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六一国际儿童节

华师连日来举行各种活动

庆祝这个属于童年的节日

校园里洋溢着童真的氛围

华师人的儿童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8日上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带队到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深入学生班级、图书馆、录播室、劳技馆、运动场等地,详细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师资配备、校园管理、校园扩建以及师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等情况,并来到孩子们身边,参加学生活动和观看节目表演,开展“六一”慰问活动,提前向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礼物,向在一线辛勤培育的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5月25日-26日,校长杨中民带队赴梅州考察调研,走访了嘉应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小学。在华附广梅园小学,杨中民一行实地察看了校园环境,了解学校文化,参与了学校正在举办的学科周成果展活动,与师生互动交流,提前为同学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5-31日期间,学校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师生共同庆祝儿童节。华南师大附中五山校区和知识城校区初一年级分别举行了“永葆童心 拥抱青春”系列活动,包括墙报评比、主题班会、合唱比赛、主题晚会、惠州研学等,增强同学们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感悟,给同学们留下从幼年期到青春期的成长印记,勉励同学们带着童心拥抱青春,让青春的色彩更加绚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31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石牌校园手球馆隆重举行了主题为“相约队旗下,两代人的队礼”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在家长和老师的见证下,附小一年级学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

 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入队仪式还特别邀请到钟南山院士、何质斌院士和CBA广州龙狮队教练及队员等嘉宾。他们祝福孩子们儿童节快乐,寄语少先队员生逢盛世不负盛世,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当天,附小还迎来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手牵大手”家长开放日活动,有川剧变脸、咏春拳、广东醒狮、民间口技、传统漆画、鲁班传说等非遗项目,班级家长还邀请了传承人到班里,近距离展示古老艺术技艺的神奇美好,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感受知识的魅力与传统文化的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8-30日,华南师大附属幼儿园以“绘梦求真·乐享童年”为主题开展“园-家-社”协同庆六一活动,三个年级分别以“家园携手·织梦童年——大班级编织梦工厂”“童趣玩具·传递爱心——中班级环保集市”“童梦奇缘·秀我风采——小班级化妆舞会”进行儿童节庆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5日,学校工会举办了第十五届“小荷花”少儿亲子文艺表演。表演以“感恩成长,梦想起航”为主题,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科普等33个节目。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孩子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与家长一同走上舞台,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你还记得孩童时代的自己吗

来看看这些陪你长大的物品

它们同你一起走过成长岁月

玩具陪伴着孩童时代的我们

每一个玩具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时间是一只万花筒

60后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多用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制作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玩具便携易得

