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政府为什么如此坚定反华?说到底就是一个字“怕”字;
  • 美国政客与资本家在对华政策上出现分歧,巴菲特劝和中美;
  • 俄罗斯GDP数据亮眼,重回世界前10
美国以为中国是“海豚”,没想到是“鲨鱼”

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马修·波廷格公开发表一番话,生动反映出美国誓要把反华政策进行到底的决心。

我之所以如此关注马修的发言,是因为他的履历很特殊。

1998年,马修·波廷格就以路透社驻华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一待就是7年,算得上美国政坛中少有的真正“中国通”。

并且,由于这段经历,波廷格得到特朗普赏识,在2017年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的名义进入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亚洲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波廷格因为这段“中国通”的经历,会成为知华派,做好中美沟通的协调员才对,但事实上,他“反其道行之”,把这段经历当成反华的政治资本,成为美国颇为代表性的狂热的反华分子。

他是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的主要幕后推手之一,也是第一位提出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的白宫高级官员。

所以,从波廷格这次公开发表的观点也无外乎抹黑中国了。他告诉《日经亚洲》的记者说,中国就像一条鲨鱼,:“我们美国看到了一条小鲨鱼,并认为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海豚……现在,这条鲨鱼被我们越喂越大,成为一只可怕的大白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也印证了晶晶一直强调的美国反华逻辑,原本美国想借助对华投资,满足自己的廉价产品需求,并顺带搞一波“颜色革命”,但没想到,中国搞出了精彩的中国式现代化,并迅速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很害怕。

美国后悔“放任”中国强大崛起

波廷格解释了美国历史上对华策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美国过于自信,一直希望通过经贸接触来改变中国,也就是所谓“和平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战的胜利极大增强了西方民主的影响力,甚至已经拔高到了“信仰”的高度。

但波廷格认为,中国非常“狡猾”,西方那些“单纯的宗教信徒”在中国面前显然是不堪一击——“中国做了很认真的功课,研究如何避免重蹈苏共覆辙。它很好地假装和愚弄外国政策精英和富商,让他们相信中国想转变为一个更加自由的体系。”

而现在,事实证明,美国在为自己当年的自负和天真付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波廷格黑我们的话里,有部分我是认同的。那就是美国确实过于自负,看轻了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不是美国能撬动墙角的,现在确实到了他们惧怕的时候了。

“鲨鱼论”背后是美国的对华敌意

除此之外,晶晶认为波廷格的这个“鲨鱼论”也值得我们重视,确实包藏祸心: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无论出于何种居心,美国都必须以最严肃的态度去认真审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波廷格现在仅用“鲨鱼”这种动物形象比喻我们和中美关系,是有他的考量的。

在传播学中,越简单的越单一化和符号化的定义,越容易在大众中传播。

大家知道,“鲨鱼”是带有“冷血”“嗜杀”的符号的,这种天生带有刻板印象的动物,在美国大众中肯定有市场,光美国拍的《大白鲨》电影我们都看过好几部。

所以,波廷格一提中国就用“鲨鱼”和“大白鲨”来形容,其实就是暗指中国生来就是一条“吃人的鲨鱼”,是有“原罪”的,让美国民众自然对中国怀有恐惧,认为中国“邪恶”,出生即带有原罪。

如此一来,将当下中美关系紧张的责任全都推给中国,给美国的反华政策洗白,这层意思很容易就会被美国民众接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看似“高效”反华方式,真的有利吗?

晶晶认为,这种简单的煽动方式,只会让美国越走越偏,而且威尔逊中心研究美中关系的学者钟瑞也反驳说:“在一个需要政策分析的时候却给出卡通式的比喻”,这种行为有失水准。

美国股神劝和中美:两国可同时繁荣

美国政客要对中国“赶尽杀绝”,我们算是领教了,但有意思的是,晶晶注意到,美国的大资本家们,却对此持反对态度。

据多家媒体报道,就在本周六,世界著名投资人“股神”巴菲特现身其所拥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而在做演讲时,巴菲特特意强调,中美两国“需要明白,他们不能互相逼得太紧”,两国应避免采取会加剧紧张局势的“煽动性”行动,美国和中国完全可以同时竞争和“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美国的大资本家居然会劝和中美两国”这件事,晶晶其实不会感到任何意外,美国政界跟商界、投资界在对华关系上确实撕裂很严重。

