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乌军袭击了俄军位于顿涅茨克纵深地带的防空阵地,重创俄军1个不满编的С-400地空导弹营。遇袭地点位于顿涅茨克市东南约45km处,距离目前双方的接触线约70km,处于乌军M39系列陆军战术导弹的射程范围内。

在这场战斗中,1枚携带M74集束战斗部的ATACMS Block-1A(M39)导弹突防成功,击毁1部96Л6ЦП多功能雷达、3部98Ж6发射单元和1部机动电源,击伤1部98Ж6发射单元受损。这也是最近2个月来,俄军战损的第3套С-400地空导弹系统。

地空导弹一直是俄罗斯军贸的拳头产品,在实战中面对已显老旧的ATACMS却连遭损失,不由得让人对其性能产生怀疑。不过,以俄乌战场的环境,实事求是地讲,不管是美国的PAC-2/3“爱国者”,还是俄罗斯С-400“凯旋”,拦截失败遭受损失,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除了技术方面的困境,也有战术方面的问题,不能简单的以一句“防空防空,十防九空”来概括。

对防空反导武器的认识误区

从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爱国者VS飞毛腿”,到如今俄乌战场上“凯旋PK陆军战术导弹”,都经历了一夜之间从天上到地下的变化。抛开媒体的过度宣传,吃瓜群众常对武器的性能指标有错误的理解,继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而一旦实战效果不及预期,态度又会立即从赞美转为鞭挞。

以最近接连吃瘪的С-400为例,在它地宣传资料中,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配套40Н6型导弹的射程超过400km。然而,这个射程数据其实采用的是高抛弹道,在预警机的配合下,在拓展打击区域针对低空的战术飞机、飞航式导弹等典型的空气动力目标取得的。如果没有中继制导的配合,C-400系统的射程就会下降到260km左右。同样,在不同宣传资料中,40Н6型导弹对弹道目标的最大拦截距离在15~60km之间,也是因为所对应的目标性能不同。

为了应对不同性质的不同目标,在设计上需要进行取舍。比如,地空导弹对空气动力目标和弹道目标的有效杀伤范围就无法兼顾。像美国“爱国者”系列地空导弹,其中防空为主的PAC-2 GEM-T型(MIM-104E)对战术飞机的有效射程约100km,对拦截弹道导弹的远界仅15km;而主攻反导的PAC-3 CRI型(Cost Reduction Initiative)“成本降低计划”(MIM-104F),反导远界提高到30~35km,但对战术飞机的射程陡降到20km以内。

两头兼顾的PAC-3 MSE(Missile Segment Enhancement)“分段改进型”导弹换装了直径为 11 in (约280mm)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更大面积的控制舵面,修改了气动布局,延长了电池的工作时间,更换“杀伤增强”(Lethality Enhancer)定向破片战斗部和高精度Ka波段主动雷达引导头。经过改进后,导弹的作战包线得到优化,可以兼当拓展中程防空系统(MEADS Medium Extended Air Defense System),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最大射程160km,对弹道目标的拦截距离25km以内,可以看做在防空与反导之间的折中。

目前,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向乌克兰提供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就包括MIM-104D(PAC-2 GEM Guidance Enhanced Missile)和MIM-104F (PAC-3 Patriot Advanced Capability-3)两大类型。前者主要用于中、远程防空,同时兼顾末段反导拦截,而后者则以末端反导为主要任务,同时兼顾中距离防空。

除了兼顾防空与反导的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还有一类专职反导系统,完全放弃了打击空气动力目标的能力,用于在高层大气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目标。比如美国的RIM-161(SM-3)“标准-3”系列舰空导弹,就是专门用于在大气层外进行中段反导的。还有美国的THAAD(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就是专门用于在高层大气和近地轨道打击弹道目标的。

正因为如此,执行反导任务的“宙斯盾”驱逐舰,是没法兼顾舰队防空作战的。所以,在作战中搭载RIM-161系列反导弹药舰艇,需要和搭载RIM-156/174系列和RIM-161系列防空弹药的舰艇配对使用。比如日本海上自卫队,就专门建造了“秋月”级护卫舰作为“防空僚舰”,用来掩护执行反导任务的“金刚”级和“爱宕”级驱逐舰。

武器系统的表现优劣,与所处的战场环境密切相关。就好比非要拿着狙击枪和坦克对射,劈头盖脸一顿给轰成渣了,这怨不得狙击枪火力不够强吧?或者,硬要开着坦克去营救人质,一炮过去连人质带劫匪一起给崩了,也怨不得坦克炮打的不准吧?

