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24岁的聂水华被查出尿毒症晚期,惨遭新婚两个月的丈夫抛弃,只有两年内完成换肾手术,她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哥哥接连配型失败,却意外牵出一桩秘事:聂水华是收养的。在30万天价手术费和缺乏肾源的情况下,聂水华只能求村民借医保卡筹集医疗费,没想到钱凑齐了,却给17名亲友带来了牢狱之灾

最后,聂水华能否顺利完成换肾手术?而这个24岁尿毒症晚期女孩的故事,也暴露了绝境中的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型失败的一家人

2012年春节,湖南省衡阳市南溪村,新娘聂水华和邻村的小伙子喜结连理。

婚后不到两个月,聂水华来到广州打工。一天下大雨,聂水华淋雨之后感觉不舒服,以为只是着凉,结果很快发展到卧床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水华的父母猜测女儿只是太累了或者贫血,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却不料,聂水华得的竟然是尿毒症,且已是晚期,必须立刻采取治疗措施——换肾,或者做一辈子血液透析。

聂水华才20多岁,刚结婚,往后如果都要靠透析苟延残喘,那得多痛苦。想到这里,老两口心如刀绞,果断选择了给女儿换肾,而换肾需要30万元,而且需要在两年内找到肾脏,否则可能就来不及了。

聂水华的父母作为直系亲属,首先去做了肾脏配型测试。只要能让女儿好起来,就是拿自己的命去换女儿的命,也是心甘情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边,聂水华的新婚丈夫,留下1000块钱后就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被丈夫抛弃的聂水华深受打击,除了活着,她已经别无所求,只求自己能够顺利匹配到肾源,活下来。

聂水华父母的肾脏配型结果出来了,失败。之后聂水华的哥哥也做了配型测试,依然失败

医生对这个结果非常意外,因为是父母和子女之间,配型成功的概率是极大的。而聂水华不仅和父母、哥哥的肾脏不匹配,连最基本的血型都匹配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水华的父母对这个结果倒是早有预料,因为聂水华并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而是路边捡来的弃婴。

1989年正月二十四,聂炳光出门上班,在单位门口发现一个襁褓,里面竟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女婴身边还塞了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生辰。

这是个弃婴

聂炳光爱怜之心油然而生,他想了想,抱着孩子回了家,想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收养这个可怜的女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炳光的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女婴就这样成为聂家的女儿,起名叫做“水华”,24年里聂炳光夫妇对她视如己出。

聂家人接连配型失败,聂炳光心里盘算着:留给女儿换肾的时间只有两年,如果能找到聂水华的亲生父母,配型的成功率更高,治好女儿的希望也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聂炳光决定跟女儿坦白她的身世,并公开寻找聂水华的亲生父母。对于找亲生父母一事,聂水华非常抗拒,她恨将自己遗弃的亲生父母。

女儿不愿意,这事也得做!但时隔24年,凭着有限的信息去找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2012年年底,在当地电视台和新闻媒体的帮助下,聂家人终于联系上了聂水华的亲生父亲——胡前锋。胡前锋也是衡阳本地人,常年在外打工维持生计,而聂水华的亲生母亲,在几年前就因为尿毒症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亲生女儿也得了同样的病,胡前锋马不停蹄来到医院。

胡前锋为当时“重男轻女”的行为忏悔不已,抱着女儿痛哭道歉。胡前锋夫妇一直想要个儿子,结果一胎是个女孩,二胎又是一个女孩,夫妇二人非常失望,不想再多养一个女儿,于是选择了遗弃。

为了挽救女儿,胡前锋愿意捐肾,但上天再次跟聂水华开了个玩笑——胡前锋的肾脏配型也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向犯罪的深渊

生父配型失败,留给聂水华的最佳换肾时间也只剩一年,聂家人已经绝望了。

换肾无望,聂水华要继续靠两天一次的透析续命,家里已经负担不起了。为了省下住院费,聂炳光将女儿接回家照顾,每天去县医院里做透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早早吃完早饭,聂炳光就骑着摩托载女儿去30公里外的县医院,同时胡前锋又去到外地打工,给女儿筹集治疗费。

现在亲属肾源这条路已经堵死,只能等待陌生人的肾源了。

全国每年只有1%的患者能够匹配到合适的肾脏,聂水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那幸运的1%。

即使成功匹配到肾源,还有30万换肾的费用摆在眼前要解决。

聂水华的治疗费用,一直是哥哥聂志军在负责筹集,面对妹妹巨额的治疗费用,聂志军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向亲戚朋友借钱,但借遍了也只筹到5万块,剩下的25万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志军想到卖车。他之前跟人借钱买了一辆面包车,平常就靠给别人拉货挣口饭吃。

聂水华怕拖累哥哥,打死也不同意哥哥卖车,但为了救妹妹,聂志军还是偷偷把车卖了,也只能换回来几万块,离30万还差20多万。

一家人为钱一筹莫展之际,医院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有可用的肾源了!

