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将会重新考虑西方提出的关于重建关系的提议,莫斯科将会在近期决定是否需要与西方重建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俄罗斯会着重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拉夫罗夫在莫斯科的一场公开活动之中表示,从俄军开始对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西方国家患有的“俄罗斯恐惧症”的相关“症状”正在加剧。

拉夫罗夫表示,当前俄罗斯已经开始一项宏大的计划,让俄罗斯从其他国家手中获得新产品,以替换西方企业的份额。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俄罗斯将会变成一个不受西方影响的“堡垒化”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俄罗斯外交部网站的信息,拉夫罗夫强调:“如果他们想对恢复关系做出一些事情,那么我们会认真考虑我们是否需要更新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前西方国家阵营仍然没有就调整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作出承诺,俄罗斯不可能一边忍受着西方国家的制裁,一边讨论与西方国家重建关系的可能性。

拉夫罗夫的话非常直白,当前俄罗斯在东部战略方向上有中国作为战略伙伴,同时自然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的俄罗斯实际上具备极强的抵抗西方制裁的能力。当前莫斯科已经缓过劲来,俄罗斯修复与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迫切性被极大地缓解,俄罗斯有了“向东看”的余力和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放心地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中国,未来俄罗斯的外交发展方向已经确定:克里姆林宫已经彻底看清了西方的丑恶嘴脸,将会全力发展与中俄之间的关系。

部分欧洲国家已经发现,对俄全方位的制裁和孤立存在逻辑悖论。在短期内,对俄制裁加码虽可满足美欧在“反侵略”逻辑主导下的情绪宣泄,但俄罗斯在“战时状态”下的自保和反制能力不容小觑。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单化的贸易结构,使俄罗斯具备较强的能源、粮食、工业自我供给能力,能够确保基本的经济内循环。俄罗斯还可通过制造全球大宗商品和特定地区市场的“短缺恐慌”,降低全方位制裁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择机发动能源战、粮食战来对西方进行反制,俄汇市、股市近期反弹也证明其相关反制措施的短期效力。由于具有较强的综合抗压能力,全方位制裁难以击垮俄罗斯完成战略目标的意志力。

同时,美国主导下的舆论机器极大地美化了西方民众心中的乌克兰形象,乌克兰则被定位为不仅是捍卫自身独立,而且是为包括欧洲和世界的民主和自由而战的“不屈角色”。反俄、挺乌成为政治正确和主流民意,并逐步形成了所谓今日的冲突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时西方对俄实施绥靖政策导致的结果的认知,达成了“一定不能让普京赢和不能让基辅输”的共识。汹涌的民意又倒逼欧盟和欧洲各国政府,不顾政治理性作出几乎一边倒地对俄制裁和对乌援助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当通货膨胀、物资紧缺、粮食危机逐步在欧洲扩散开来之后,此前汹涌滔天的“西方民意”又变成了呼吁政府“有所作为”的强烈信号:西方民众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他们既不愿意承认此前自己主张支援乌克兰的呼吁是缺乏理性的,也不愿意长久的承受当前的艰难生活。

西方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对世界经济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俄乌冲突已经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对外贸易受阻,而俄乌两国是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上也举足轻重。战争和制裁直接导致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度上升,并目‘带动了其他资源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将使西方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雪上加霜,对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原先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4%将无法实现,部分西方国家甚至可能陷入衰退。

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僵化关系持续,已经变得越来越像是消耗西方自己。而正如拉夫罗夫所言,当前的俄罗斯,能够在东西方之间做出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对“东方”的理解包含多个层面,既有地理层面的东方,涵盖中东到亚太的广大区域;也有政治层面的东方,即非西方;还有文化层面的东方,指波斯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等。下文探讨的俄罗斯东方外交是地理、政治、文化几个层面相结合的东方,涵盖后苏联空间、中东和亚太地区的国家。

从外交政策实践来看,2014 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作为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的回应,俄罗斯先后提出“向东看”和“大欧亚伙伴关系”两大战略东移倡议,前者希望通过战略东移让自身从西方的围困中解套,在东方获得发展空间,并联合中国约束美国的行为;后者延续战略东移的思路,体现的是提升俄罗斯与中国关系的战略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源大国俄罗斯和制造业大国中国之间的合作,绝非一句“背靠背”就能概括。俄罗斯强化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意味着俄罗斯在少进口甚至不进口西方国家产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国内的稳定。

俄罗斯与中国跨大陆合作,生存下来的是中俄,毁灭的是西方。在制裁俄罗斯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反而被西方国家自己承受的情况下,美国想要驱动所谓的“基于同盟体系的协作”的成本也在迅速上升。

当前,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呼吁欧盟重新评估对俄政策的合理性,不低头的主动权在西方手里,但接受不接受西方低头的主动权却牢牢握在俄罗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