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直播和新型社交媒体的发展,草根逆袭的范本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郭有才的火爆,无疑是近日以来最具话题性的现象之一。短短十几天,粉丝数增长超过一千万,随之而来的热度也带火了他的直播地点——菏泽南站。

网红搭台,经济唱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有才式”网络红人的爆火,网络平台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如广告投放、直播打赏、电商等,使得网红文化变现和盈利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带动了当地文旅消费。据相关报道显示,5月10日至12日,菏泽的抖音生活服务订单同比去年增长215%。其中酒旅订单环比5月7日至9日增长80%,同比增长超6倍,餐饮、休闲娱乐订单均同比增长超2倍。菏泽文旅也积极主动作为,安排志愿者指路,供应免费水,通信、交管、城管、公安全体出动,当地志愿者还自费为游客提供免费食品,将“好客山东”标语发挥的淋漓尽致。

流量非量,乱象败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短期来看,网红文化确实给文旅市场带来了积极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文化,为了蹭上这波热度,不少网红从全国各地齐聚菏泽南站,以奇装异服、低俗无底线的方式博出位、博眼球。另一方面,网络乱象丛生,出现的抄袭模仿、劣质产品、索要打赏等问题,扰乱市场秩序,败坏当地文旅风气。

网红经济下的文旅现象犹如一阵旋风席卷全国各地,引发大量游客的关注与讨论,当网红热度褪去,如何保持城市文旅热度,则需采取更加可持续性的规划与管理,实现文旅资源和流量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追本溯源,发展“高质量文旅”

流量虽然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单纯的流量并不能带动文旅的长远发展,真正的文旅发展应该基于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例如河南开封爆火的“小乞丐”所在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和“王婆”所在的万岁山武侠城景区,都是立足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通过景区实景演艺活化了宋代历史,带领游客进入活动的历史画卷,打造了独特的城市记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红经济盛行的当下,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挖掘传承本地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让游客在享受之余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更容易引发游客的共鸣和情感认同,增加其粘性和忠诚度,将“流量”变“留量”,推动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

二、引导流量,延长“消费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推动旅游产业化,还应遵循文旅市场经济规律,将短线流量转化成长线产业价值。当巨大的网红流量席卷城市时,各地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市场行为,而应积极维持市场秩序,监督公平公正交易行为,打击违法乱纪的市场行为和低俗无底线行为;同时利用好流量,引导流量向更具有文化底蕴和消费潜力的场景上去,从基于平面化的单一消费过渡到包括餐饮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等在内的一体化消费,延链补链、推动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扩大城市知名度,更好地向外界宣传当地文旅资源,另一方面,刺激各产业链企业生产,创新创意更多“旅游+”产品供给,满足广大游客多元化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甘肃天水借助麻辣烫的火爆,开展蔬菜产业提质增品工程,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打响品牌效应;同时通过推出石窟艺术探访研学、鸣沙山万人星空音乐会、“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文旅诗会等一系列创意活动,将美食消费向文化消费过渡,推动甘肃全域旅游发展。

三、系统谋划,提升“城市竞争力”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受限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产业规模,虽然无法像大城市一样在短时间内构建多元的文旅主题,但是可以从特色“网红单品”发力,以点带面,将网红流量转化成城市文旅留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身披红斗篷,策马雪原的视频火遍全网;四川甘孜理塘县的丁真凭借着天然少年感收获无数粉丝。通过利用网络造势,红人赋能,以流量这把钥匙打开文旅市场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各地文旅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区域资源和接待能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坚持谋划在早,谋划在前,聚焦文旅消费需求,做好文旅项目导入,提升基础配套设施与服务,创新宣传推广方式,丰富业态供给,强化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增强游客体验感,提升城市文旅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掌握流量赋能文旅的发展模式,是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强化品牌建设、创新营销宣传推广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将线上流量变成线下成绩,走好城市文旅长红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