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天看了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片子开头就说,这是小学三年级孩子朱同的一天。

我看着朱同拎着早餐挤公交,下车时发现,包子不知什么时候被挤掉了,只剩一包豆浆。就像个隐喻,在过于拥挤逼仄的世界里,有些东西丢失了。

朱同在这一天里,为低分的数学卷子发愁,因为没系红领巾而被值日同学挡在校门口,想说服老师别请家长而努力写检查,期待被选中参与集体跳操比赛……

这些在大人眼中如流水账一般平淡的日常,在朱同心里,却是一个接一个的急流险滩,得使出全身解数才好应对。

因为他是个想做「好学生」的「差生」,很少被权威认可的他却依然想被表扬,可惜屡试屡败。

学校重视的数学、英语,他听不懂,跟不上,学校不在意的画画、手工,他倒是很喜欢。

他小脑瓜里装满了能把老师抓走的外星人,偷低分试卷的贼,吞纸的厕所妖怪,会像火箭一样发射的电视塔…

可惜,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没法帮他解围,反而不时惹来麻烦。

比如他会幻想在校长、老师面前隐形,但这种掩耳盗铃的招数也只能骗到他自己。

这场景看得我心酸,也想起曾被老师针对性「修理」,而希望当个透明人的自己。

片中,朱同的新伙伴张秋的爸爸会家暴他。张秋在第一次知道朱同的爸爸不和他一起生活时,羡慕坏了。张秋的愿望是会拿椅子抡自己的爸爸,能被老虎吃掉。

唉,不管童年这词听起来多梦幻,还是长大了好。

毕竟孩子的世界里,有那么多不懂的规矩、达不到的标准,和那么少的自主性,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今天过节,我重看了儿童小说《玛蒂尔达》。

如果说《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讲的是,虽然融入不了这个世界,但我还在努力适应的话;《玛蒂尔达》讲的则是,这个世界既然糟糕,那么我要推翻它,重建一个好的。

玛蒂尔达是个五岁小女孩,聪明勇敢,热爱阅读,还会巧妙运用智商与超能力,帮助喜欢的女老师,惩罚糟糕的成年人。

作者没为了所谓「成长」而让她「原谅、和解」,而是让她知道「哇哇大哭也好,发脾气也好,什么用处也没有。受到攻击的唯一明智的办法…就是反击」。

故事最后,反抗成功的玛蒂尔达,理直气壮地离开了虐待她的父母,解决掉了以体罚孩子为乐的校长,和自己选择的女老师生活在一起,有了位爱她欣赏她的家人,一个新的家。

这也是我喜欢玛蒂尔达的原因,她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建构想要的生活。

最后祝你六一快乐

From 准备边吃零食边补番《跃动青春》的雅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