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城市文明、社会和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常态长效,不断探索思路、创新载体、打造品牌,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育德于心 播下文明种子

近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堂—初心烛照未来 榜样引领时代”实践活动在安平县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里举行,千余名中学生认真聆听弓仲韬等老一辈革命者“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故事,观看大型幻影成像的《台城星火》,穿越百年的“沉浸式”体验,让大家从中汲取到拼搏奋进的力量。这次实践活动正是我市通过思政课堂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主题班队会、童谣传唱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邀请道德模范、“五老”人员定期到学校作报告,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近年来,我市各地持续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从理想信念、课程建设、实践延伸等方面集中发力,把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引入更多场景中,不断拓展思政课的高度、深度、温度、广度,打好青少年人生底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开展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开展“信仰照亮青春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实践活动,策划开展了“课前3分钟·每日一习话”“微言大义话信仰”等浸润式活动。目前,全市782所中小学校建立志愿服务队,2023年全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近5000场。“平‘语’近人”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进一步深化,活动覆盖中小学生79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起航踏征程,奋进共圆中国梦。5月3日,在十八响礼炮声中,衡水十三中五四成人礼举行。十八岁,责任与感恩并行;十八岁,成长与能量并存,在满满的仪式感中,高二学生跨入成人行列。每年的青年节期间,我市在全市各高中(中职)中广泛开展成人礼活动,通过冠礼仪式、教师寄语、家长致信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责任担当、增强追梦动力、激发学习热情,指引学生逐步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文化人 塑造美好心灵

衡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利用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耿长锁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宣讲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与发扬红色革命的精神。广泛开展“童心向党”“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依托市域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开展“青春接力·我打卡”活动,4万余名青少年全方位感受衡水、认知家乡,汲取信仰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市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设立“内画工艺坊”兴趣社团、深州市第三中学形意拳教育基地等60余处非遗传承基地,持续推进国家级非遗项目进校园,让未成年人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增强文化自信。同时,积极培育新文化品牌,先后在桃城区路北街道打造了家风馆、“家风家训”主题家风大道,在安平县建立家风家教家训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引导青少年弘扬传统文化,做文明时代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叫张志旺,是冀州区码头李镇王明庄村的村民,也是一名退役特种兵……”5月24日下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十大诚信之星、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张志旺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在冀州区信都学校举行。张志旺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个人事迹鼓励着现场的学生们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成长为爱党爱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汇聚榜样力量,绽放文明之花。我市注重用优秀人物的事迹、精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邀请先进典型担任德育副校长,组织榜样模范深入校园开展先进事迹宣讲,学生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近年来,我市在各学校常态化开展了典型选树宣传学习活动,全市推选出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5名,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31名,县级“新时代好少年”千余名,校级“新时代好少年”上万名,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多向发力 铺就关爱之路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既要价值观的引领,也要阵地的支撑。我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推动育人阵地不断拓展延伸,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2个、公益性文化设施151处,全部落实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26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9个、劳动研学实践基地66个,可以就近就便、线上线下组织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每年吸引近70万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日前,在桃城区河西街道杨树社区,青少年财经素养特色课——“我是小小理财家”正在进行。像这样的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如今在我市各社区随处可见。为持续强化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我市已在134个社区设立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家长学校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全覆盖。

为营造优良社会环境,我市将“平安校园”创建、学校及周边社会环境整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纳入平安衡水建设重要内容,市委政法委、公安、文广旅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常态化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我市还在全市设立了“护学岗”300个,81所学校建立“一校一警”工作机制,民警入校挂职,开展日常安全监管和法治教育。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少年审判庭,各县市区法院设立少年审判合议庭。全市11个基层检察院全部挂牌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实现未检案件专人办理。全市建成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18家。2023年以来,新闻出版、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线上线下开展预防网络沉迷宣传教育活动200余次。为给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我市开展了“清朗衡水·燕赵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市、县、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室已在我市实现全覆盖。2023年开展“安心而归 无畏而行”“关注心灵 守望成长”等主题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近千场次。各地各部门结合重要节假日和寒暑假积极开展生活帮助、亲情陪伴、情感关怀等关爱服务,广大青少年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动部门协同配合,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部门组织活力,丰富活动阵地、活动形式,努力形成充满蓬勃生机、极具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编辑:闫海雪

编审:贾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