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约君说

饭后总是肚子很撑,

但其实并没有吃很多;

总感觉肚子里有气,

可是难以排出;

肚子咕咕叫,还老打嗝……

你是否受过这些症状的困扰?

其实这是“胀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吃就胀气是怎么回事?

需不需要去看医生?

胀气能怎么缓解?

有约君来教教你——

饭后就胀气

是因为吃太饱了吗?

相信很多人会觉得,饭后肚子撑是因为吃太饱,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有部分情况确实是因为摄入食物过多引起的,但也有一些情况是没吃多少也胀气。

导致胀气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边吃饭边说话

边吃饭边说话很容易让人们吃进许多的空气,从而引起胃胀气。

吃饭太快

囫囵吞枣似的吃饭方式会让大量的空气和饭一起进入胃肠道。

吃了较多产气食物

在医学上,吃了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一般被叫做「FODMAPs」食物,它们不易被肠道吸收,会被肠道菌群快速发酵,导致结肠因气体产生而膨胀,并伴有疼痛和腹胀。

高产气食物和低产气食物有哪些?

请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ODMAPs」食物图

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医院

情绪不良

人的七情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心情不好身体也会有各种状况,容易胃痛、胃胀气。

存在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患者体内缺少乳糖分解酶,无法把食物中的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时,体内肠道细菌就会将乳糖分解为大量的氢气和脂肪酸,从而让人感到胀气。

用嘴巴呼吸

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用嘴巴呼吸会将大量的空气吃进肚子,造成胀气,因此,不少鼻炎患者会有胀气症状。

从中医角度来看,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在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刊文指出,中医称“胃胀气”为“痞满—胃痞”,以下这些人容易出现胃胀气:

素体脾胃虚弱

体质属于脾胃虚弱的人,会因为脾气不足,无力推动气的运行,造成脾胃气机不畅,导致胃胀气的发生。脾胃虚弱者多偏于瘦弱或者虚胖,常有消化不良的问题。

痰湿阻滞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湿气就不能得到化解,会变生痰湿,而痰湿会阻碍脾胃的气机,形成痞满,还常伴有晨起咳吐黏液、口气不清爽、大便不成型等症。

饮食不当

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或吃得太快,会损伤脾胃,导致罢工,食谷不化,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饮食不洁也是引起胃胀气的常见原因。此外,吃饭不专心、边吃饭边看手机或电视等等,都容易引起胃消化功能的下降,引起胃胀气。

长期胀气要小心是疾病预警

有人觉得,胀气并不是什么大事,有时忍忍就好了。确实大多数情况下胀气都会较快得到缓解,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身体存在疾病也会让人胀气,需要引起重视!

比如一些胃部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反流、幽门梗阻等;肠道疾病:便秘、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肠结核、肠梗阻等。

除了肠胃疾病,其它的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也可能会引起腹胀

还有一种情况是肠道菌群失衡。人体肠道内有益生菌、中性菌、有害菌,正常情况下,三种菌群保持动态平衡,而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如错误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等,使菌群失衡,有害菌占据上风,就可能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症状。

最后,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胃肠胀气持续,并伴有以下需拉响报警的症状时,建议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来明确腹胀的原因:

便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明显腹痛、腹部包块;

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者;

年龄>40岁的人。

如何预防和缓解胀气?

经历过胀气的朋友们想必都知道这是一个比较难受的过程,那么如果出现胀气应该如何缓解呢?

从应急的角度来说,

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动作篇

一、仰卧在床上,双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

二、如果不方便在床上做动作的,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双手抱腿,将双膝抬起至胸部并且上身前倾。

三、手放在腹部,顺时针揉5分钟。

按摩穴位篇

• 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除了强壮身体、调节机体免疫力,还可以调节脾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

• 太白穴

如果平时刚吃一点饭就觉得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呕吐感,可以多按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

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长期管理”:

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胀气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生活中的饮食和运动都需要注意。

①进行必要的活动

整日久坐不爱活动,会让胃肠也变懒,肠道气体难以顺利排出。日常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饭后1小时可以散散步,促进消化。

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尽量做到每天定时进餐不过饥过饱或暴饮暴食;在食材挑选及烹调时应做到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油腻、生冷、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与此同时,建议养成细嚼慢咽、不在进食时过多说话的饮食习惯。对于易发生嗳气或有吞气症的朋友,更应尽量避免使用吸管喝饮料、嚼口香糖、抽烟。

③食疗方推荐

01

橘皮茶

将新鲜橘皮50克撕碎,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泡,当茶饮,对较轻微的胀气颇有疗效。若无新鲜橘皮,可去药店买约6克陈皮泡茶饮服,也有一定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2

萝卜陈皮猪骨汤

准备白萝卜400克、陈皮10克、猪骨500克。(约2人份)

将猪骨洗净斩件焯水,白萝卜去皮切成块状,随后把猪骨、白萝卜、陈皮放入汤煲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化痰下气,消食除胀。

适合人群:消化不良、胃胀气的人群。

4. 特殊人群需要特殊处理

对于罹患肠易激综合症和炎症性肠病,容易出现腹痛、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的患者,建议采用“低FODMAPs饮食”。(详见上文中的「FODMAPs」食物图)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朋友,建议在进食普通牛奶或奶制品时,应避免空腹,或少量多次饮用。也可选择经乳糖酶预处理或不含乳糖配方的牛奶,或选择酸奶以减少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胃肠胀气等不适症状。

对于部分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可以补充一些益生菌制剂,恢复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定植,也可能有利于减轻胃肠胀气的发生。

整合自:邵逸夫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中医药、广州卫健委

图片/详见图说

编辑/徐依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