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中俄会晤,泽连斯基难得沉默,目的很明显,乌克兰需要中国的投资;
  • 美国媒体说普京变小弟,意图挑拨中俄关系;
  • 美欧确实担心中俄联手,但多极化世界是大势所趋
乌克兰为了中国投资,不愿激怒中国

昨天英国和日本搞出来两条消息,英国那里计划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亲自到乌克兰,会见泽连斯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条消息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在中国和部分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呼吁下,俄乌冲突前线有缓和迹象,很多国家都在期待和平。但英国和日本这么一搞,是否会导致乌克兰问题加速恶化?

晶晶认为,这次预测,大概率得看泽连斯基的反应。

出乎美欧媒体预料,中俄会晤期间,泽连斯基竟然没什么反应,出奇得平静。

19号,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之下,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发表了一则声明,说不接受中国在中俄会晤期间提出和平意见,然后就没有任何官方反应了。关键是,19号中方飞机还没有到美国呢,两个国家领导人和代表团还没有见面呢。所以,业内解读说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这个声明是非常敷衍的,只是为了应付美国的压力。

事实上,泽连斯基在中俄会晤期间则完全保持了沉默,他的沉默成为了一记打在美欧脸上的耳光。

毕竟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任何一国与俄罗斯走的稍微近一些,都会招致泽连斯基的舆论炮火,曾经与俄罗斯关系较好的德国、匈牙利等国更是频繁受到泽连斯基指责。所以,泽连斯基这次的“沉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泽连斯基不愿意激怒中国,这符合预期。大家不要忘记乌克兰和中国的经贸与投资关系,即使在战争期间,也还在继续。泽连斯基现在最担心的,其实是怕中国疏远乌克兰。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和平与贸易的问题。

中国就是乌克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黑海大麦和玉米贸易的最大市场之一,中国大量投资乌克兰港口与电信设备等基础设施,泽连斯基有充分的理由避免与如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发生冲突,也让中国维持这种状态,是乌克兰稳定的“投资者、贸易伙伴和潜在中间人”,以便战后可以利用中国雄厚的财力支持乌克兰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美国《政客》杂志里有篇文章提到了乌克兰这层考虑。

作者转述乌克兰议会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梅列日科的话,自从乌克兰明确选择了靠近美国,也就是“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这个方向以后,实际上,乌克兰跟中国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的,梅列日科甚至用了“对立”这个词,来形容乌克兰跟中国的关系。

泽连斯基现在需要做个权衡,如果乌克兰过于靠近美国,那么肯定会推着中国更倾向于俄罗斯,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不利的。所以泽连斯基需要在与中国的关系上保持谨慎。

此外,泽连斯基也需要钱,就像晶晶说的,在俄乌冲突期间,中国仍然没有停止与乌克兰的贸易,如果冲突前线形势缓和,允许乌克兰进行大规模贸易后,泽连斯基就能很快从中国换取宝贵的外汇资金。

乌克兰汉学家协会董事会主席戈洛德说得更直接,他非常明确对外表示,中国会在欧洲成为真正的和平缔造者,就像北京对话中调解伊朗与沙特的和解一样。

乌克兰问题的中国博弈是和平的抉择

我大概看了下,现在美国媒体的相关分析,是倾向于把泽连斯基的态度描述成向中国示好,但我们自己要明白一件事,政治不是一种情绪游戏,而是利益博弈。在泽连斯基真正表达出明确的意思之前,中国和乌克兰之间的关系仍旧是不明朗的。

泽连斯基沉默的目的,虽然可以理解为向中国示好,但很可能不是拉近中国和乌克兰的关系,而是要疏远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条有关泽连斯基的表态就能说明问题。

21号,泽连斯基接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时候的发言,说已经对中国发出了加入乌克兰和平计划的邀请,正在等待中国回应。

此外,泽连斯基一直都在寻求与中国领导人的直接对话,在近期接受采访时,泽连斯基也还透露过他“正在等待中国的电话”。

之前,泽连斯基在中国最初发布12点和平倡议时就认为,中国讨论乌克兰和平事宜并不坏。他觉得中国的一些建议“尊重国际法”,以乌克兰可以和中国合作,因为乌方的目的就是聚集更多的人来孤立俄罗斯,其中自然可以包括中国。

正是我们中立的态度,让泽连斯基看到了疏远中国与俄罗斯的可能性,所以他才会如此坚持不懈的寻求中国对话,并且在对中国问题上保持难得的沉默。

这种态度可以被视作是一种善意,但不应该被当成同乌克兰合作的理由,因为泽连斯基的战略方向并没有变,还是支持跨大西洋政治,他所要打的这场战争,也是美欧支持的代理人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过去一年时间中,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与俄罗斯扩大合作,但却没有和乌克兰扩大合作的主要原因。俄罗斯是一个独立国家,不受到美欧控制,而乌克兰却是被美欧高度控制的国家,中乌合作有这一层天然的障碍,很难发展起来。

