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炒作“中国打响稀土战争”,会阻断西方产业升级的部署;
  • 中俄受欢迎,美国媒体呼吁中美两国各退一步;
  • 巴西总统卢拉送见面礼,跟中国“义结金兰”,前途光明
以牙还牙,日媒炒作“中国打响稀土战争”

美西方执意把对华技术制裁进行到底,但中国也有反制办法。据《日经新闻》近日报道,他们获得的消息声称,中国正计划修订稀土技术出口限制清单,包括禁止或限制出口加工与提炼稀土元素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为何要限制这些技术的出口?

我看《日经新闻》给的说法,是因为最近这几年,美国在高科技产业上对中国的围堵打压愈演愈烈。

而且就在不久前,美国伙同日本和荷兰在光刻机、光刻胶等芯片制造核心技术上限制对华出口,同时还出台《芯片法案》大肆补贴本国芯片企业,誓要对中国方兴未艾的芯片产业进行全方面围堵打压。

而芯片产业,恰恰是极度依赖稀土元素的产业,所以这就是当下美国人在芯片问题上出现的一个奇怪现状:美国一边大肆打压中国芯片产业,另一边却大肆进口中国稀土与稀土技术来发展本国芯片产业。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美国如此不仁,那么中国也用不着跟美国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几年前,中国就曾限制过本国稀土的对外出口以反击美西方的霸权欺凌,但这一次不一样。

这次,中国反制的是稀土技术出口,这招的伤害性就大了。美西方因为多种原因早已放弃这个领域的技术研发20年之久,中国是妥妥的世界第一。

那么假如消息是真的,中国真的限制稀土技术出口的话,会有什么具体影响呢?

影响覆盖面大,链条长,我举个具体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我们稀土领域的主打出口产品,就是以钕磁铁为代表的磁矿加工品,这里涉及的技术恰恰正是电动车、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

那么中国这一反制,整个美西方当下力推的绿色能源改革计划都将面临流产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些计划大都是与美西方的社会经济稳定直接挂钩的。比如拜登政府在去年通过并被欧洲人大骂一通的《通胀削减法案》,其中的核心条款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对绿色能源产业的补贴来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缓和社会通胀危机。

而现在中国出手禁止相关磁矿加工品与技术出口,美国政府钱再多,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美国政府真的觉得自己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中国进行肆无忌惮的攻击与制裁吗?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请务必三思再三思。

美媒哀叹:中俄在世界上更受欢迎了

除了稀土技术,中国手中反制美国的王牌,其实还真不少。晶晶注意到,就在近日,《纽约时报》就刊文发出一句哀叹:中国与俄罗斯走得更近,中俄在世界上更受欢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表示,西方世界内部,确实在反对俄罗斯,同时也更加支持美国,但在西方世界之外,情况就相当“令人意外”了:

从欧亚大陆一直到非洲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国家,公众舆论变得对俄罗斯更为有利;

在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亚地区,人们对中国的好评是高于美国的。

至于原因,《纽约时报》得出了三点结论:

其一,这些地方很多国家本就与俄罗斯和中国关系一向不错,毕竟俄罗斯对这些地区一直保持着军事与能源影响力,而中国也与这些发展中国家保持着长期的传统友谊;

其二,随着俄乌战争的长期化,世界其它地区对这场与自己基本没有多大关系的战争的关注度正在衰减,反倒是美国利用这场战争不停逼迫这些“边缘国家”站队表态的行为令后者厌烦不已;

其三,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中国愈发重视对这些“边缘国家”的团结。这不仅令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受益匪浅,更在本地区地缘事务上多了一位真正的和平调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与之相比,美国政府却长期故意忽视这些“边缘国家”,如今执意要集中国力对抗中俄后更是如此。两相对比之下,就算是那些原本对美国心存好感的国家,也只能彻底绝望。

越害怕失去霸权,越守不住霸权

晶晶觉得,《纽约时报》的这种分析,的确是摸到了美国政府当下对外政策的最大痛点:

太过短视,太过傲慢,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美国依旧以维护自身霸权主义体系为首要目的,并为了重振它的全球霸权扰乱世界确实让世界受够了美国的所作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国际地缘政治问题分析人士爱资哈尔·阿扎姆近日在《中国日报网》发文表态,也道出了中东人民的心声。

他首先认为,中东地区是美国谋求无可匹敌的世界主导地位的最大受害者。其次,北约东扩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源。

而且,为了重振全球霸权,美国无视通货膨胀,增加武器生产,提升军费开支,部署更多资源来对抗中俄。这种倒行逆施,必然会引发世界国家的反感,等待美国的也必然是失道寡助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媒呼吁中美各退一步,避免开战