今年2月底,有高达6000多名美国企业抗议白宫遏华,要求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今年3月25日,一批美国友好团体和工商界人士组团前往中国,表态希望深化中美两国的投资、经贸合作,秦刚外长亲自接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们但看巴菲特的表态,也能看到他对中国如此重视的原因:

巴菲特是最早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的美国资本家之一,也是对中国市场态度最乐观积极的美国资本家。凭借这种乐观态度和对中国市场的深刻了解,过去这几十年来,巴菲特一直在中国股市赚的盆满钵满。

比如在2002年,巴菲特曾以4.88亿美元购入1.3%的中国石油港股股票;坚持到2007年,巴菲特以40亿美元的价格将中国石油股票尽数抛售,获利超过7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当天的股东大会上,披露的相关财报数据显示,仅仅在今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就实现净利润355.04亿美元。

这种时候,美国政界却高喊反华、与华脱钩,巴菲特能不急眼么?

美国资本不允许对华脱钩

所以这就是美国反华政策中最滑稽的地方:当美国的底层民众和政客们大呼小叫着要与中国脱钩时,在中国市场吃的满嘴流油的跨国大资本家却是反对最为坚决的。玩股票的巴菲特如此,苹果总裁库克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到底该怎么看待这种来自美国大资本家的肯定?晶晶认为,这时候我们就必须以辩证的方法论将事情一分为二了:

首先,巴菲特这种老牌资本投资人能对中国市场如此青睐,这其实正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前景的最好肯定,也是对我们稳步开放市场的大方向上的肯定,是值得我们高度赞扬的积极信号。

而美国资本家都对中国持有如此积极乐观的态度,其实也是我们对抗美国政府的一种“资本”:你们背后的“主人”都在喊要一起繁荣发展了,你们还要继续一意孤行下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们同样要注意,既然是大资本家,那么巴菲特这类人显然也不是来找我们做朋友的。巴菲特们爱的是人民币,不是中国,说的直白一点,假如将来哪天人民币真的能把美元彻底打趴下,那么只要能得利,那么巴菲特绝对是那个挥舞着大把人民币冲锋在反美元第一线的人,而反之亦然。

所以这正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地方:巴菲特这种最纯粹的跨国资本家,其实也是美国底层普通民众最反感的,把握不好与这些资本家们的距离,反而会使我们陷入被动。

但只要把握好距离,实现互利共赢,那么巴菲特们,就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经济逆势增长,重回世界前十

巴菲特在替中美关系的未来着急,而在俄罗斯,这几天却正在为一个新数据的发布而欢呼雀跃。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5月7日莫斯科报道,就在上周日,世界银行2022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新鲜出炉。而在这份排名表上,俄罗斯以2.22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排名世界第八,这是自2014年排名第九以来,第二次重返世界前十大经济体。

而相比2021年的1.78万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24.72%,为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体中GDP增速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就热闹了,2022年不正是俄罗斯在乌克兰输的灰头土脸,经济上也被西方制裁的一塌糊涂的一年吗?怎么GDP总量反倒从世界第11名猛跳进世界第8了?西方对俄国的制裁,怎么还起到反作用了?

其实客观讲,俄罗斯能有如此显著的成绩,非常不简单,但我们客观去评估这高达24.72%的增速,还是不能小觑里面潜藏的风险:

世界银行的这份排名表,是以美元对各国自身货币的官方汇率换算出来的,而在2022年,拜美联储不要命的加息所赐,各国货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因此各国GDP总量按官方汇率换算成美元时,当然都会显得低了。

但在俄罗斯,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战争开打后卢布汇率猛跌,通胀一度高达20%,逼迫俄国政府将卢布与油气出口强行捆绑,最终在油气出口的帮助下止住卢布下跌的趋势,到2022年结束时甚至已经回升到相对美元升值7.78%。

因此若按照此时卢布的汇率进行换算,自然能换算到更多的美元,所以世界银行的数据相对是好看一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俄罗斯高兴的同时,俄罗斯政府还是很冷静的。俄罗斯统计局自己发布的数据,就出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根据俄罗斯上个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GDP总量为153.43万亿卢布,按照卢布算,同比去年反而是下降了2.1%。

但无论怎么算,即使按照下降2.1%算,俄罗斯的GDP数据也是确实远超西方国家预期的,更重要的是,仅仅与油气出口捆绑,卢布官方汇率就可以不降反升,成为美元大灌水时代中最坚挺的货币之一,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绩了。

而且,这点也足以提醒西方世界,若还想制裁俄罗斯,显然必须调整一下自己的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