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宣布放开疫情防控措施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掀起了一阵污名化中国的舆论攻势,恶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的疫情防控措施。出人意料的是,在这场涉华闹剧中,挑头的美国很快就偃旗息鼓,反而是韩国成为主角,将对华歧视性措施贯彻到底。因此,韩国也成为了中方反制的主要对象,而在中方落实一系列软硬兼施的措施,让韩国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实质性损失后,韩国方面终于不再嘴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如何让韩国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只不过是将韩国对中国公民实施的歧视性措施,原封不动地对赴华韩国人实施。有媒体报道称,在中方宣布对韩国采取落地检措施后,大连机场对所有赴华韩国人统一发放白牌,以区分韩国人的身份,并要求这些韩国人必须走指定通道,前往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同一航班的其他国家游客则无需如此。

韩国人得知该消息后,纷纷表示不能接受且无法理解。但不能接受就对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也只有被打疼才会真正铭刻在心底,而且中方并没有像韩国那样,关小黑屋和天价核酸等极为恶劣的措施都没有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让韩国感受到实质性损失的措施,则是中国正式放开出境团队游,却在首批试点目的地旅游国名单中,将韩国排除在外。据环球网报道,中国首批开放的旅游国共有20个国家,泰国和印尼等国在列,而韩国由于对华采取歧视性疫情防控措施落选。犹记得韩国旅游局前不久大言不惭地表示,预计2023年,赴韩旅游的需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且大部分游客都来自中国。韩国旅游局还称,预计将有200万左右中国游客赴韩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韩国旅游局设下的宏伟目标,却在韩国政府“吃饭砸锅”的举措下,遭受沉重打击。韩国内部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的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链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不少等不来中国游客的韩国免税店,只能被迫歇业,甚至导致韩国一家大型购物商场倒闭,只能对外宣布将于9月份关门停业。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也不得不妥协。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疾病管理厅就涉华疫情管控措施,召开了一场记者会,厅长池荣美在会上表示,中国境内的新冠疫情明显趋于稳定,确诊病例呈现下降趋势,考虑提前开放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显然,这是韩国方面感受到了切实利益受损后,有意对外放风,再配合舆论引导,取消相关措施也就顺理成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韩国方面此前就已经透露出了相关信号,韩国驻华大使馆一名高官表示,希望中韩两国在本月内化解因疫情防控措施产生的矛盾,并特意强调,相关问题不会给中韩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该官员是在接受韩媒特派记者采访时,说出这番言论。而且,韩媒也曾报道称,韩国总理韩悳洙暗示过,可以根据中国疫情形势,提前取消对华歧视性措施。

从中韩关系发展的长远之道来看,中方应该也不希望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等原因,导致两国民间交流往来陷入停滞。但纵观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韩国必须为自身不当之举负责,并率先做出让步。中方相关问题上的态度也很明确,韩国先取消歧视性措施,才会酌情考虑实际情况,并做出相应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