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石油公司退出伊拉克,中国接管大油田
  • 美国公司出局,中伊欧土四方共赢
  • 2024年开始,拜登面临着地狱开局
  • 针对光刻机领域,美国政府提前对中国下手了
美企退出,中国接管伊拉克大油田

2024年刚开始,中国就在中东有大动作,美石油公司全面撤离伊拉克,中石油凭实力接管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2日,中石油发布消息:伊拉克西古尔纳-1油田牵头合同者交接仪式在伊拉克南部省份巴士拉举行,中石油正式接替美国的埃克森美孚成为西古尔纳-1油田牵头合同者。

目前,中石油持有西古尔纳-1油田32.7%的股份,成为最大的股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古尔纳-1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预计可采储量超过200亿桶,中国接管西古尔纳-1之后,同时也预示着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全面退出了伊拉克能源业务。

在许多人的认知当中,美国对石油非常看重,甚至许多观点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控石油,可现在为什么又要将这个大油田让给中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确在这里大力布局石油产业,2009年,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组建的合资企业,就与伊拉克签订了合同,由美国开发西古尔纳-1油田,当时埃克森美孚拥有该油田60%的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现实却远不如美国想的那么简单,美国看似控制了一个聚宝盆,但根本没办法安心开采。伊拉克战争种下的孽缘,导致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多次遭到恐怖袭击,并且当地部落也对西方石油公司充满敌意。毕竟伊拉克人的资源,却被当年的“入侵者”开采,甚至连工作岗位都被西方垄断了,伊拉克人当然不高兴了。虽然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掀翻了萨达姆政府,建立了一个相对亲美的政权,但是民意这个东西却没办法通过武力来改变,美军当年在伊拉克各地犯下的种种罪行,虽然在国际上被压了下来,但是在伊拉克民间却种下了因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 伊拉克石油部长伊赫桑·阿卜杜勒-贾巴尔承认:伊拉克的投资与安全环境恶化,国际石油巨头开始反思在伊拉克的布局。

以埃克森美孚为例,虽然控制了西古尔纳-1,但却很难安稳的开采,更别说盈利了。由于伊拉克当地部落的敌视,西方劳工甚至无法在伊拉克城市街道上安全的行走,西方劳工的工作区与生活区必须安排私人安保公司来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导致许多西方劳工拒绝前往伊拉克工作,埃克森美孚需要在外籍劳工身上花费大量的钱用于购买保险和私人安保服务。资本家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可伊拉克这边的安全形势对西方公司实在太不友好了。再加上特朗普上台后,就开始实施战略收缩,美国从伊拉克撤军,驻守在伊拉克的美军会越来越少,根本没精力改善美国公司的安全环境。特朗普签字退出《伊朗核问题协议》后,因为美国和伊朗关系紧张,埃克森美孚就以“局势不稳定”为由,开始酝酿从伊拉克抽身,当时他们从西古尔纳-1油田撤走了所有非伊拉克籍雇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因为特朗普下令炸死了伊朗高官,伊朗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发动了导弹袭击,虽然美军没付出多大伤亡,但却严重挫败了西方企业在伊拉克投资的积极性,继续留在这里,搞不好哪天就被伊朗的导弹炸到血本无归了。在这种情况下,以埃克森美孚为代表的西方企业就剩下了一个选择:“割肉”撤离。

可埃克森美孚想撤离,那也必须找到愿意接手的公司,否则只能被伊拉克政府狠狠宰一刀,以白菜价转让股份,这等于埃克森美孚在伊拉克白忙活了好几年。最后,埃克森美孚面临的情况就是:全世界除了中国企业,已经没有其他国家敢接手在伊拉克的业务了,因此就算美国再不情愿,也只能与伊拉克达成和解协议,交出剩余股份后,以最小的损失退出伊拉克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不同,首先在伊拉克这个地方,中国拥有更好的投资政治环境,伊拉克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石油给予了伊拉克许多技术帮助。要知道有许多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因为没有先进的石油勘探、开采、提炼技术,出现了守着金山却干瞪眼的情况。中国则是世界上少数拥有完整石油开发提炼技术的国家,并且中国的投资历来主张合作共赢,中石油给伊拉克带去的是经济发展前景、就业岗位,而不像西方企业那样只会剥削。在大家都有钱赚的情况下,自然就没人愿意去当什么恐怖分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在中石油的帮助下,伊拉克的艾哈代布油田提前三年实现了600万吨的产能、哈法亚油田达成了日产7万桶原油的目标。有了这些成功的合作经验,伊拉克人也愿意看到中国企业接管西古尔纳-1大油田。

中国稳定国际油价,中欧伊土共赢

而中国投资伊拉克石油的另一个战略目标,是保持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沙特等国多次酝酿石油减产计划,希望抬高国际油价、制造美国经济通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过高的油价对中国同样有坏处,中国是个石油进口国,无法自行改变国际油价,只能通过投资的手段提升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巧合的是,阿盟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虽然沙特等国希望减产来抬高石油价格,但是伊拉克却想增产来为自己创收。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欧洲开始加大对中东石油的采购力度,伊拉克因此受益匪浅。2022年的时候,伊拉克就宣布到2025年的原油日产量将增加到800万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往欧洲运油的土-伊输油管道重新投入使用,伊拉克能够获得不菲的石油收入。每天大量的石油过境,土耳其也凭着收“过境费”而发了一笔横财,准备发展自己的旅游业,2023年12月份宣布扩大航空机队,从欧洲那里采购了200多架架空客飞机。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伊拉克卖欧洲石油——土耳其收过境费——欧洲卖土耳其飞机的循环共赢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局面下,伊拉克有足够的动力继续提升本国的石油产业,这个时候中国接管伊拉克的大油田,就完美补上了这个“循环共赢”的最后一个缺口。这等于是欧洲、伊拉克、土耳其、中国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国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油价、欧洲解决了能源问题并能够卖飞机、伊拉克赚到了外汇、土耳其有了钱就更有动力维护石油管道的安全。美国则彻底沦为了“局外人”,原本能够进一步控制欧洲能源命脉的机会,却因为当年自己在中东的胡作非为而失败。