有竹片就能做竹节人

有纸就能做摔方宝

有树枝就能做弹弓

三五好友一起跳皮筋

这便是属于60年代的童心意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后

70后的童年

在时光的流动中

折射出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花绳 弹玻璃珠

虽然简单但充满童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髦的铁皮笔盒

在校园里攒足回头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一个个小铁盒

盛满零碎的生活气息

沉淀着旧时光的温和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后

改革的春风吹遍全国各个角落

孩子们的娱乐生活

也逐渐丰富起来

每次路过小卖部

都忍不住购买的噼啪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伙伴们共同玩耍掌上游戏机

屏幕里跳跃的小人

就是那时的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滴滴滴滴滴

铁皮公鸡

快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集心爱的动画纸牌卡片

课间一起讨论

炫耀谁收集得最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后

简单纯粹的乐趣

是90后独有的回忆宝盒

他们吹起游戏卡片

仿佛吹散了烦恼

只留下纯真的欢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超级玛丽奥的奇幻世界里

他们化身勇士

无畏挑战 勇闯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星是编织梦想的符号

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

对未来的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陀螺在掌中旋转

记录着青春的活力与不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弹珠也换了种新玩法

在跳跃间

勾勒出童年的多彩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代人的童年

带着一代人的烙印

一起点击查看

探寻属于00年代的玩具吧

00后的童年好像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查看00后的童年

相比起60年代的滚铁环游戏,“扭扭车”是00后小时候最时髦的“交通工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2023级本科生陈虹媛分享道:“以前爷爷经常在乡野泥泞间撒腿奔跑,钢丝铁环是他们能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玩具。”60后的孩子们用手柄控制圆环的滚动方向,在灵巧的平衡过程中享受撒开双腿奔跑的乐趣;00后的孩子们则直接把方向盘握在手中。陈虹媛回想起小时候“驾驶”着扭扭车“漂移”“冲刺”“急转弯”……凡此种种都让她感到畅快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查看00后的童年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林良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校园里度过。听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教诲,她开始学着沉心静气地握起笔,一笔一划积累下点滴的知识。作为00后的她,童年时和小学同学们都痴迷于彩色的钻石头水笔。她的父母常常向她提起,70后读书时常用的木笔杆蘸水钢笔,这类笔也曾在他们的学生时代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跨越两代人,笔尖摩擦纸面发出“沙沙”声,拖着尾音回荡于童年的回忆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查看00后的童年

80年代的自制陀螺是国际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李想父亲的童年最佳玩伴。鞭绳由一根长木棍和绑在其顶端的“卡发丝”组成。尽管简陋,这种自制陀螺却能带给他最朴实的快乐。李想玩的陀螺就大相径庭——陀螺需要先将塑料抽绳穿过陀螺中心,拉动抽绳,陀螺便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旋转起来。旋转的每个瞬间都承载着他们儿时的欢笑与纯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查看00后的童年

在90后的学生时代,收音机是学生学英语练习英语听力不可或缺的工具。基础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专业2021级本科生李施琪的姐姐就是90后。“姐姐和我提起过她小时候用的收音机,她很享受使用收音机时那种旋钮拨台、调频接收信号带来的趣味。在使用过程中,仿佛一条天线就能帮小小的她联络整个世界。”到了00年代,带着广告词“步步高复读机,学外语更容易”的复读机吸引着莘莘学子的目光,其中就包括李施琪。除了听英语磨耳朵,李施琪还会随身拿着复读机去听周杰伦的歌。这样一来,她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水平,还可以给自己的耳朵带来更丰富的音乐体验。

不同年代的人们

记忆里的童年之物迥异

而背后承载的情感却别无二致

皆是对童年的怀念与热爱

你我的童年

两代童年:传统与现代的记忆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国际商学院讲师刘莉芳来说,童年的记忆留存在一本本日记本中。“我们都有那么一个时刻需要与自己的心灵去对话。”从小学四五年级到研究生时期,日记本是她与自己对话的私人空间。日记本记录了她年少青涩的心事,见证了她青春正好时的岁月,训练了她构建语言逻辑的文字能力,对于她的成长产生过莫大的影响。

谈及自己与女儿的童年差异,刘莉芳感慨万千。刘莉芳的童年被放肆玩耍的欢乐包裹着。只要放学回家丢下书包走上巷头一呼喊,成群的伙伴便应声而来。大家聚在一起,乐此不疲地玩过家家、弹弹珠、跳皮筋、扇元宝等各种花样繁多的小游戏。然而,如今的孩子们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在高楼林立的社区里,邻里之间少有往来。现在的孩子们好像更喜欢沉浸在电子游戏里,指挥着屏幕上的卡通角色们闯关冒险。

刘莉芳认为,长期以可视化的方式接收信息会削弱孩子们的输出能力。如何在以数字化生活为主流的时代里培养和强化孩子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伴她长大的钢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罗诗婷而言,见证她成长过程的是一支派克笔。

“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长辈送给我的。”罗诗婷回忆道,“给10岁的小朋友送钢笔在当时比较少见,因此我很爱惜这支笔,每天都把它带回学校。”从小学开始,这支笔就陪伴她参加大大小小的钢笔书法比赛,见证着她的书写技巧越来越娴熟,文字越来越深刻而有温度。父母一辈及以前的童年物品可能只存在回忆中。由于质量等问题,以前的童年物品往往很难保留下来,她的父母常会对一些食物带有滤镜,认为现在买到的食物没有从前那样的味道,只能在回忆中重温过去的味道及童年时光。

