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三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刊物均发表了一篇名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

这篇社论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当时“两个凡是”的由来。

汪东兴是“两个凡是”的坚持拥护者。

汪东兴最是忠于毛主席的,也正是因为对于毛主席的这份忠诚,才使得我们国家能够在关键时刻平稳过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兴的早期经历

汪东兴16岁就参加了共青团,17岁就成为了党员。可以说,汪东兴是与中国革命事业一道成长起来的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深受党的信任。

1947年,汪东兴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适逢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毛主席为了诱敌深入,一直坚持到敌人都到跟前了才准备撤离。

而在毛主席撤离时,负责做撤离准备的人就是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心细如发,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在离开延安的时候,周总理还特别找到了汪东兴,让汪东兴负责销毁中央的重要文件。

要知道,这种事情周总理可不会交给一般的人,如果不是因为汪东兴工作细致,值得信任,是不可能将这样的任务交到其手上的。

除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细致外,汪东兴无论是作战指挥还是本人的军事素质都没得说,这也是毛主席后期重用汪东兴,并将8341部队交给其指挥的重要原因。

1947年6月,中央领导人撤离王家湾的时候,国民党大军的3万人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当时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都在催促着毛主席快些离开,但是毛主席却坚持要等见到敌人咬钩了之后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情急之下,周总理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让人假装毛主席。

而这个任务让谁来执行呢?当时毛主席问汪东兴敢不敢接受这个任务,而汪东兴二话没说,立刻接下了主席的委托。

在毛主席撤离之后,汪东兴便组织了一个加强排在王家湾的一处山顶上设伏。最终仅仅牺牲了一名战士,便成功地阻击了敌人的三次进攻。

一直到敌人被打怕了,不再敢贸然进攻,这时候汪东兴才组织士兵们转移。等到汪东兴离开后,敌人攻进了王家湾,而此时毛主席距离转移已经过了12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的汪东兴并没有离开,而是悄悄地尾随进攻延安的先头部队,不断地在后方骚扰和袭击敌人,闹得敌人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追击。

一方面是不堪其扰的国民党部队,一方面是灵活出击的汪东兴,汪东兴一战成名,赢得了主席的赞誉。

最有意思的是,在阻击和袭扰敌人的同时,汪东兴还能有时间帮助当地的老乡割麦子,事后毛主席在得知这件事之后还表扬了汪东兴。

1946年3月,在胡宗南围困延安的大军退去之后,毛主席与周恩来准备率中央前委的同志一道东渡黄河,与当时胜出晋察冀解放区的刘少奇、朱德两人所领导的中央工委进行会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东渡黄河危险重重,如何保障毛主席与周恩来的安全,成为了压在汪东兴身上的一块大石头。

接到任务的汪东兴没有一刻耽误,立即与晋察冀方面的同志取得了联系,并制定了详细的东渡路线和计划。

1948年3月23日下午1点左右,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部分人员开始东渡黄河。毛主席作为第一位登船的人,当毛主席站上早就停靠在黄河岸边的木船后,凝视着河对岸,他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毛主席与周恩来带着中央机关顺利的与晋察冀根据地的刘少奇、朱德回合,从此中央的领导人有聚在了一起,开创了解放战争的新形势。

而这一切的背后,少不了汪东兴所做出的奉献。

新中国成立后,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此后毛主席愈加信任汪东兴,觉得汪东兴是个不可多得的干将。

不仅让汪东兴主持中央机关的安全工作,有时候也会派汪东兴执行一些特别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后,汪东兴在毛主席的栽培下,不仅负责中央领导人的警卫工作,还担任过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公安部八局副局长、公安部九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等重要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汪东兴守卫中南海期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的安全事故,事无巨细做事风格使得中央领导人的安保工作没有一丝漏洞。要知道,刚建国的那会儿,敌特活动频繁,想要做好领导人的安保工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毛主席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了汪东兴,而汪东兴也从来没有让主席失望过。

毛主席曾说过:“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人还是旧的好一点,他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守卫中央的任务外,汪东兴在地区治理上也是饶有贡献的。

1958年6月至1960年8月,汪东兴先后担任江西省副省长兼省农垦厅厅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委。

在江西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汪东兴总是调查研究,经常深入一线调研,鼓励和动员当地的人民群众结合生产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当地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找到了解决思路与办法,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重要时刻对国家的贡献

毛主席逝世之后,汪东兴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保住了毛主席最后留下的一些重要手稿文件。

汪东兴表示:“主席这里的文件、文稿、手迹、信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只能由党的有关组织来保管,不应交任何个人来负责,毛主席生前确定的这些正确原则,现在仍应继续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有了汪东兴的坚持,才为后来创造了条件。后来在华国锋出任国家领导人之后,汪东兴配合华国锋解决了一些人的阴谋。

汪东兴对于党和国家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汪东兴是“周勃”,“厚重少文”但是“理论功底差”,只能是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生前所定下的方针和决策。

但是,形式是变化的。就算是毛主席在世,方针政策也不可能不改变,以“实践来检验真理”,“实事求是”这才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辞去领导人的岗位

1979年的一次重要会议上,陈云同志说道:“东兴同志已经是走在了革命的后面,他不但不能为继续改造我们的党、发展我们的国家提供好的建议,东兴同志继续在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全党同志也是不会答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兴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检讨的过程中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说道:“这不仅完全反映了我当时的思想实际,而且在以后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自己的思想还束缚在这个框框里,解放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汪东兴完成了自我批判之后,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便算是彻底地落下了帷幕。

而此后,在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汪东兴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职务。

当时汪东兴说道:“我所担负的职务与我的能力是不相称的,是名不副实的。为此,我恳切请求中央免去我所兼的一切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汪东兴离开领导岗位之后,仍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拥护、支持党中央的领导,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而我们国家此后走上了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快车道。

2015年8月21日上午5时28分,汪东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作为一位奋斗了一辈子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汪东兴对于党和人民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作为国家领导人,汪东兴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在国家的关键时候选择主动让出了自己的领导岗位。

可见,汪东兴确实是一位高风亮节的领导者,也是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