当然,美国的有识之士还是有的。

同样还是《纽约时报》,其在近日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呼吁中美两国,现在到了必须各退一步的时候了。

中国与美国会在不久的将来开战?该文章认为,未来10年或20年中,美国最严重的地缘政治风险就是与中国的战争。

但有趣的是,作者认为中美之所以会有战争风险,并非因为中国的“专制与野心”,而是美国自己的种种问题引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作者认为,拜登政府对台湾问题上的处理,完全就是错误的。

作者也引用了康奈尔大学学者白洁曦对此事的评价,认为:“公开地、象征性地做一些事情来对抗北京,并不一定会让台湾变得更加安全。”

而这也正是该文章所希望展示的逻辑:美国是真的在乎台湾的安全吗?如果真的在乎,那为何老是做出一些仿佛巴不得中国赶紧武统台湾的挑衅举动?

很显然,现在的拜登政府,似乎根本搞不清威慑与挑衅的区别。

除了抨击拜登政策错误之外,文章还指出,美国对华政策也有长期性误区:

中国的确是一个从制度到价值观都与美国拥有极大不同的国家,但中国也的确是一个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变得几乎能与美国比肩的国家。

继续带着傲慢与偏见去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存在,并非聪明的举动确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晶晶认为,现在连到美国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都会受到歧视和攻击,这就是美国纯属主动为自己创造敌人的举动,是排外,是树立“假想敌”的内耗,根本帮不了美国实现所谓的跟“中国竞争”的目的。

面对中国,美国需要更有耐心

那么作者给美国高层出了什么主意呢?

其一,面对中国时,美国最好多一些耐心、谨慎与谦逊,必须充分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

其二,在“如何加强美国对抗中国的实力”这个问题上,美国可以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骤,其实与军事根本无关;

其三,比起对抗中国,处理好美国自己的内部矛盾才是美国政府的头号任务,而在这一点上,向中国学习他们的优点,其实才是“挑战中国”的最佳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晶晶认为,作者是有水平的,如果美国的精英阶层都如这篇文章的作者一般高瞻远瞩,那么这场与美国的竞争,我们还真不一定能赢。

但现实中的美国两党,乃至拜登与特朗普,显然都不是这样的高人,比起美国的未来,他们更在乎的,是如何利用这种“与中国开战”的噱头为自己争取政治流量。

所以,中美可以各退一步,以避免战争这个最糟的结局吗?晶晶现在是愈发觉得,无论哪种情况下,这个最糟结局,都只是针对美国而言了。

卢拉访华给中国送见面礼

晶晶注意到,当今世界,仿佛除了美国,每一个国家都知道该如何正确的与中国打交道。而在这几天,巴西总统卢拉又一次给美国人做出了正确示范。

卢拉是怎么与中国打交道的?在4月12日终于飞抵上海,正式展开对华访问之前,巴西方面就给中国送了一份“大礼”:

当地时间3月29日,巴西政府宣布中巴两国间的贸易将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直接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到当地时间4月11日,也就是卢拉来华前一天,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中巴两国贸易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为何被称作是巴西给中国送的大礼?

这是因为,当今世界,各国间的跨国贸易大都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而出于扩展自身金融影响力的考虑,中国很早以前就构想过让人民币走向世界,取代美元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主要结算货币。

而这种努力也确实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2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已经提高至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极大提高了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今美国带头反华,人民币走向国际的举动,也就拥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在美国反华的格局下,中国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是吸取了俄罗斯数千亿美元资产在美国制裁下被冻结的前车之鉴,是在捍卫自己的金融主权;

中国和很多国家一样渴望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削弱美国的金融霸权,就是建设这种国际新秩序的核心举措之一。

当然咯,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只靠中国自己的努力显然是不行的,有更多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才是关键。而这些愿意接受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国家,必然是对中国非常友好的,是愿意扩大对华经贸合作,乃至与中国一起对抗美国霸权、共同建设新国际秩序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存在感称作扩大“人民币朋友圈”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巴西这个拉美国家也愿意支持人民币跨境结算,其中的意义就更大了: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其愿意接受人民币跨境结算,必然会在拉美世界产生示范效应;

巴西与美国的关系其实一向不错,但如今也愿意接受人民币,这表明巴西的对美政策已经开始出现大幅转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晶晶尤其注意到,在12日当天对位于上海的金砖组织新开发银行进行访问时,卢拉总统当场高呼“为什么全世界一定要用美元?”、“为什么不是人民币作为全世界兑换的货币?”

晶晶感叹,巴西总统卢拉,这哪是为中国送上一份出访的见面礼,将其形容为巴西与中国“义结金兰”的彩礼,其实才更加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