但是活体肾脏的的保存时间只有24小时,聂家人根本不可能在24小时之内凑齐30万。

这也就意味着,聂水华要眼睁睁地放弃这颗千辛万苦等来的肾脏。错过这个机会,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到下一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水华放弃了这次换肾,但她心里没有埋怨,只觉得自己却拖累家里很多

正当聂水华再次陷入绝望的时候,新的转机出现了。

2013年9月的一天,聂水华交给哥哥一些记录有自己信息的医疗报销材料,让哥哥去衡山县农村合作医疗中心报销。聂志军拿着材料,前后不过半小时就顺利地报销回来23291.7元,但根据聂水华的治疗项目和治疗费用,最多只能报销1万多。

这2万多,可是直接抹平了聂水华患病以来的所有费用,相当于治病没花钱。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聂水华在医院遇上了一个票贩子。票贩子假扮热心人,主动过来关切聂水华的病情,许是太想找个人倾诉,聂水华一股脑地把自己的情况向那人和盘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聂水华急用钱,票贩子趁虚而入,告诉聂水华从他这里可以买到伪造虚假的“医疗报销凭证”,然后去新农合报销,报得越多,回来的钱也越多。

聂水华心动了,下赌注般,她花500从票贩子手中买了5万元的“医疗报销凭证”,还有一系列伪造的相关证明材料,聂水华交给聂志军的正是这些材料,兄妹二人没想到一下子能拿到2万多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窗事发,连累亲朋获刑

过了一段日子,聂炳光听亲朋说聂志军跟他们借身份证和医保卡,心下疑惑,问聂志军是怎么回事,聂志军找了个理由敷衍过去,向父亲隐瞒了真相——这些身份证和医保卡,是用来给聂水华继续“报销”医疗费用的。

既然是聂水华的医疗费用,为什么要用别人的证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新农合有规定,每个病人每年的报销上限是10万元。

而尝到甜头的聂水华,先后用这种方式拿到了8万多的报销款,已经逼近上限,离30万的目标却还差十万八千里。

聂水华又找到票贩子,票贩子“又”给她出了个主意:借用别人的身份证和医保卡去报销。聂水华隐隐感觉这样做有风险,但抱着侥幸心理,她还是想试一试。

于是聂志军就去跟亲朋好友借证件。借证件的时候,他心里也很忐忑,并没有和亲戚朋友们说借用证件的真实用途。亲戚朋友们都知道聂水华身患重病,能帮一点是一点,就这样聂志军顺利借到17人的身份证和医保卡。

用这17人的身份材料,票贩子给聂水华提供了超过42万的“医疗报销凭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次,报销过程并没有以往那么顺利。这次聂水华和聂志军太心急了,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多次大额报销,引起了新农合工作人员的怀疑。于是工作人员立刻核对了近期的报销资料并报警,警察很快找到聂水华的17个亲友进行问询。

亲友又问到聂炳光,聂炳光才知道到儿子女儿骗了自己。

第一时间,他带女儿到派出所自首。

经过警方调查,这是一起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金额40多万的“新农合诈骗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犯罪分子利用新农合报销流程中的漏洞,通过伪造以假乱真的报销材料,进行骗保。

首先,新农合和医院之间信息不互通、存在信息差;

其次,新农合的工作人员也存在工作疏忽,拿到材料后,他们并没有打电话向报销人就诊的医院核实。

最终,聂水华的案件提交到法院,经过法院审理,聂水华获刑6个月,罚款10万。

考虑到聂水华的身体原因,法院允许她保外就医,但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聂水华已经错过了更换肾脏的最佳时间,余下的生命里,她都要躺在床上靠透析苟延残喘,失去健康和自由,与坐牢没有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17名被无辜连累的亲友,根据诈骗数额的多少,也分别面临获刑半年、管教三个月和罚款等处罚。

明明是好心帮助人,却莫名其妙犯了法,亲友们大呼冤枉。但亲友们并非全无过错,出借身份证和医保卡本就是违法行为,这次对他们施以惩戒,也是给他们的一个提醒。

如今,聂水华躺在病床上,对家人和亲朋满怀忏悔,她还在期待着,自己病好了,可以向亲朋赎罪,可以报答家人。

只是,随着一天天过去,她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当初聂水华没有抱着侥幸心理,拒绝了票贩子,她就不会变成“诈骗犯”;如果当初面对父亲的询问,聂水华和聂志军能够跟父亲说出实情,聂炳光也一定会阻止儿子女儿的违法行为,也不会因此连累17明亲朋受害。

聂水华“病急乱投医”,最终害人害己,可怜,可叹。

人在绝境中,面对一条突然出现的“生路”,往往无法保持理智,这是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活下去没有错,但法律的底线不能破。遇到困难,可以向家人朋友求助,可以向公益组织求助,可以向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求助,唯独不能触犯法律。

触犯法律,就意味着以不正当的手段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损人利己,不会亏心吗?

况且,靠践踏法律底线换来的生机,无异于饮鸩止渴,早晚会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