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晓剑书斋论坛”第十四期在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老新闻工作者李公羽作专题报告《海南建省初期报纸新闻工作回顾与研究》。20多位建省初期从事新闻工作的“老报人”出席论坛并交流体会。

本期的主讲嘉宾李公羽,从事新闻工作40年,曾长期担任海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高级编辑,中国新闻奖评委。建省初期,他收集保存了许多新出版报纸的创刊号,后期又通过朋友捐助、网络收购等,基本集全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创办的各类报纸的创刊号,包括国内统一刊号的、省内准印证号的和当时并没有刊号的报纸。在论坛现场,他通过大屏幕逐一分类展示上百种报纸创刊号的头版图像,以及现场展示《海南经济报》《海南特区报》《海口晚报》《海南声屏报》等创刊号原件。李公羽特别介绍了创办至今35年,名称不变、初心不变,坚守在海南大特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宗旨的都市类报纸《海南特区报》。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琰琰当年曾在海南成功创办《太平洋邮报》。李公羽在现场展示了1989年7月1日《太平洋邮报》创刊号原件,现场介绍了钟琰琰海南办报的经历。这份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46-0014,海南工商证字3272号,对开四版,一四版套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公羽现场介绍了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琰琰1989年7月1日在海南创办的《太平洋邮报》。

通过回顾这些生动实例,李公羽指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有“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举,有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这批报纸的创办,就是生动的例证。在没有政府编制,没有财政拨款的条件下,相继获得国内统一刊号或海南省内部准印许可证号,各领风骚,走向市场,成为大特区新闻风暴中一道道特殊风景线,也成为我党新闻史上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一批又一批闯海人,一代又一代新闻人,为特区新闻事业开创的平台、积累的经验、培养的队伍、创造的辉煌,已经载入史册。今天仍然活跃在全省新闻媒体、政界、商界的许多业务骨干、业界领导,许多就是当年的办报人。通过这些报纸创刊号,人们所感受到的正是一大批新闻工作者作为特区建设者,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的特区精神的光辉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论坛现场

见证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历程的《经济日报》海南记者站原站长何伟,当年亲身经历并报道了“洋浦风波”、“泡沫经济”、“三亚炸楼风波”、“香蕉风波”、“水果市场垄断经营事件”、“红树林在哭泣”等一系列发生在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重大新闻事件。他出席论坛,并畅谈感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日报》海南记者站原站长何伟深情回忆海南建省初期的报纸新闻工作

与会人员认为:回顾总结海南特区建立之初的新闻发展史,可以激励我们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作家晓剑主持论坛

晓剑书斋论坛第十四期在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图书馆二楼校友之家开讲。二十多位当年参与报纸创办的新闻工作者、海南师范大学部分师生出席本次论坛,著名作家晓剑担任论坛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