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呆爸第956篇原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敢信?

2款儿童对讲机,不到2小时“摧毁”麦当劳APP,冲上热搜前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是麦当劳新推出的儿童套餐玩具,酷似薯条和鸡块,全国限量50万套,点餐后加38元到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想到,疯抢麦当劳对讲机的,居然清一色是成年人!

开售前,麦当劳门店里挤满了候场的人,时间一到,他们立马下单提货。生怕来晚一步,要辗转好几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多线程下单儿童套餐外卖,再联系骑手帮忙抢对讲机。只要其中一个成功了,他能乐呵一整天。

还有人线上购买,把倒计时精准到毫秒级别,用科技与狠活一连拿下十几盒。

发售当天,50万套对讲机火速告罄,麦当劳APP直接被干到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可把没买成的人快急哭了。

“小学生没买到六一套餐玩具只会一笑而过,成年人没买到,半夜都得坐起来锤两下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麦当劳对讲机的二手价格一路高歌,从38元连涨十倍,达到惊人的499元;

一个相对厚道的商家,更是3天卖出1万台,狂赚近60万,惹得围观群众惊呼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成年之后,怎么反而对孩童时期的娱乐,更“疯魔”了呢?

01.

谁说成年人

不能孩子气

“小孩子玩太幼稚,大人刚刚好。”

几乎每一个沉迷儿童玩具的成年人,都这么说。

毕竟,人越是被工作、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每天过得累死累活,心里就越发渴望做回孩子,无忧无虑。

麦当劳对讲机的出现,正是一个重返童年的契机。

保持距离300米内,这头喊一句“薯条薯条,我是鸡块”,就能听到那头清晰应答:“鸡块收到!”

这样的玩法,瞬间让人回想起小时候,和朋友一起用细线串上2个纸杯,玩土电话聊天。

一位妻子在小区里溜娃,拿起“薯条”远程说出晚上吃什么,一回到家,“鸡块”丈夫已经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车场找不到车位,坐副驾的“鸡块”赶紧朋友下车,找好车位后站定,立马呼叫“薯条”司机开过去。

把“鸡块”对讲机别在家里的猫身上,用“薯条”呼叫它的名字,就有机会看到受惊的四脚兽原地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附近有多台麦当劳对讲机,大家容易互相串台,通信号有一种开盲盒的体验。

有人在家卫生间上到一半,绝望地呼叫对象赶紧送纸,信号不小心传错,传到邻居那里大声广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直接“打入”附近餐厅的后厨,对他们家昨天什么食材新鲜,今天什么不新鲜,一律门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没买到的人,都把对讲机调到官方标注的“409.900MHz”,听听附近有什么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麦当劳对讲机,现象级的六一儿童玩具,还有2年前,肯德基的可达鸭音乐盒。

按下开关,复古洗脑的音乐响起,可达鸭跟着节奏,像上发条一样呆萌扭动,一会往左看,一会往右看。

人们爱得不行,争相往可达鸭手里塞各种纸条,魔性宣告:“不想上班”“我要发财”“臣妾告发熹贵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肯德基推出耿鬼游戏机,让玩家跟随音乐,击打发红光的泡泡按键,相当于音游版的打地鼠。

不少人疯狂沉迷,为了全部命中,30秒一局的游戏,愣是玩3个小时都停不下来,手上的按键差点没冒出火星子。

刷下高分后,一秒不带停留,高调发朋友圈享受评论区的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必胜客推出的Hello Kitty玩具,原是一个可爱但平平无奇的摆件。

直到被扒出一个隐藏设计点:拿到室外对着太阳一晒,它居然慢慢变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致女人立马想到,为何不用它做防晒测试?既不用牺牲皮肤,效果还肉眼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人的快乐,有时像彩票中头奖一样难,有时又只需一个小小的玩具。

可能连小学生都看不懂,这些成年人到底在兴奋什么。

不过,既然可以暂时放下社会人的面具,释放压抑已久的孩子气,找回儿时的简单快乐;

稍微“变傻”“变幼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02.

