有孤儿都随身缝着一个写有名字的小布条。可不巧的是,这三个女婴的布条在转移途中丢失了。

所以,接收她们三人的育红学校校长董玉国在和校党委商议之后,决定给她们三人冠以“党”姓。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党氏三姐妹”的党育红、党育苗、党育新。

虽然失去了母亲,但党育苗三人在到了育红学校后,得到了老师们的精心呵护。当时正好有两位老师处于哺乳期,就给她们三人喂奶;经历了地震创伤的党育苗时常会做噩梦惊醒,老师就每晚都搂着她睡,给她安全感;食堂大师傅则是带着满腔爱意为她们做美味的肉馅蒸懒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红学校

这个为了收容孤儿所建的育红学校,给予了童年的小育苗温暖美好的回忆。

沉浸在校长爷爷慈祥笑容、老师温暖怀抱中的小育苗怎么也想不到,离别的伤痛竟来得如此之快。

1981年,和党育苗一同来到育红学校、相伴成长的姐姐党育红被好心人收养,这是小育苗有记忆以来所面临的最亲之人的离别。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离别后,仅3年时间,石家庄育红学校就因为完成了历史使命而解散,小育苗的另一位姐妹党育新被姥姥接走抚养,而她自己则是被安排到了唐山市综合福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离别之苦尚需要时间消化,但党育苗依然感到十分温暖与满足。彼时,在文艺活动中她的保留项目就是独唱《党啊,亲爱的妈妈》,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母亲,但党和政府给予她的关爱,完全填补了这片空白。

“我想有个家”

然而,虽然党和政府给予了党育苗无限关怀,福利院的领导老师们给予了党育苗精心呵护,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

十四年以来,党育苗每年生日都会许一个同样的愿望。这个愿望究竟和什么有关呢?

原来,她每年不变的这个愿望就是要找寻自己的救命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育苗(右)

1990年,党育苗以唐山地震孤儿代表的身份参加了那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可没想到的是,这次联欢晚会让她的人生之路接驳至另一条康庄大道。

14岁的小育苗在台上说出了自己从小到大从来不变的愿望就是想找到那个给她二次生命的解放军叔叔,然后告诉他自己如今已经长大了!

而她话音刚落,主持人就已经拉着一位正气魁梧的军人走到台上,随之主持人对这位军人进行介绍:这是被中央军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灾模范红二连”的英模代表吴兰恩,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他在废墟中救出三个女婴……

此时,党育苗怎么还会不明白,台上这位军官,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乐声渐起,两人将所有情感都凝聚在一个拥抱中,场下观众不禁潸然泪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结束后,主办方安排所有到场嘉宾一同合影留念。江总书记就特意将党育苗叫到跟前,慈祥地笑道:“你这个名字起得很好呀!党育苗,就是党培育的好苗苗!”

而后,江总书记又特意叮嘱吴兰恩,要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这颗“党的好苗苗”。军令如山,吴兰恩即刻立正行礼,回以响亮而又肯定的答案——“是”!

在此之后,吴兰恩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直和党育苗保持着书信往来,关心她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且,吴兰恩怕党育苗在福利院经济拮据,没有钱买邮票,还买好了邮票附在信中寄给她。

这桩桩件件,都让党育苗感到无比温暖。渐渐地,党育苗只见救命恩人一面的心愿小苗开始抽枝,开出了想做吴兰恩叔叔“女儿”的小花。1993年,吴兰恩在唐山市领导的批准之下收养了党育苗,并把她接到河北,与妻子儿子同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育苗在河北涿州的家中,与养父母、弟弟的合影

就这样,小育苗那“我想有个家”的梦实现了——她不仅有了视她若亲生的父母,还拥有了一个小5岁的弟弟。

但如此听话的党育苗,也曾做过忤逆家长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让父女俩起了争执呢?

长大后的党育苗为了体验生活,曾经在爸爸朋友开的饭店里做过一段时间服务员。在此期间,她与饭店的厨师确定了恋爱关系。

对此,吴兰恩极力反对。这个年轻人条件一般,女儿嫁给她,以后很有可能要过苦日子。

可在党育苗看来,男友不喝酒、不抽烟,没有不良嗜好,孝顺老人,乐于助人,这些特质都让她格外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氏三姐妹按照儿时的照片站位再次同框

最终,吴兰恩拗不过女儿,还是同意了这桩婚事。两人就在他们的定情之地结了婚。而此后20多年的岁月见证了党育苗的选择是正确的。

转眼间,离党育苗在唐山大地震的废墟中被救出已经过了45年,当年那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成家立业。