2024年,拜登面临地狱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时隔1年,拜登的处境可以用天上地下来形容。2023年开始的时候,乌克兰战场的形势对美国来说一片大好,泽连斯基甚至扬言年底前去克里米亚度假,拜登的代理人战争似乎超额达成了预期。然而2024年,拜登面临的却是一个地狱难度的开局,在过去1年时间里,俄罗斯、中国、中东都带给拜登一点小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2日,美国《POLITICO》网站报道称,拜登在2024年除了被质疑年龄是否适合继续担任总统之外,还有3个令人头疼的外交问题: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以及对华关系。

被寄予厚望的2023年乌克兰大反攻,结果却在俄军坚固的防线面前吃了大亏,乌克兰不仅未夺回任何有价值的失地,甚至还丢了巴赫穆特以及马卡林这样的战略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美国与欧盟的对乌援助资金已经耗尽,共和党这边依然不松口,拜登如果说服国会同意自己的新一轮对乌援助方案,成为了2024年乌克兰能否保证战线不崩溃的关键。

可是共和党也吃准了这一点,俄乌战场的形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拜登的选情,虽然共和党最后大概率会松口,但肯定免不了让拜登在政治方面做出重大妥协,比如边境墙修建问题。2024年美国国会结束休假后,拜登就要继续忙着跟共和党扯皮了。

而巴以问题更是悬在拜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拜登连任总统的希望。2023年10月份爆发的巴以冲突,已经完全脱离了美国的控制,拜登政府希望以色列尽早结束战争,可是内塔尼亚胡却拒绝为拜登考虑,在2023年最后一天,以色列国防军已经正式宣布:以色列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同哈马斯的战争可能持续一整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准备打一整年,拜登政府可没法偏袒以色列一整年,以色列此前在加沙的种种暴行,已经让拜登政府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拜登政府已经多次向以色列传递“尽快停战”的信息。可拜登想连任,内塔尼亚胡同样不想被赶下台,现在以色列需要一致对外,否则民众的怒火将迅速转向应对哈马斯不力的内塔尼亚胡,因此现在的巴以冲突实质上变成了内塔尼亚胡与拜登的政治博弈,前者为了避免下台必须让以色列继续打下去,后者为了连任想要尽快让以色列停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拜登能否连任对内塔尼亚胡来说不重要,以色列甚至更想看到同为右翼的共和党上台,拜登需要先想办法稳住美国犹太势力,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强硬要求以色列停火。总之,2024年,拜登和内塔尼亚胡,大概率会有1个人因巴以问题下台。

至于对华问题,则是最让拜登头疼的了。虽然美国已经用尽除直接军事打击之外的所有手段,但依然未能阻止中国崛起的步伐,反倒是美国自己在打压中国的过程中付出了不少经济、政治方面的代价。例如贸易战期间美国损失的就业岗位、盲目制裁中国令美国盟友利益间接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目前美国畸形的政治环境下,拜登又不得不继续向中国出手,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人敢在对华政策上示弱,谁先妥协谁就会被扣上“通华”的帽子,一辈子都甩不掉。

针对光刻机,美国对华提前下手

可眼下拜登手中可以打的牌少之又少,大选年期间拜登还是希望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因此打“台湾牌”要慎之又慎,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打高科技牌了。2024年刚开始,美国就提前对中国下手了,1月1日,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宣布:荷兰政府撤销了部分向中国出口设备的许可证,其中包括2个型号的高端光刻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博社》报道称,荷兰是应美国政府的要求,在两款光刻机出口禁令正式生效前,提前取消了对中国的出口。

而美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害怕中国抢在出口禁令生效前,提前完成光刻机的采购工作。据悉,阿斯麦公司此前拥有向中国出口3台顶级深紫外光刻机的许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中国在光刻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够满足制造中低端芯片的需求,但是短期内还无法攻克深紫外光刻机的全部技术,限制了中国生产高端芯片的能力。因此从2019年开始,美国政府就一直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荷兰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的光刻机。

美国政府目的现在达成了,的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半导体发展计划,但中国也不是第一天被西方卡脖子了,西方每一次限制,其实也是变相激励中国努力技术攻关。正是因为美国不断的打压,中国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业明珠,美国现在就算阻止了荷兰向中国出口光刻机,也无法改变中国逐渐发展为半导体强国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阿斯麦公司CEO彼得·温宁克说的那样:越给中国施加压力,中国越有可能加倍努力,就算不卖给中国先进设备,中国最终也会自己研发出来。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已经是阿斯麦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占该公司总营销额的50%以上。现在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等于断了荷兰一大笔外汇收入,要知道高端光刻机的单价可达数千万美元。荷兰众议员亚历山大·哈默尔伯格就声称:去年荷兰已经与美国达成了明确协议,但如今美国单方面又迈了一大步,剥夺了荷兰的战略自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这种把技术当成竞争武器的做法,正让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变得紧张,毕竟现在欧洲因为俄乌冲突的日子并不好过,欧盟本来就处于巨大的对华贸易逆差中,现在美国又限制欧盟国家向中国出口高性能光刻机,中欧贸易不平衡的元凶找到了。冯德莱恩这些欧盟高官应该找美国抱怨,是美国一手导致中欧贸易不平衡的,中国想大量进口欧盟的高科技产业,奈何美国从中作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