反导技术到底靠不靠谱?

最近发生的防空反导战例,给人一种很矛盾的印象。一边是就算有美国爸爸的保护,在面对伊朗的报复性打击时,以色列还是被很锤了一顿;一边是也门胡赛武装多次袭击北约护航舰艇,但是至今未能取得任何击伤或击沉敌舰的战果;而俄乌开战至今,俄军已经累计击落和击毁上百枚乌军的ATACMS导弹,但是拦截失败而损失惨重的战列也有十来个。

表面上的矛盾,背后依旧是对立统一的哲学辩证关系。在武器试验的条件下,完成一次反导拦截作战并不困难。在实战中,面对零星的袭击,现有的防空导弹系统也是可以有效应对的。在遭遇多种兵器的多方向联合突防时,防御的难度就超出了现今的技术水平。

因为,在大部分情形下,反导作战是“一锤子”买卖。兼顾防空与反导作战的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最大射高在25km~35km之间,比如前文提到的PAC-3 MSE的高界只有25km、48Н6ДМ的高界不过30km、40Н6的高界也就40km。但是,弹道类目标在中段的飞行高度却在此之上,只有在末段俯冲的时候,才会进入“爱国者”、С-300、С-400等地空导弹的有效杀伤区,暴露在拦截火力下的时间很短。

以采用低弹道突防技术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为例,其弹道最高点为50~65km,末段平均速度以1000m/s计(3Ma左右)。按弹道最高点50km、射程165km计,以40Н6型防空导弹的最大射高40km作为杀伤区高界,同时靠虑导弹近界的影响,大约有48s的反应时间,单套系统最多也就能实施1~2次拦截。

对于按照传统抛物线弹道飞行的目标,随着射程的增加,在末段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俯冲的角度是越来越陡,在有效杀上去内飞行的实践越短,拦截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至于助推滑翔式的高超声速导弹,在最后阶段几乎是从天顶方向垂直砸向目标的,在杀上区内的暴露的时间更少,拦截的难度更大。#深度好文计划#

由于弹道式目标的尺寸小、速度快,对于拦截弹而言,容许的脱靶量更小,需要更精确的引导。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在反导作战模式下,往往需要集中波束进行跟踪,同时抗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大幅下降。像“爱国者”、C-400之类的多用途远程地空导弹系统,在反导模式下,每套系统单次仅能抗击同一方向上的1~2个弹道目标。与之相对应,在抗击空气动力目标时,每套系统的同时接战数量可以达到24~48个。

因此,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要想提高对弹道类目标的拦截概率,要么拓展拦截的范围,采取中段拦截、末段高空拦截与末段低空拦截相结合的方法,要么增大末段拦截系统的部署密度,增大抗击火力的波次。

实际上,在4月的伊朗反击行动中,以色列的反导体系,就采取了前述的部署方式。其中,中段拦截由美军“宙斯盾”驱逐舰上的RIM-161A SM-3 Block-1A负责,末段高空拦截由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研制的Arrow-3“箭-3”反导系统实施,末段低空拦截由Arrow-2“箭-2”和PAC-2/3“爱国者”共同进行。

可是,防空系统的目标跟踪和制导雷达,没法同时工作在防空和反导模式下。所以,在面对伊朗总计上百枚(架)无人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多波次、多方向联合突防的时,依然是两拳难敌四手。不过,在积极的防御行动下,空气动力目标基本全数被拦截,以军遭受的损失还是大幅减少了。

