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乌克兰遭美国监听,尹锡悦政府不敢得罪美国
  • 马克龙访华结束,收获满满,高呼不做“美国的追随者”;
  • 冯德莱恩则被冷落,纯属她自己作的
再爆监听丑闻,美国又对盟友下手

最新外媒在疯传一则让美国和韩国都非常尴尬的消息——美国拜登政府,居然在监听韩国政府。

据《纽约时报》报道,就在近日,一批据说是五角大楼机密文件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而其内容显示,美国因俄乌战争的问题,疑似正在监视乌克兰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以及其它重要的美国盟友,包括以色列和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其中涉及韩国的部分指出,在去年年底,为满足乌军方对炮弹的需求,美国政府曾要求韩国方面生产一批炮弹并交给美方。但时任韩国国家安保室外交秘书官李文熙就对其上司、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圣翰表示,他很担忧这批弹药最终会被交给乌克兰军方。

韩国政府早就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站队美国,而为乌克兰提供弹药,也能讨好拜登政府,韩国人为何偏偏不愿意这么做?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韩国非常害怕俄罗斯因此在朝鲜问题上打击报复自己。

自家政府官员的内部讨论,居然会出现在五角大楼的机密文件里?韩国人又尴尬又气愤。

敢怒不敢言,韩国不敢与美国闹翻

不用晶晶强调,很多网友应该都知道,美国秘密监听盟友政府,不足为奇,这完全是美国人的一种“光荣传统”。远的不说,单就在2013年爆发的“棱镜门”事件中,斯诺登就透露,美国政府至少对35名国际政要进行了电话信息监视,其中甚至包括德国前总理默克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次拜登的“监听门”虽然暂时也会闹得沸沸扬扬,最终会跟之前几次一样,逐渐不了了之。毕竟,所谓与美国的“盟友”关系,说穿了就是德国这类国家认美国为“大哥”,那么谁又会为了这点“小事”真的敢跟自家“大哥”过不去呢?

但这件事被披露对于韩国来说,不是小事,尹锡悦政府已经选择积极地倒向美国,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件“小事”,跟美国断绝关系?那如何在不得罪美国的情况下给韩国国民舆论一个交代,这才是当下对尹锡悦政府而言最大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我看韩国总统室相关人士告诉媒体,说韩方已经关注到了这些外媒的报道,报道里说美国情报机构针对援乌等问题在监听韩国政府,我们会就此同美方进行必要的沟通。

这个回答非常投机取巧。

首先,韩国强调,监听问题仅涉及“援乌问题”范畴;

其次,他们说这是外媒报道,不等于韩国政府承认事情真假;

最后,他们说会进行“有必要”的“沟通”,至于各方如何理解这两个词,那就真的只能靠猜了。

韩国那里一表态,美国方面马上就作出反应,也相当巧妙:

《纽约时报》马上有文章说,尽管美国官员已经证实,这批被泄露的文件似乎的确是五角大楼联合参谋部编制的,确实是正当情报和行动简报,但这些文件里至少有一份文件在某些时候被修改过。

也就是说,你们传的这些内容,我们不否认都是军方的文件,但里面真真假假,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你们自己猜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美国这话一出,同样被监听的乌克兰政府也马上作出更加巧妙的回答,乌克兰是这么说的:

这些泄密文件确实被篡改了,而且肯定是俄罗斯方面篡改的,目的就是在乌克兰与其支持者间挑拨离间。

好嘛,这韩国和乌克兰,这两个在过去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的国家,如今都能以如此“巧妙”的方式正确处理与美国的小小尴尬,咱们只能感叹,看美国脸色吃饭,这饭也不好吃。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反正美国说啥,你们就说啥呗,韩国乌克兰这当事国自己“不介意”被监听,那真相到底如何,也不重要了。

访华归国,马克龙强调“不做美国附庸”

美国与自己的盟友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尴尬”,但几乎同一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却送给了美国一个“大大的尴尬”:

在结束对华访问后回国的飞机上,马克龙对记者明确表示,欧洲必须顶住压力,不做“美国的追随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晶晶注意到,在这次采访中,马克龙是这样解释自己对此的理解的:

首先,马克龙指出,欧洲现在面临的“巨大风险”是它“陷入了不属于我们的危机”,进而迫使欧洲在恐慌中不得不更加依赖美国。

这句话怎么去理解呢?

马克龙认为,欧洲陷入的地缘政治危机,是欧洲自己导致的问题吗?不是的,而是美国想要欧洲全面倒向美国,持续供火导致的;

欧洲陷入的经济上的危机,是欧洲自己导致的吗?也不是的,而是欧盟一味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导致的。

所以,马克龙说得对,这些都是欧洲原本可以避免的危机,但欧洲自己没有顶住压力,在恐慌中更加依赖美国。

其次,马克龙提出疑问:在台湾问题上,欧洲是否也要重蹈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覆辙?

最后,马克龙还明确说出他的看法,如果连乌克兰问题都处理不了,那么欧洲就更不能陷入中美两个超级大国间的争执。比起稀里糊涂的因此彻底沦为美国的附庸,欧洲更需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专心发展欧洲自己的国防工业,尽早提升欧洲的“战略自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晶晶认为,马克龙的这番思考,逻辑清晰、直指要害,“阿龙”确实有国际视野。现在的欧洲,确实存在一种对俄罗斯过度恐慌、对美国过度依赖的奇怪情绪,进而在对华问题上也存在严重的对美国反华政策的盲从现象。

而如今到中国走了一趟后,或许是被中国的战略定力与国力强大所打动,马克龙能如此冷静的得出这种“欧洲要靠自己”的结论,看似在得罪美国,但确实是为欧洲的未来指出了一条明路。

但,马克龙的呼吁,就能在欧洲顺利得出正确的果实吗?对此,晶晶并不这么乐观。

马克龙野心很大,但麻烦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就得回到问题的开头:

欧洲,明知道俄乌战争这个麻烦就是美国制造的前提下,为何还是只能依赖美国来解决这个麻烦?