所幸在罗诗婷手中的这支钢笔能被保存下来,承载起她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记忆,并成为她心中最珍贵的物品之一。“我曾有一段时间找不到它,以为是搬家时不小心丢了,伤心了很长时间。”最后,钢笔还是被找回来了。直至现在,她仍将这支笔珍藏在身边。

“谢谢你制造更欢乐的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童年的记忆中,基础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谢嘉珣分享了她与排球的不解之缘。谢嘉珣回忆,最初自己对排球并无特别热衷,当时的训练也并不规律,时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然而,在小学四五年级时,一位实习体育老师“既然喜欢它,选择了就不要放弃”的鼓励,让她坚定了对排球的热爱。从那以后,风雨无阻的训练成为常态。

谢嘉珣的父亲在童年时期最钟爱的物品是一件合身的新衣服。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一件新衣服往往意味着新年的到来或是某种特殊节日的庆祝。谢嘉珣深刻感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童年的差异。提到“童年”这个温暖的词,她脑海中总会浮现《小王子》里的两句话——“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使生活如此美丽的,是我们藏起来的真诚和童心。”谢嘉珣认为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和幸福,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

游戏里鲜活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学院法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李莹莹和其母亲记忆里最有趣的童年时光都是和同伴们一起度过的。对她们来说,陪伴童年的物品因为承载着与伙伴们玩闹的乐趣而显得弥足珍贵。

李莹莹的母亲在村里上小学时,每周都要去山中为老师砍柴。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日子,却是她心中最期待的时光。她常常和三个好朋友一起背着沉甸甸的背篓,穿梭在茂密的林间,寻找那些隐匿在枝叶中的野果,常常忘记回校时间。每次气喘吁吁跑回学校都被校长抓了个现行,罚他们面壁思过。背篓里的干柴,口袋里的野果,是李莹莹母亲记忆里最鲜活的童年缩影。

对于李莹莹而言,“天使衣橱杀”这款桌游纸牌总是将她带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她小时候,家里在小街上开了一家服装店,她因此经常能和街上其他店铺的小孩聚在一起玩闹。每当周末的午后阳光斜洒进街道,她们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将设计精美的纸牌一一摊开在面前,争先恐后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公主形象,为了获得心仪的道具而斗智斗勇。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无尽的魔法和力量仿佛让她们成为了真正的公主。

童年的美好,对于她们来说,在于游戏里洋溢的欢笑,在于与伙伴们共度的美好时光。李莹莹和其母亲在各自的童年中都真实地感受到了纯真的快乐和友情的力量。

即使在步履匆匆的时代

也不要遗忘原来的自己

在陪伴我们的旧物里

在童年的记忆里

我们可以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双百行动”

华师进行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师文学院与华师砺儒高级中学、信宜中学

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师生党支部

为深入推进“双百行动”,5月27日,华师文学院与华师砺儒高级中学、信宜中学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师生党支部共建签约仪式。共建基地后,华师文学院将以党建赋能业务,以共建推动融合,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优势,聚焦当前基础教育的“新变化”“新形势”和“新问题”,加强与一线基础教育的联系,共同推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助力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后,文学院院长段吉方教授在华师砺儒高级中学为信宜市高中语文教师作了一场题为《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提出并探讨了当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与实践策略。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商店

来源丨党政办 校工会 华南师大附中

华南师大附小 华南师大附幼

采写丨李佳樾 彭湛娴 黄婕淳 施怡静

姚可锐 齐春玉 魏优雅 顾芊芊

易悠扬 李施琪 刘炜晴 李政霖

摄影丨黄颖楠 李施琪 熊政燃 一介 李政霖

李佳樾 彭湛娴 徐州探险鸭野趣农场 小小宝贝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者 Fan 信二 dsl 隐山美墅

hzy zjf 新世界的卡密 嘟比嘟 网络

执行编辑丨黄羽君 吴婷婷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林海岸

终审周宪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