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家乡位于嘉陵江畔,童年时我常在江边嬉戏。仰望天空,我常思考宇宙、海陆、沙粒的构成,这些问题激发了我对自然界宇观、宏观、微观层面的探索欲望。”在求精中学一堂科普讲座上,著名数学家王渝生用渊博的知识、幽默睿智的演讲,将科学知识娓娓道来。

5月31日,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著名数学家、科学史家、科普专家,求精中学校友王渝生重返母校,给求精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

在聘任仪式上,王渝生受聘担任求精中学科学副校长。科学副校长的加入旨在充分发挥其在科研技术、企业创新等方面优势,进一步指导学校完善科学课程建设,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科技创新和科学实践活动,营造多维立体的科学教育校园氛围,帮助学生打开广阔视野,播撒科学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聘任仪式

据悉,王渝生是著名数学家、科学史家、科普专家。长期从事科学史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发表论著30余种,学术论文80余篇,科普著作和文章百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技著作暨科技进步奖,获20世纪科普佳作奖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突出贡献奖。

“科学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科学教育和教育科学?”在讲座中,王渝生从“科学的由来和发展”“近代科技革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20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了人类科学发展历程,并对科学发展态势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科技改革对世界发展、人类生活的重大作用。在讲述过程中,他大量运用诗词歌赋,以文学语言来解释科学精神,赋予科学知识文学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渝生作讲座

“科学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科学精神,作为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则是引领我们前行的第一精神力量。”王渝生指出,科学不是孤立和分散的知识点的简单堆砌,它是一个高度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庞大知识体系。科学不仅存在于理论之中,更是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制度之中,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

活动现场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面对学生们提出的“物理学中电学和力学哪个更重要”“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等问题,王渝生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地解答,他的智慧和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指导。“听了讲座我收获很多,加深了我对科学史的了解,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求精中学初三3班于志珩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精学子向王教授提问

“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工程。”求精中学党委书记费春斌指出,学校将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加快师资培养力度,健全科技教育团队,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打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留影

本次科普活动走进校园,旨在通过专家与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为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奠定基础。

排版:成威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