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为父母,任何事情,都要看远一点,别得过且过。

当女儿出嫁之后,别有万事大吉的心态,而是想一想,如何让女儿过得更好,人生可以进退自如。

一方面是鼓励女儿,自强自立,在婆家也活得出自我,得到尊重;一方面考虑各种意外的情况,在娘家也有一席之地,是温暖的小棉袄。

不管和谁做亲家,你都要给女儿留下“三条后路”,这可不是心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第一,亲家之间别闹翻脸,避免女儿不好做人。

女儿出嫁了,身份发生了改变。她是父母的女儿,也是公公婆婆的儿媳。

如果你作为女儿的父母,和亲家闹翻脸了,那么女儿夹在中间,这是怪难受的。

两边都是长辈,都是惹不起的人,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人,这如何好呢?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毕胜男结婚之后,和丈夫罗素一起教育孩子茜茜。

有一段时间,毕胜男的父亲毕大千来带茜茜,一起看动画片。

毕胜男的婆婆孙娴雅见状,认为动画片太老了,不应该看。说毕大千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

茜茜不喜欢跑步,毕大千就以做游戏的名义,把茜茜哄着一起跑。茜茜不吃饭,毕大千让所有人别管,等孩子饿了自然会吃。

眼看,婆婆和父亲在育儿方面,起了冲突,这毕胜男特别为难,一家人顿时变成了一锅粥。

人与人的三观,一定是有差距的。有血脉关系的人,还好,会彼此容忍;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要容忍是很难的。

亲家,到底是半路来的亲戚,从陌生人变成亲戚,也经历了各种不愉快。不懂得和解,那么矛盾越来越多。

当两边的父母都很和气的时候,女儿就好办多了,能够得到双倍的父母的爱。

换位思考,就知道如何帮助女儿了。

和亲家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偶尔聚餐一次,就不错了。遇到问题了,应该主动沟通,也怀着善意去帮助亲家,促进感情。

大家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儿女好,是一致的,你让一步,女儿就好过一点,何乐而不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第二,翁婿之间别去贬低,尽量做到视如己出。

女儿结婚了,也就变成了父母和女婿之间的人。

父母有一个习惯:

护短。

任何事情,都会站在自己的亲骨肉这一边,把女婿当成外人。这就形成了“父母和女儿总是 一言堂”的局面。

女婿被排挤,对女儿是没有好处的。

有句谚语说得好:“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这日子,到底是夫妻过得长久一些,父母会变老,会先走一步。

只要女婿不是一个野蛮人、人品很差的人,岳父母是应该包容的,学会善待。

我的小舅舅,听说女儿被丈夫欺负了,立马开车把女儿接回家。

小舅舅气冲冲地说:“等女婿来接,否则就离婚。”

过了一个星期,女婿也没有来。这下把女儿急坏了。家里两个孩子怎么办?丈夫的小店没有人管,又怎么办?

可是女儿主动回小家,这生气的话,又说出去了,面子上过不去。

最后,小舅舅主动打个电话给女婿,也算是彼此给了台阶。

小夫妻吵吵闹闹是正常的,这娘家的父母,不要听一面之词,什么都认定女儿对了。

接纳女婿的不完美,也力所能及地帮助女婿,这也是变相地帮助了女儿。

在古代,人们还认定:“女婿也是半个儿。”到了现在,我们更要把这样的做法,推陈出新。

当娘家把女婿当成自己人之后,女婿也会对娘家人更好。感情不是强人所难,不是一厢情愿,而是互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第三,兄妹之间别太偏心,在娘家给女儿一间房。

作为70后,我在村里见过很多的家庭,女儿出嫁了,立马就把床铺给了其他的孩子,把房间腾出来,用来装东西,或者给其他的孩子。

在儿子结婚之后,老家的房子,可能全部给了儿子,女儿回来,就没有地方立足了。

有的女儿,很恋旧,一旦回娘家,要住好几天。看到娘家没有一张床,这心里是很难受的。

父母们想一想,在娘家没有女儿的一张床,但是自己很老的时候,需要女儿来照顾,这行得通吗?

父母们,要儿女的关系融洽,但是一碗水端不平,这可能吗?总不能让女儿倒贴娘家,却连起码的好处都没有吧。

也看过一些父母,要刚刚去打工的女儿,把钱寄回来,然后在老家修建房子。房子完工了,都给了儿子。女儿是房子没有,钱也没有了。

更可怕的是,父母过世之后,女儿回娘家,不被兄弟姐妹接待。就是去上坟,还被老规矩阻挡了。很多地方有这样的习俗

:“女婿不上坟,上坟辱先人;清明女儿不上坟,上坟绝了娘家门。”

兄弟姐妹的感情好不好,关键在于父母如何传递感情。建立儿女分配财产,百年之后的安排,女儿和娘家的关系,才能持续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不要看到今天,父母很健康,儿子很客气,儿媳还满意。也许父母不健康的时候,这儿子儿媳就变脸了。

也不要认为,女儿今天嫁给了富人,以后都会顺顺利利。万一这家业不顺,婚姻不好,还得有自己的出路。

别以为,为女儿找一个好女婿,就完事了,未来的日子,还得考虑周全一些。

女儿呢,这退路不一定用得上,但是不能没有。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