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大出风头的美国,接连遭受欧洲“兄弟”国家“出卖”,每条国际政经新闻背后都有复杂的利益博弈,且听晶晶分解。

上月底,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北约联盟峰会落下帷幕,表面看,美国美国威风八面,迈出了反俄反华的一大步。但令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在会上还信誓旦旦宣称要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欧洲人,转过头就把自己给卖了。

欧洲人是怎么“出卖”美国的?

晶晶给大家举几个例子。首先是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大众,作为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商之一,它对中国的态度向来对美西方工业界具有风向标作用,因此也令其成为美国在反华事宜上的重点“公关”对象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在6月30日,也就是北约马德里峰会闭幕当天,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就公开明确表示,大众将继续经营新疆工厂,并认为德国跟随美国攻击中国新疆“人权”问题完全是错误的。

法国德国亦步亦趋,法国航空业也给美国反手一刀

如果说大众集团的这种表态最多就是令美国人面子有些挂不住的话,接下来法国人的这波背刺,就完全是在要美国人的命了:

就在7月1日,中国南航、国航和东航联合发布公告,宣布三家航司将一起向欧洲的空客公司购买多达292架A320NEO客机,合同总价预计将高达约373亿美元。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波音与欧洲的空客是当下全球大飞机行业的双雄,也是彼此的最大竞争对手。空客拿下这292架客机,就意味着波音损失了292架的订单。

那么这292架客机,对美国的波音究竟意味着什么?

晶晶在这里给大家列举几个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到新冠疫情和2019年737MAX坠机事故影响,就在2020年,波音公司仅向全球交付157架商用客机;2021年虽然有所恢复,但全年交付数量也仅为340架。

就在今年1月,波音公布2021年财报,全年亏损高达42.9亿美元之巨;在之前的2020年,波音的全年亏损更是高达119.4亿美元。

中国这笔292架的订单,相当于波音2021年全年产量的85%;373亿美元的订单价格,不仅能全部填补波音过去这两年的亏空,还能让波音再赚210.7亿美元。

所以就在这种波音亟需新订单救命的关键时刻,空客直接来这么一下,说不是在故意置波音于死地,估计空客自己都不会信。

但,作为欧洲联合企业的空客拿下这笔订单,为什么晶晶要将其说成是法国人对美国的反手一刀呢?

这里晶晶首先要解释清楚,空客虽然号称是欧洲联合企业,但其实基本可以视为法国的“国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成立于1970年的空中客车公司,其建立初衷就是一生要强的法国为了与美国的波音等行业巨头抗衡而拉上英德等欧洲其它大国建立的航空工业集团。

而既然是法国牵头,那么法国人的身影自然在空客公司里份量颇重:空客总部和主要生产线就在法国图卢兹;空客母公司是欧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公司,而法国政府亦是该防务集团最大的政府股东。

巨额订单对法国的意义

对于法国而言,能在现在这个微妙时刻达成这笔巨额订单,也确实非常重要:

第一,法国社会经济形势当下也很严峻。

为了展现与西方团结一致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法国对欧洲事务的话语权,在这场俄乌战争中,法国一直都是对俄态度最为强硬的欧洲国家之一。

但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法国社会经济这几个月备受对俄制裁重创。

就在上月底,法国政府不得不将该国2022年GDP增长率预期从4%下调至2.5%,这已经远低于欧洲央行对于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2.8%的平均预期。

而前面晶晶已经说过,空客主要生产线就在法国境内。在这种时候,空客能从中国这里拿下如此巨额订单,这对法国经济无疑是雪中送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急需这笔订单拯救民意。

为了彰显自己的领导力,捞取外交政绩,法国总统马克龙堪称是这场俄乌战争中最努力化解危机的外国领导人。

但在国内经济民生因战争而遭受重创的同时,马克龙却整天“往外跑”,这在法国民众心中留下的印象确实不是太好。

所以虽然在5月份的大选中,马克龙好歹是保住了自己的总统宝座,但在6月份的法国国会选举中,民众的愤怒终于还是起到了效果:马克龙所领导的中间派联盟仅获得245 个席位,距离拥有国会的绝对多数席位还差了整整44 个席位。

在这种危机时刻,马克龙能搞好与中国的关系,从中国这里拿到巨额飞机订单,这对维持马克龙乃至其所属中间派联盟的政治地位至关重要。

第三,这也算是报了美国去年抢走法国潜艇大单的一箭之仇。

这个事件想必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就在去年9月,美国在不知会法国的情况下,突然同意向澳大利出售核潜艇技术,从而将法国与澳大利亚签订的660亿美元潜艇出售合同撕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法国通过空客从美国手中抢过373亿美元的客机订单,虽然金额上还有不少差距,但也算是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而据晶晶了解,这次空客方面还开出了相当优惠的折扣条件,合同最终实际完成金额极有可能远低于外界预测的373亿美元。