原因很简单,因为欧盟的存在,其实欧洲根本没有实现“战略自主”的能力:

白皮们靠几百年里压榨其他民族榨取高额利益,现在的欧洲,大家看看,各国普遍都是高福利社会。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欧洲政府支出的大部分都是用来维持社会福利体系运作,所以即使号称世界第二大区域经济体,却也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钱去投资什么国防工业。

除此之外,在政治意愿上,欧洲各国也都对所谓“战略自主”敬谢不敏,尤其担心欧洲的部分大国,出现“新帝国”。

尤其是马克龙提出的这套“战略自主理论”,更是让其他欧洲国家担心这是新戴高乐主义,因为其他国家认为,马克龙并非是对欧洲的未来感到忧虑,而是更在乎法国本国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政治家,一直非常渴望“重铸法国荣光”,其对“战略自主权”的追求,其实是以“法国领导欧洲”为前提条件的。所以马克龙对欧盟过度依赖美国的指责,其实是暗藏这样一句潜台词:比起作为“外人”的美国,全欧洲都应该团结在我法国的周围。

比如马克龙为何对发展欧洲国防工业如此热衷?这是因为,国防工业恰恰正是法国的强项,马克龙当然希望借此机会让法国国防工业一统欧洲的江山。

但这也正是晶晶最想指出的问题所在,马克龙需要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他面临的是法国国内外的挑战。

首先,马克龙现在做得太高调,太明显,恐怕会增加欧洲其他国家担忧。马克龙如今趁着到中国一趟的机会,能再次宣传他那套“战略自主权理论”,并能以中国为典型例子提高他这套理论的说服力,但对于各方面都与中国差异过于巨大的欧洲而言,这种说服力,其实是有些过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马克龙在国内还有更大的麻烦:

不出意外的话,马克龙在2027年会卸任,“重铸法国荣光”的理念,也只有马克龙自己在坚持而已。现在看,无论是法国右翼势力的勒庞还是左翼势力的梅郎雄,在马克龙之外的影响力颇高的两位代表性政客,他们的眼界更加现实,在乎的只是法国自身的直接利益,而不是什么“战略自主”。

那马克龙之后,所谓“战略自主权”,大概率会被法国人抛诸脑后吧。

还有第三点,马克龙刚搞了一套过于强硬的退休延迟法案,现在的法国民众已经被彻底激怒。结果这种时候,马克龙的工作重点不是安抚群众,而是转向宣扬“欧洲战略自主”,会不会激化国内矛盾呢?

所以,马克龙敢于在访华之后,马上喊出“远离美国”这种呼吁,当然我们听着很过瘾,但晶晶确实担心,马克龙在回国后如何面对反对党和愤怒的巴黎群众,也非常考验他的执政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德莱恩被中方“冷落”,是“罪有应得”

当然无论如何,这趟访华之旅确实让马克龙收获满满,也提高了马克龙在欧洲的影响力。相比之下,与马克龙一同来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其境遇就只能用“可怜”来形容了。

其实在访问一开始,晶晶就注意到,冯德莱恩这趟访华之旅实在是过于尴尬:

首先,冯德莱恩并没有乘坐马克龙的专机一同抵京,而是在马克龙抵达后的当天深夜才自己搭乘民航航班来华。虽然这种不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行为在欧洲非常受欢迎,但在这种重大外事活动上,也未免太“凄凉”了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在访华期间,马克龙行程满满、热闹异常,而冯德莱恩只有三场公开活动,即中法欧三方会晤、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冯德莱恩以及国务院总理会见冯德莱恩这三场官方会晤。别说缺乏与中方的互动,据德国媒体爆料,甚至与马克龙都没啥互动,在访华期间,冯德莱恩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待着。

最后,晶晶更是注意到,在早前中国外交部发布的访问通告中,对马克龙的描述是“应国家主席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而对冯德莱恩的描述却是“经中欧双方商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7日访华”。

中方对两人的热度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向喜欢热情待客的中国,为何要让堂堂欧盟委员会主席如此遇冷?晶晶的回答是,这完全是冯德莱恩一手导致的:

冯德莱恩本就是欧盟政界最出名的反华政客之一,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就带头跟随美国,逼迫中国必须站队西方;

在这次出访前的3月30日,冯德莱恩甚至公开“威胁”中国,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将决定于“中国如何继续对普京的侵略战争作出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谈时,冯德莱恩还执迷不悟,再提很多让我们不愉快的问题;在4月6日晚,冯德莱恩在欧盟驻华使馆召开记者会,期间又颇为粗鲁的表示,“若中国提供武器,将极大地损害中欧关系。”

所以,就冯德莱恩这种完全就是“上门砸场子”的表现,中方如何给她“礼遇”?

而现在,访华之旅已经结束,马克龙是满载而归,但冯德莱恩又给欧盟带来了什么?晶晶只能说,这一次的冯德莱恩,其表现实在是短视且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