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一民调公司调查结果显示64%的美国人挺台独;
  • 拜登经济学宣告失败,耶伦访华求助中国;
  • 美国想卖领地给中国,以此换中国买美债吗?
64%美国人支持台独?14亿中国人支持统一

友人转发给我一条消息,美国有个民间机构搞了个民调,声称有很多的美国人支持“台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仔细看了消息内容,美国媒体在6月29日报道了拉斯穆森民调公司的民调结果,这个公司对全美国1046名选民做调研,其中有个你“是否支持台独”的问题,有64%的人选择支持“台湾独立”,14%的比例反对,22%则为不确定。

这份民调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首先是因为样本数量太少,只有1046名参与者,说明调查的数据不可靠,可信度较低。

其次,调查的参与者估计台湾地区在哪里都不知道,更谈不上了解台湾地区的历史了。再加上美国媒体常年累月的灌输,美国大部分民众对台湾问题根本没有正确认识,更谈不上作出正确选择。

最后,美国民众也不明白台湾地区对中国的意义,领土主权完整对每个独立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打个比方,如果中国搞个民调,把夏威夷或者加州或者阿拉斯加或者德克萨斯从美国划拉出去,美国人民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所以,这份民调挺可笑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当然它也不是什么作用都没有,至少能让拜登政府自欺欺人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政府搞这份民调,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把美国政府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黑锅,甩给美国人民,让他的霸权主义行径看起来具有民间的正义性。

拜登政府非常清楚,无论任何国家,跨越太平洋去干涉另一个国家的内政,这事不管怎么说,都很难与“正义”二字挂钩,所以,他把黑锅甩给美国人民,让世界各国认为,是美国人民要求他干的。

通过一份不知所谓的调查,就草率地声称64%的美国人挺“台独”,结论根本经不起推敲,最为关键的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告诉自己的人民,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美国没有权力去干涉他国内政。

所以,在这种美国政客和媒体联手制造的舆论的错误引导下,美国民间的态度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我们不排除美国人民对美国政府明目张胆地作恶采取纵容的态度,台海地区的中美战争就极有可能会爆发,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也必须做好准备。

当然,美国人民内部也总有清醒的,有人不支持“台独”,他们没有受到错误的舆论影响,中国必须赢得这一部分人的民心,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确定是否应该干涉中国内政,他们或许是没有信心在战争中打败中国,或许是对美国以外的事情并不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一旦中美冲突爆发,中国就必须要让美国吃到痛,才能让美国政客搞清楚,他们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并且为之负责。

美国支持台独的数据,有或者没有,有多少,都不会影响中国终将收复台湾的事实,中国这边不需要任何调查,14亿人民都支持两岸统一,美国不愿意也没用。

在中国人民的力量面前,美国反华势力,算什么东西。

事到如今,美国还想忽悠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欺诈者,拜登政府已经多次出尔反尔,而且如今他们的欺诈游戏还未结束,尽管白宫已经失去中国的信任,但他们还在不遗余力地重复谎言,想欺骗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纽约出席由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主办的活动时表示,华盛顿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只是在后冷战时代,美国必须在激烈竞争中寻找与中国和平共处的方法。

表面上听起来,布林肯似乎在释放善意,美国愿意接受中国的崛起,并且会努力与中国和平相处,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对于布林肯当天的讲话,香港《南华早报》就认为,其中有多个矛盾之处,比如布林肯声称,遏制中国发展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但他也说不想让中国获得部分关键技术;他说中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他也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是应该的;他说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他也说美国会根据国内法武装干涉中国台湾问题。

总之,好赖话都让布林肯给说了,说了等于没说,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布林肯前后矛盾、模棱两可的表态,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回答,说明美国仍然会采取战略模糊的方式对抗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宫把真话藏在假话里,想忽悠中国作出战略误判,欺骗中国,以便于美国进一步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切香肠”。不过,要分辨美国的真话假话,其实并不难,那些会伤害到中国切实利益的话语和行动,一定是真的,那些好听的话则全部是假的。

事到如今,美国还想忽悠中国,其实这也从侧面反应出白宫的软弱性,中美矛盾已经是千钧一发,而拜登还在用模棱两可的态度搪塞中国,无非就是缓兵之计,又想打压中国,又怕一不小心激化了与中国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直接冲突爆发,因此,布林肯的发言,才会牛头不对马嘴。

耶伦申请7月访华,拜登经济学失灵

为了稳住中国,拜登政府也花了不少心思,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以后,财政部长耶伦也要来中国。

据微软全国广播公司6月28日报道,耶伦当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希望在7月初访问中国以重建与中国方面的联系,她承认中美之间存有分歧,此行目的就是讨论分歧并消除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耶伦也成了两面派,此前她就在多个场合说过与布林肯类似的话,同样是前后矛盾,一边要滥用国家安全的名义打压中国企业,一边要在经济上向中国求助,这也是在搞笑吧。