而空客敢于如此“跳楼大甩卖”,就是为了完全吃下这笔订单,宁可自己少赚钱也不愿给美国人任何机会。

一笔国际巨额订单,绝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这么简单

这笔订单,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意义。

法国人既是为拯救自己,也是在故意报美国人的仇,更是要通过这笔订单向中国传达这样一个积极信号:

虽然迫于欧洲局势,法国在一些问题上必须站队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就会从此无条件抱美国大腿,尤其在对华问题上为美国充当反华炮灰。

晶晶判断,在被美国坑了那么多次后,法国人终于想通了,难得硬气了一回,明智选择与中国交好,这是值得我们鼓励的。

但滑稽的是,面对同样严峻的大环境,就连美国也背叛了自己的“反华大业”。

高压之下,美国的反复与最近的务实

就在7月5日上午,中国财政部长刘鹤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举行了视频通话。而根据晶晶的了解,这次通话的信息量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这次通话是中方“应约”同美方举行的,也就是说,这是美方主动找上门来,是美方有求于我方。

事实上就在去年6月和10月,美国财长耶伦就曾两次与刘鹤通话。

但彼时美国通胀问题才刚刚显现,美国政坛普遍还没有多少危机感,耶伦找上门来,也只是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即将触顶的美债上,即只想利用中国帮自己解决问题。

但现在,美国的通胀问题甚至已经对民主党年底是否能保住国会中期选举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下白宫方面才终于坐不住了。

既然美国要中国帮助自己解决通胀问题,那么美方就必须先拿出足够的诚意缓解中美关系。

于是,在这次通话后的新闻通稿中,美方的态度才会足够老实:“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

而有了诚意,那么接下来,美方肯定也要在具体事务上做出实际性的举动。

其实在中美财长通话之前,美媒就放出风声了,称总统拜登最快或将于本周内取消部分对华加征关税。美方的这种务实举动,值得表扬。

但让晶晶比较遗憾的是,在这次视频通话后的通稿内,只有中方明确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而美方对此没有任何回应。

其实说白了,在这种关键对外谈判前后放出自相矛盾的消息是美国最惯用的小伎俩。在通话前宣称可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就是在故意吊中国的胃口,让中国看到在这件事情上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希望。

一旦中方急躁一些,就极有可能在会谈中向美方让步,从而令美国的阴谋得逞。

但这点小伎俩,又怎么能逃过中国的法眼呢?

这次通稿中美方对取消关税一事只字不提,摆明了就是中方在通话中坚持住了原则,令美国无功而返;

而之前的空客订单,更是中方在敲打美国:你们一天不取消对华加征关税,那么中国也就一天不买你们的东西,最后吃亏的,只有你们自己。

所以在这次通话后,美国愿意改变自己的反华固执,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从而给自己一个机会么?接下来,就全看美国自己了。

中美关系能看到回暖希望,这当然令我们感到欣慰。

但晶晶注意到,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却有些令人意外的出现了一点裂痕。

客机上的中、俄博弈

就在6月29日,俄副总理鲍里索夫对外宣称,俄罗斯有意退出与中国联合展开的CR929客机项目。

CR929项目源起于2014年的普京访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次访问中,普京宣布要与中国方面展开一系列深度航空合作项目,到2016年,这种合作意向就被具体落实为CR929大型客机项目。

根据规划,CR929将是一种标准载客量为280座级的大型双通道宽体客机,规格上完全对标波音的787和空客的A350XMB这两大当家花旦。俄方将负责提供机翼、中央翼盒与发动机这三大关键部件,中方则负责主机体和水平尾翼,总装线放在中国上海。

2017年5月,CR929项目的具体执行者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上海正式成立;

2018年11月,CR929的1:1展示样机正式对外展出;

2021年9月,CR929首架飞机正式开工建造。

从这份时间表可以看出,CR929项目的执行情况一直非常顺利。但既然如此,俄国方面为何现在突然就说不干了?

对此鲍里索夫也说了,这是因为“中作合作开展CR929宽体客机项目,并没有朝着适合我们的方向发展。”

要真正理解俄副总理的这句话,咱们就必须搞清楚中俄两国对CR929项目的需求逻辑差异。

俄罗斯一开始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搞一款现代化改进版的伊尔96,同时尽量避免对西方供应商的依赖。

这样第一研发风险低,第二能“以俄为主”,确保俄罗斯对该项目的技术把控权和领导地位。

而至于这样一款注定在技术上就无法与波音787和空客A350XWB这两大巨头对抗的客机,如何确保销量?