而且不管泽连斯基现在怎么表达善意,过往的芥蒂也是不会消失的,乌克兰2014年以后,同中国的关系逐渐冷淡,在一系列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国际社会反华运动的支持,在官方社交账号上展示非法反华旗帜等等行为,中国现在都还记得。

泽连斯基能不能等到中国的这个电话,问题并不在他自己身上,而是在美欧身上,当然也有业内学者认为,美欧现在还不想让泽连斯基和中国通这个电话,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西方挑拨中俄关系称俄罗斯是中国的小弟

尤其是美国,也在“毫不松懈”地挑拨中俄关系。

美国媒体《外交政策》就刊登了一篇名为“俄罗斯能习惯做中国的小弟吗?”的文章,主题就是以中国建国初期的中苏关系作比,得出两个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作者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权力动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俄关系中,俄罗斯处于弱势的地位。

在中国建国初期,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而现在的中俄关系中,中国成为了那个“老大哥”,俄罗斯越来越多的扮演着“恳求者”的角色。

文章作者认为,俄罗斯现在比任何时候都依赖中国的经济、技术和外交支持。在2022年,中俄贸易增长了近30%,达到了19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人民币已经超过美元,成为莫斯科证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货币,俄罗斯也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第二,作者也没有那么极端,他认为现在只是两个国家地位强弱的交替,但俄罗斯也没有彻底沦为中国的“附庸国”。虽然中国现在有超过俄罗斯十倍的经济规模,拥有现代化的军事技术优势和全球影响力,但俄罗斯仍然是主要的核大国和全球重要的能源、粮食和资源出口国,俄罗斯经济虽然受损,但迄今为止在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制裁,仍然表现出了非凡的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看似客观的分析,有数据有论据,但实际上却在挑拨俄罗斯和中国的友好合作的关系。

首先,俄罗斯和中国在经贸是非常互补的,而且现在两国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反霸权,用大哥和小弟来形容两个国家的关系,并不贴切。

其次,俄罗斯不是苏联,中国也不是当年一穷二白的国家。作者把现在的中俄关系,跟过去中苏关系做对标,对比,有刻舟求剑的意思。

中苏关系起始于上世纪40年代末,结束于上世纪60年代初,距今已有70余年时间,在70年间,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全球格局都在发生变化,用过时的思想来类比当下是显然不恰当的。

第二,当时的苏联是一个军事政治联盟,相当崇尚于联盟内部的上下级和主导关系,喜欢干涉加盟国的内政,这是导致中国与苏联交恶的主要原因。今天中俄之间的关系已经全然不同于当年的模式,双方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存在谁更强势、谁更弱势;谁是谁的大哥、谁是谁的小弟这种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媒体之所以喜欢做这种类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自己总是用这种思维去跟别的国家打交道。或者说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仍然保持军事政治联盟的形式,以霸权主义为核心思想指导联盟间的国家关系。

在这种环境下,美国作为绝对的主导者,肆意对联盟中的其他国家霸凌掠夺,久而久之,造成了一种国与国之间交往必须有强弱势上下级关系的观念,在分析中俄关系的时候,西方分析者自然也就喜欢套用这种思想。

西方怕中俄联手挑战霸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美欧对这次中俄会晤相当担忧。在中俄会晤结束之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就认为这场会晤表明中俄双方有意反对美国及其盟友领导的世界秩序

该媒体指出,中俄关系的加强已经成为美欧严重关切的问题,他们担心中俄会结成共同的反霸权联盟,而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会支持这种联盟。

但反霸权有错吗?只有霸权国家才认为反霸权有错吧!

在中俄21日公布的联合声明中就明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并非军事政治联盟关系,中俄合作本质上不是对抗性的,也不针对第三国。两国只是支持加快建立多极世界秩序的进程。

从任何角度来说,中俄都不是特意针对美欧的,这是美欧自己沉浸在单极化的幻想中无法自拔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美欧放弃不符合时代发展进程的霸权主义,中国也能成为它们的好伙伴,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美带着欧洲为了维护西方价值观和美国霸权,不断遏制围堵中国。

基于这一现状,我们能发现,所谓的美欧对于中俄结盟担忧,就是美欧自身的不自信而已

中国领导人在中俄会晤,离开莫斯科时,对着送行的普京说出了这样一句话:“100年来,从未发生过的变化即将到来,我们正在共同推动这一变革。”

这句话引发了美欧媒体的恐慌,它们把这句话描述为在给美国“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