眼下美国的确是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拜登经济学”已经失灵,美国人对经济十分悲观,导致拜登的支持率也一直处于历史低谷。6月28日,拜登在芝加哥发表演讲,宣扬被白宫称为“拜登经济学”的经济愿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拜登鼓吹称,自从新冠疫情以后,美国的经济增长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增加了1300万个工作岗位,他任期的两年内新增工作岗位比历史上任何一位总统任期都要多,而这个成就就归功于“拜登经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对于经济,美国民众却与拜登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大多数美国人并不认同拜登政府的乐观态度,最新的益普索民意调查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仍然只在40%出头,经济仍然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多数人对美国的发展方向感到悲观。

很明显,拜登政府和普通的美国人对于经济的认知已经脱节,而共和党也对此大力抨击,参议院共和党党鞭约翰·图恩表示,勤劳的美国家庭并没有从拜登政府的政策中得到任何回报。

大多数共和党人认为,2021年以来新增的大部分岗位,只是从疫情中恢复的就业岗位,而不是拜登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包括前总统特朗普也声称拜登的经济政策是对中国在经济上投降。

实际上,“拜登经济学”有没有取得成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为清楚,以美国目前面临的结构性经济困境而言,拜登那些小打小闹的经济政策无异于隔靴搔痒,所谓对重症要下猛药,但拜登根本不敢下猛药,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缝缝补补,难怪美国人会感到悲观。

耶伦要来访华,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国在经济上需要中国,在政治上又要打压中国,这两个目标无法调和,因为显然,中国根本不会顺着美国的意思去做,所以,拜登政府的高官们在说明对华政策时,通常是自相矛盾的。

中国对美国的橄榄枝不抱幻想

对于耶伦计划中的行程,6月29日,香港媒体刊登一篇分析文章,标题为《中国对华盛顿橄榄枝不抱幻想,美国打不赢输不起》,文章认为,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它在经济、科技、军事三个层面优势巨大,但中国也一点不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认为,耶伦要访华,说明在经济上的竞争,美国已经失败,经济战无优势,美国就想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来压住中国,不能否认,美国拥有较强的科技存量优势,但中国的追赶速度非常快。

此外,文章还认为美国目前最明显的优势是在军事层面,不过美国要想用军备竞赛拖垮苏联那样对付中国,不仅在中国身上不好使,反而会拖垮美国。

我们分开来看,我同意作者的观点,美国空有三大优势,却无法阻止中国复兴,可以展开聊聊。

首先在经济上,虽然美国经济的规模体量世界第一,美国还拥有世界金融霸权和美元霸权,但中国经济崛起的力量根本不可遏制。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G7国家的总和,也就是说,中国才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化解衰退危机的主要动力,美国要打压中国,就是与整个世界背道而驰。

其次是科技,拜登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阻止中国获得关键技术,比如《芯片与科学法案》,就是要在半导体行业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但是,美国的打压以前没用,以后也不会奏效。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自从中国推出产业升级的计划以后,西方的技术壁垒就不断处于被突破的状态,从电子产品到新能源汽车,从航空发动机到民用大飞机,中国的产业升级必然成功,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在军事层面,美国妄想用军备竞赛那一套对付中国,但实际上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因为相比于美国来说,中国的军工制造成本比美国要低得多,比如美国现在造一艘护卫舰的花费,中国可以用来造一艘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055型驱逐舰了,这是因为中国工业规模庞大,生产力的提升,让军工也一同受惠,所以才能压低生产成本,而且这种现象几乎体现在各个军工产品上,无论生产任何武器,中国的生产成本都比美国要低很多。所以,美国要军备竞赛,被拖垮的注定是他们自己。

美国空有三大优势,却拿中国没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继续发展,并且在某个时间点超越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提议:美国用海外领地换中国买美债

对于耶伦计划中的访华行程,许多专家也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陈平的观点最为新颖。

他认为拜登今年竞选岌岌可危,因为拜登经济学实为无米之炊,政府的没有搞基建、环保的经费,耶伦这次来访华,很可能是为了筹集经费,也就是要求中国继续大规模购买美国的国债,而中国可以和耶伦谈条件,让美国把海外领地出售给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平认为,包括美属萨摩亚、美属波多黎各两地,贫困率和失业率很高,中国可以用手中的债权向美国交换这些地方的领土主权。

晶晶认为,陈平的观点还是太超前了,从来只有美国买别人的地,现在还没到美国要卖地还债的时候,中国想跟美国买地,在实力上恐怕还有所不足。

要知道,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美国干涉台湾问题,我们尚未完成国家统一,在这时候去跟美国买地,显然不是我们现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况且,与美国做交易,就必须做好撕票的准备,倘若交易达成,美国即便收了钱,也不会认账,到时候又是一个新的地缘纷争,对中国的外部环境极为不利。

总之,对现阶段的中美关系而言,这种交易根本不可能实现,不过,陈平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观点,作为给耶伦的答复,去回应美国对中国提出的要求,也算是针尖对麦芒了。

要美国政府出卖领土,显然不可能,但要是出卖台湾,他们是愿意的,只不过,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存在做交易的可能,足以见得,耶伦即便来华访问,最后也大概率谈不拢,必然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