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西安的当晚,一位在太白山住山的四川老乡主动提出愿意带我们进终南山,考虑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我们推迟了下一步前往重阳宫和楼观台的计划,与老乡约定第二天到终南山下的引镇会合,第三天一早进山。

从西安市区到引镇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于是在出发之前,我们决定先去南大街那边的湘子庙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前,我在成都偶然听说郊县大邑也有一个终南山,就在大名鼎鼎的道教发源地鹤鸣山背面,那里有一个山洞,传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就曾在洞里隐居修炼,出于好奇我曾两次慕名前往,徒步三小时上大邑终南山寻找那个神秘而又隐蔽的“韩仙洞”。或许出于这一经历,对于韩湘子这位神仙始终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八仙中最年轻也最英俊潇洒的成员,韩湘子的出现总是一幅手持紫金萧、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形象,他擅长弄笛吹箫,传说他的箫声吸引了东海的龙女,并使龙女对他暗生情愫,可两人最终有缘无分,分别时龙女赠他一只南海仙竹做的长箫留作纪念,也就是韩湘子随身携带的那只紫金箫,此箫不但能吹出逍遥绝尘的仙家乐曲,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时,又是他手中伏妖镇魔的法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西安城墙永宁门内西侧的巷子里找到了湘子庙,一座玲珑雅静的小庙,唐朝时,韩湘子就住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湘子出生在家境殷实的富裕人家,但不幸的是在他幼年父母就去世了,他被接到叔祖韩愈家里抚养长大,韩愈是朝廷重臣,是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的大文学家,韩愈希望侄孙也能发奋读书像他一样考取功名,但生性恬淡不羁的韩湘子不喜读书反而一心向道,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跟随二人学习修行之术,并离家出走隐居终南山,一次韩愈过寿湘子回家,许久不见侄孙的韩愈很是生气,责备他不思学问不务正业,湘子却作诗一首表达自己所学:

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

后夜流琼液,凌晨散绛霞。

琴弹碧玉调,暖炉白朱砂。

宝鼎存金虎,丹田养白鸦。

一壶藏世界,三尺斩妖邪。

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

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

随后又聚土覆盆,令牡丹顷刻间开花并变化多种颜色以示众人,还在花瓣上留下两行小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事后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元和十四年,笃信佛教的宪宗要迎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养,韩愈写下《谏迎佛骨》一文劝阻,结果被贬潮州,他离开长安赴任潮州在行至蓝关时路遇大雪,车马无法前行,韩湘子突然冒雪出现相助,并向韩愈提及花瓣上的两行字,韩愈才明白原来这个侄孙非同常人,感叹之余韩愈写下了一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有深意,好收吾骨㢓江边。

这是我们语文课上学过的唐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中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成为流传后世的千古名句。

我们进庙的时间不过早上9点多,但已经陆续有香客前来祈福,庙里只看到一个年轻的坤道在售卖香烛,后来才听说,这里是西安求姻缘最灵验的的庙观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湘祖殿内,披金的韩湘子神像正襟端坐于供台之上,左手仍然握着紫金萧,比起各类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潇洒倜傥形象,这里的韩湘子多了一份尘劫归来的成熟与庄重,在这里他不仅是民间信仰的“八仙”之一,更是道教尊奉的“圆通早觉天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山门之前我们才留意到一口刻着“香泉”二字的井,传说唐代的长安城内井水均为苦水,只有宫廷和达官贵人才能用上特供的“甜水”,韩湘子便取此井中的苦水酿酒,起初人们并不相信酿酒能喝,称之为“逡巡酒”,没想到此酒如琼浆玉露般香醇,韩湘子将酒倒入井中,原本井中的苦水也变得甘冽可口,且无酒味,于是,人们把这口井取名为“香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这是韩湘子在韩愈寿宴上所写诗中的一句,当他意图用道术来获取关心他的叔祖的认可时,大家认为那只不过是他不务正业所学的江湖伎俩罢了,殊不知当他们还在追名逐利、为悲欢苦乐而费心尽神的时候,韩湘子早已超脱生死,达到了逍遥三界、出入无间的境地,这是即使身为一代文宗的韩愈也学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