虽然她自幼就失去了怙恃,但她在党的关爱下,收获了另一对父母,长大后,也组建了一个令人艳羡的家庭。

自2000年结婚以来,夫妻俩相濡以沫20多年,尽管丈夫不懂浪漫,也不会说些蜜语甜言,但他包揽了厨房的一切事务,从未让妻子洗手做羹汤,而且家里大事小事全由党育苗说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兰恩夫妻和党育苗

而且他对党育苗的父母也十分孝顺,不仅每周都会去为吴兰恩夫妇炮制美食佳肴,几十年如一日。而且每次老人碰到事情,需要帮助,只要给他打一个电话,他就马上办好了,效率极高。

在吴兰恩生病退休以后,有两回因病住院,也都是这个年轻人鞍前马后,照管看护。

同样,党育苗对婆婆也是赤诚以待。婚后不久,两人就有了爱情的结晶,而在两人的儿子出生前不久,公公因病去世。党育苗怕婆婆一个人太过孤单,就提议把她接到家里一起住。

直到现在,党育苗一家三口还和婆婆一起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两人关系和睦融洽。连邻居们都认为这是母女俩,而非婆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育苗的全家福

婆婆年纪大了,比较喜欢去外面散步,党育苗总是陪在身旁。每到周末,她就常常带着婆婆出去闲逛。因为汽车在外不方便停车,她还特地买了一辆专车——一辆带宽后座的电动车作为接送婆婆的专车。

2006年,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时任总书记在唐山抗震纪念馆亲切地接见了“党氏三姐妹”,仔细询问了党育苗她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对她们走出那场灾难的阴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融入社会而感到欣慰。

如今,婆婆和丈夫都对她极好,她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把“幸福美满”四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育苗和孩子

成为“最可爱的人”

2021年7月1日,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同样也是党育苗45岁的生辰。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党育苗因为优异的工作表现被单位评为了优秀共产党员。

1990年的那场春节联欢晚会,不仅圆了党育苗从小到大的心愿,也给了她一个幸福温暖的家,还在她的心中种下了一个军绿色的梦——长大后也要成为“最可爱的人”。

1994年底,党育苗在吴兰恩夫妇的支持之下,圆了自己的军旅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党育苗到了军营后,每天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军营中的训练量非常大,一个从没经历过训练的姑娘面对这样辛苦的训练,总是会有想要放弃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育苗光荣入伍

可每当疲惫到极点、想要放弃的时候,她就对自己说,得对得起“党”这个姓氏,要是做得不好,岂不是给党丢脸吗?

在这份动力驱使下,她入选了手枪射击队,并且在1997年,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当面对党旗宣誓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从这一刻起,自己真正成为了“党的女儿”。

回望过去二十年,始终都是党在不断地给予,党育苗只能被动地接受党恩,但如今,她总算可以主动为党做些什么,向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真正实践“一生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她还将自己的生日也改为7月1日。参军的3年期间,党育苗不仅平时各项成绩、表现优异,还数次立功受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没有辜负党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育苗

1998年,从军队退役之后,党育苗被分配到了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做离退休管理工作。到了新的工作环境,党育苗深深被老一辈地质人身上“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所感动。

前辈们身上的奉献进取、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等精神激励了她。虽然工作岗位平凡,但她一直努力工作,时刻不忘报答党的恩情。

地质研究院有许多退休老人没有子女在身旁看顾,党育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时常主动上门去看望这些空巢老人,陪他们聊天解闷,询问他们的需要。过年领年货时,她担心老人腿脚不便,就总是帮忙领了送上门去。

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是坚持,而最难的事情依然是坚持。尽管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细小琐碎、微不足道,但若要一个人长年累月坚持为那么多位老人提供温暖,也是极不容易的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党育苗做到了,自1998年退役复员至今,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个看似平凡的职位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工作。

她的父亲,也是给她第二次生命的恩人吴兰恩曾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教导她,身为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工作必须严谨。

所以,虽然离退休管理这份工作琐碎繁杂,但她从未出过差错,这20年来,她曾为500多位退休老人带去温暖,提供服务。

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地在工作岗位上耕耘,爱岗敬业,党育苗曾多次被单位评选为先进员工,如今,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氏三姐妹

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党育苗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好不平凡的工作,做一个实干者,真正践行以“党”为姓,不忘党恩。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要我们始终将使命放在心上,把严慎细实落到实处,在平凡的岗位上把每一桩每一件细小之事都做到极致,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终有一日,将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