对童年的自己说

我养你

前段时间,网上刮起一阵风潮:宴请童年的自己。

许多人在年幼时,留下过大大小小的遗憾;成年后走出家门、赚到钱,想给儿时的自己一个圆满的结局。

有人小时候兜里有10块钱就是巨款,看到5毛钱的冰棍就走不动道,3块钱一包的薯片想都不敢想。

就算爸妈肯把零食买回家,也管着不让多吃,偷偷打开柜子拿都怕挨骂。

工作后在外租房,专门空出一个柜子放零食,里面永远是满的。超市的薯片涨到7块,一板巧克力18块,结账时眼睛都不带眨的。

到家往沙发一躺,堂堂正正吃个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网友小时候家里不算穷,但父母只让她穿姐姐的旧衣服,或者其他亲戚送的,逢年过节都不愿意买新的给她。

她心里委屈,很想向父母申诉,又觉得他们都不重视、不在意自己,哭闹又有什么用,不过是惹人嫌罢了。

等赚到钱,她一口气给自己买了五六十套夏装,全部崭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教师上学时,学校管得很严,几乎不许孩子做课业以外的事情,想玩的时候,心里都有负罪感。

但她深信,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作业机器,当上班主任之后,都尽可能让学生有娱乐时间。

放假前,班里搞完大扫除,孩子们嚷嚷着想看恐怖电影,她二话不说答应,坐下来一起看。

教室里既是祖国的花朵,又是当年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的说,人要把自己当第一个孩子,从头养一遍。

读研、自驾旅行、看演唱会、牙齿矫正、学书法、跳爵士舞.......这些事从前就想做,爸妈要么嫌贵,要么嫌耽误学习、婚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只要自己喜欢,觉得身心愉悦,就去做。不怕费事,也不怕费钱。舍得给孩子,就舍得给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宴请童年的自己也好,重新自养一遍也罢,都是在努力把当年弱小的孩子,从年复一年的阴影里拽出来。

告诉他,你长大了。当年的不可得之物,如今不仅能拿到手,还能大大方方给予他人。心里埋藏多年的委屈、无助、绝望、痛苦,可以松松土了。

如果这些阴霾彻底消散,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你也渐渐拥有自我疗愈的能力。

试着与不愉快的过往握手言和,好好告别吧,你将迎来新的一岁。

03.

我们都是大朋友

很可惜,对多数成年人而言,只有儿童节这天,有机会做回小孩。

平时就算想,都会碍于面子,强忍下来。

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孩子气太不受欢迎。

从步入职场第一天起,我们就在每天穿西装、扮大人,努力褪去稚嫩,否则在社会上很难取信于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哪怕工作十年,多少人仍为自己不够成熟,深深焦虑。

中年以后,话越来越说少,聚会时一句“都在酒里了”,仰头干到一滴不剩,似乎就是社会人默认的成熟。

要是在这个年纪,有人还是孩子心性,喜欢儿童玩具、爱玩爱闹,大家一定当面嘲讽他幼稚。

事实上,成熟与孩子气完全可以共存,我们不必拘泥于其中一种。

作为家人的依靠,生活一地鸡毛等着我们处理,一堆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周旋,成熟办事自然是上策。

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心里,开辟一个做“野孩子”的空间。这里没那么多规则和束缚,放心大哭大笑,大口喝水,大口吃肉;

不需要强行洗去身上的稚气,去迎合外界对成年人的期望和定义,只需快乐做自己。

何况,以童真烂漫处世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他们会和幼儿园的儿子举起水枪,疯狂滋水,谁也不让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青春期的女儿互相恶作剧,今天你藏我的化妆包,明天我偷你的书。一抓到对方现行,就放声大笑。

哪怕身躯在衰老,心灵永远年轻。

顽皮有情调的夫妻,再平淡的日子都能过得有趣。

他们会一起奔赴千里,辗转很多条老街、门店,只为找到小时候熟悉的那一口糖。

他们会把做饭当游戏,变着花样开发新菜品。好吃就激动相拥,恨不得写进家谱;难吃就相视一笑,默默吃完,坚决不浪费粮食。

宫崎骏说:

“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生活,总是苦甜参半的。

可惜多数人还没尝到甜头,就已经在苦海里沉沦,难以自拔。

只有童心未泯的人,能熬过生活一次次苦,一次次等到苦尽甘来,仍不觉得煎熬。

儿童节,祝愿大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愿我们不论在任何年纪,都能保持童真,不错过生活的每一分甘甜!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 今日视频推荐 ·

在微信视频号里搜索“阿呆爸育儿”

观看每日精选教育、育儿视频

·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