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传媒学院举办《青莲》作品分享会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传媒学院《青莲》有声书创作启动仪式。活动特邀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志良教授,畅聊《青莲》背后的创作故事。华珠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的师生们一起聆听、分享、探讨,别开生面,收获颇丰。名师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志良,广东清远人。东莞广播电视台原总编辑、新闻高级编辑,现为东莞市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南方影视传媒发展智库”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新闻奖和广东省影视节目奖评委,东莞市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

从事广电新闻釆访、媒体管理和媒体研究共33年,共有40多篇作品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30多篇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出版近40万字传媒论文集《行思》,近40万字传媒专著《势:中国城市广电的哲学观照》(本书获第十届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还出版73万字长篇小说《青莲》。先后荣获广东新闻金梭奖,广东省新世纪电视理论贡献奖,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等奖项或荣誉。

分享会上,李志良教授就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及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青莲》这部长篇小说以粤剧为纽带,横跨百年时空,把此间人物和事件连接起来,充满岭南本土特色,讴歌世间浩然正气。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皆跃然于纸上,绘就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人间百态图;浓郁的南粤小镇风情,朴素亲情与真挚爱情,尤其是不同时代人物的命运浮沉与悲欢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志良教授讲述了《青莲》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要特色:

一、《青莲》描摹了每个生命体共同的灵魂栖所——故乡,从而形成了人类共通的最深沉、最广博、最共情的情怀。

二、《青莲》注重人性的临摹和铺陈。靓少德的坚韧,何念祖的忠朴,温葱莲的善良,柳依依的倔强,赵笑媚的虚荣,都依从他们的内心,是个体成长历程和具体生活环境所框定、孕育的人性的自然流露。

三、《青莲》描绘了一幅绮艳醉人的岭南风情画。大量生猛灵动的戏行话和广府俗语自然嵌入,犹如将读者带进广府人聚集的榕树下、水塘边和祠堂里。

四、《青莲》开垦了一方人迹罕至的文学处女地,如一座展品琳琅满目的粤剧博物馆,粤剧的流派种类、行当服饰、唱念做打等水乳交融般黏合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作品历时5年,创作73万字,以粤西青莲古镇为坐标,巧用粤剧的纽带,横跨百载时空,史诗般呈现了粤剧的风云流变、青莲镇的世纪变迁,展现了岭南浓郁的风土人情和不同时代人物的命运浮沉与悲欢离合,并以此折射出与之依存共生的中国现实社会的沧桑变化、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互动环节,播音2301班的王诗雨、郭昭君、骆志轩与粤播2301班的莫钰芬、毕国游对《青莲》片段进行现场朗诵,李志良教授对于他们的有声语言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读者们纷纷举手提问,与作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共同探讨了文学、生活与人性等话题。同时,大家也期待着李志良教授未来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青莲》的新书分享会不仅为华珠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与作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让大家深入地了解《青莲》这本书的魅力和价值。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传媒学院也正式启动《青莲》有声书的创作,让我们共同期待《青莲》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为更多的人带去智慧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