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2日,据环球网报道,有外媒发布了一段俄乌前线交战后的现场采访视频,记者在战场残骸中发现了一枚美国国旗臂章。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枚臂章很可能来自在当地参与作战的美国雇佣兵,它出现在交战后的废墟中说明,臂章的主人很可能已经被俄方消灭,或重伤逃离。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此前披露的消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乌克兰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宣传机器蛊惑下,已有近万名外国雇佣兵进入战区。

从今年2月24日开始,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近3个月时间,但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拱火干预下,冲突不仅没有收场的迹象,反倒是愈演愈烈,演变成了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世界的较量。此次外媒披露美国雇佣兵在乌克兰被消灭,实际上只是美国干预乌克兰战事的冰山一角。5月12日,法国媒体《回声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在乌克兰打代理人战争”的访谈文章就指出,拜登政府已经改变了对俄乌局势的态度,并正在诱发局势进一步升级,想让普京惨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认为,通过长时间的军事行动,俄罗斯的军事、经济水平已经得到较为客观的反映,俄罗斯目前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欠缺,让美国看清了俄罗斯的真实底细,有了可以通过俄乌冲突一举击败俄方的想法,借机巩固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此前,外界还对美国是否会全力支持乌克兰抱有疑问,但从美国近期源源不断加大对乌军事资源输送、为乌克兰军队提供军事信息情报等情况说明,美国已经不满足于打“代理人战争”了,美俄之间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也大幅上升。

站在西方的角度看,抛开西方政客那些冠冕堂皇、大义凌然,但毫无营养的修辞论调,俄乌冲突本质上还是美国出钱,地方亲西方势力卖命的“传统模式”,这与美国在中东经营的业务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美国这次是把扶持的“代理人”从中东国家内部的“亲西方反对派”,换成了乌克兰内部的“当权亲西方派”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的前两周,乌克兰当局的底牌实力就已经被完全看穿,俄方一套组合拳打得基辅当局晕头转向,泽连斯基多次紧急向西方求助,呼吁尽快援助乌克兰重型武器,但这恰恰为美国更大力度地控制乌克兰创造了便利。从美国近期多次增加对乌援助预算、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速率,到直接提供军事情报引导乌军作战,再到派出高级别官员亲访基辅落实援助,美国希望俄乌冲突持续,希望利用俄乌冲突耗干俄罗斯的想法已经是放在台面上的“阳谋”。

拜登虽然明确表示不会出兵乌克兰,但他不出兵的目的是不希望美国自己再次卷入战争,并不代表他不希望别国被战争拖下水。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不断在乌克兰局势上煽风点火,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又积极让乌克兰成为反俄第一线,甚至还想利用舆论施压把中国也拖进俄乌冲突内,这些实际上都是拜登政府希望搅乱全球局势,给对手国家制造麻烦,进而稳固美国全球“领导者”地位而一手打造的计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必须承认,拜登这次虽然明着给俄罗斯挖坑,但也确实让俄方陷入了被迫接招的态势。俄罗斯的对乌军事行动虽然总体没有偏离俄方控制,但从开战至今近3个月时间里,俄罗斯军队的表现并未达到理想中的“全球第二军事大国”的水平。开战后的一周内,俄方打击力量就摧毁了包括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乌克兰边境空军基地在内的一系列指挥中枢。然而,在后续作战中,俄军进攻乏力的尴尬问题却也接连暴露出来。

例如在围攻基辅期间,俄军炮兵部队就被曝出因后勤供应不畅,炮击支援不能有力接续的问题。又比如俄罗斯海军因舰艇陈旧、维护不当等问题,屡屡出现战斗损失。当地时间5月7日,围绕黑海蛇岛地区,俄罗斯防御部队居然和反扑的乌克兰军队打得有来有回,进攻的乌克兰军队虽然损失惨重,但俄方也为此付出了数十人伤亡;多艘舰艇被击沉、重伤的惨痛代价。可以看出,俄方因长年的经济问题,已经导致军队装备实力大幅萎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当前军事实力虽然不至于输掉战争,但也无法一次性压垮有西方支持的基辅当局,在无法使用军事手段快速实现“乌克兰中立”的前提下,即使明知道拜登是在拱火升级局势,试图让俄罗斯在冲突中难以自拔,但俄罗斯除了坚持把仗打赢,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本身就是在向乌克兰身后的北约示威,力求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如果就此放手,俄罗斯迎来的反扑绝不会是单纯地回到战前,而将是北约毫无顾忌地继续东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法国《回声报》的文章可以看出,除了俄罗斯,实际上一些跟随美国共同施压俄方的欧洲国家也已经回过味儿来,已经发现自己成为了美国巩固自身地位的“祭品”,但长期的西方捆绑已经无法让他们摆脱“亲美反俄”的立场。目前,在美国的持续拱火下,俄乌冲突明显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要让冲突结束,或许只剩下“打出个结果”这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