俄罗斯人的算盘

俄罗斯人其实也没那么贪心,他们只是希望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在更加庞大的中国市场拿到波音和空客挑剩下的剩余市场即可。

并且俄罗斯人也很清楚中国这边的心理,在CR929这种国产飞机出来后,中国官方肯定会有意加大CR929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再加上伊朗、非洲、拉美这样的边缘市场,靠500架左右的销量小赚一笔,同时为俄罗斯的大型飞机制造工业续命,这点“小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中国的考虑完全不同,中俄双方合作的难点与突破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目标是以该项目为基础,系统性地掌握大飞机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实现中国在大飞机工业上的又一次飞跃。因此中国就不可能仅仅只满足于一个技术改进型伊尔96,必须把技术水准定得更高一些。

除此之外,中国更希望依靠CR929赢取西方主流市场的信任,为中国今后后续机型进入西方市场铺路。既然如此,作为交换,大量采用西方零部件就是必然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俄罗斯肯定就不乐意了。因为根据中国这边的要求,CR929必须是在技术与规格上都要对标波音787的顶级大飞机,这就超出了俄罗斯的技术能力。

而无论是要实现这些技术指标还是要进军西方市场,中国这边都必须依赖西方供应商,这又进一步降低了俄罗斯在该项目中的话语权。这个项目再搞下去,搞不好就变成俄罗斯拿着自己为数不多的核心技术,手把手的替中国做嫁衣。

并且前面晶晶已经说了,在大型客机市场中,无论中国还是俄国都是无法撼动波音与空客的市场霸权地位。中俄两国所能做的,只是占领波音和空客吃剩下的一些二级市场。

也就是说,虽然中俄听上去是志在挑战波音和空客,但实际上,中国与俄罗斯的航空工业才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在不掌握项目话语权的前提下参与CR929项目,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是自己把自家航空产业的未来给堵死。

晶晶可以这么说,其实从一开始,俄罗斯内部对CR929项目就一直非议颇多,这个项目注定就无法一帆风顺。

现在好了,由于俄乌战争,俄罗斯遭受西方全面制裁,航空工业方面全面对西方“脱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各国甚至连俄国已经购买的波音与空客的客机零部件都不愿再提供,又怎么可能为中俄联手挑战波音与空客霸权的项目提供帮助呢?

而即使中方为保项目也愿意放弃西方供应商,但这些西方零部件刚好都是俄罗斯的技术短板,要搞技术替代,必然只能是中国方面牵头研发。俄罗斯在CR929项目中的地位,真的就只是给中国当丫鬟了。

另外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晶晶在这里也可以跟大家透露下。

那就是虽然根据协议规定,负责CR929生产的中俄国际商用飞机公司在股份占比和生产份额方面,中俄两国是各占50%,但据传中俄两国已经达成默契,中国国内市场由中方全权负责,而全球市场则由俄方开发。

但现在俄罗斯显然已经失去了进军全球民航市场的政治条件。另外受限于自身国力,即使是在项目最开始“画大饼”的时候,俄罗斯也只敢承诺自己购买50架CR929。

面对如此惨淡的非中国市场预期,除非与中国重新进行谈判,加大俄国方面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利润占比,否则俄罗斯真的已经找不到任何将该项目继续下去的理由。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此事的判断,我认为如果俄罗斯人真的要退出CR929项目,我们也大可不必对中俄关系感到担心。大国合作,本就不可能所有的项目都顺利异常,彼此有争执,反而是中俄协作关系走向深水区的良性证明。

仅仅一个CR929项目告吹,是不可能影响中俄“上不封顶”的友谊的。

现在倒是有个真正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俄罗斯要推出,那我们中国方面还有必要将该项目继续下去吗?

晶晶的看法是,在当下西方全面反华的大背景下,我们确实要做好西方也会对我们卡脖子的准备,技术研发与产业链的搭建、优化与完善是要持续搞的。

既然法国愿意与我们签订巨额客机订单,那就足以说明,西方也不是铁板一块,非要与中国死杠到底。

只要处理得当,西方世界并不介意与我们继续做生意,我们完全可以把法国人也拉进来,让CR929继续下去。

至于美国人,在明白与中国的对抗只会伤害自己后,还要继续执迷不悟下去吗?

晶晶在这里提醒美国一句,如果你们再这样执拗下去,把参与CR929项目的机会全让给欧洲人,那才是真正的追悔莫及。

感谢大家阅读,有任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跟晶晶讨论哦,期待听到你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