不完全能防住,却不可不防

在俄乌战争中,已经多次出现俄军的远程防空系统在前沿战损的战例。同时,在克里米亚半岛的要地防空作战中,部署在几个重要机场,担负临场防空任务的俄军远程防空系统,已经有了不小的损失。并且,在同一个机场反复的战损多套防空系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从苏/俄系地面防空兵器的技术特点和战术运用教程来看,用于前出部署的远程地空导弹系统,应该是С-300В系列的野战防空系统,而С-300П系列和С-400这类的要地防空系统,应该部署在后方保护重要设施。

在当前的战场态势下,一方面由于战争陷入持续而胶着的状态,诸如顿涅茨克市一类的重要交通和后勤枢纽,与前线的距离太近,至今依然处于乌军远程火箭炮、空射巡航导弹和各类远程巡飞弹的打击范围内,迫使俄军不得不采取措施,扩展防空火力的层次,力求在尽可能多的覆盖来袭弹药的航路。另一方面,由于俄军缺乏大型战场监视无人机和预警机等空情保障装备,为了填补雷达盲区,不得不将远程防空武器系统的高性能雷达靠前部署。

在此次战例中的С-400系统,遇袭的阵地仅部署了1部96Л6ЦП多功能雷达,显然是在执行空情保障与雷达补盲任务。该雷达工作在C波段,采用连续波体制,对低空和超低空来袭的战术飞机、巡航导弹有较强的探测能力,同时也能识别和跟踪弹道目标,并且集成了目标搜索和火控照射功能。

正如前文提到,同一部雷达不能同时搜索和跟踪空气动力目标与弹道目标。实际上,在С-400地空导弹系统中,担负对高空目标(包括弹道类目标)的预警任务的,是团级的91Н6型战场管制雷达以及59Н6型和67Н6型远程警戒雷达。在标准接战流程中,当团指挥所的91Н6型雷达截获弹道目标后,会通过55К6指挥中心向下辖各营的96Л6系列搜索雷达与92Н6型火控雷达提供目标指示,以协助后者照准目标。在没有上级空情保障的情况下,仅凭营属的96Л6ЦП多功能雷达,难以独自完成对弹道类目标的搜索与跟踪。

此外,相比于高机动性的野战防空系统,用于要地防空的型号,在更换阵地时的展开与撤收时间上更长。遇袭的发射系统还使用的是5П85ТМ半挂车,甚至都不是МАЗ-7910越野底盘。在最近的多个战例中,俄军的地导系统都来不及构筑掩体就在开阔地上展开。由于缺乏基本的防护,在遭到集束战斗部的袭击后,很容易导致整个单元的所有装备全部战损。然而,由于С-300В系列的野战防空系统数量不足,而前线的空情保障压力巨大,将本用于要地防空的С-300П系列和С-400拿来“顶桩”实属无奈之举。

而在战斗过程被乌军的无人机全程跟拍,更是表明该阵地没有部署阵地末端综合防御系统和电子战系统,而且4个火力单元都没有混搭9М96中程地空导弹或9М100近程地空导弹。结果就是在面对敌方小型无人机束手无策,在阵地的位置暴露后,遭到了弹道导弹的密集打击。然而,此类的配合失误却再三出现,只能说明俄军的装备更新速度还是跟不上战场局势的变化。

不过,如今俄军在地面战场上已经占据主动,在不久之后必将发动夏季攻势。届时,在前线巨大的后勤压力面前,为了全力保障后方物流和交通枢纽的工作,防空系统的前出部署还会继续增加。虽然不能尽数拦截来袭目标,但是可以大大减少后方的压力。而近期乌军获得的战术弹道导弹数量还在继续增加,所以未来俄军的远程防空系统出现更多损失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对于俄军而言,只要在战略上牢牢把握主动,一步一步的把地面战线推向第聂伯河,就算有些先进武器装备遭受损失,都是可以接受的。

小节

总体而言,在导弹和反导系统的攻防对抗中,只要战术配合得当,传统弹道导弹依然是高效的打击手段。而高超声速导弹的出现,还在进一步扩大进攻方的优势。但是,积极的防空反导作战,可以最大限度减轻重要战略资产的损失,即使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从战争全局的角度依然必要且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