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甜瓜“天山雪玉”竟用这种方法栽培

何亚萍

泾川县地处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属于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瓜果的正常生长。2023年泾川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了333.33 hm 2 ,实现产值收入3 000×10 4 元。天山雪玉属于早熟薄皮甜瓜杂交品种,是泾川县甜瓜种植的主栽品种之一,采用大棚种植可以提早20~25 d上市,若配合膜下滴灌技术,可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提高甜瓜的产量及品质。本文结合泾川县甜瓜种植情况,详细总结了“天山雪玉”大棚甜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具体如下。

1 茬口安排

根据生长周期和需求量,一般分为2个茬口安排,第一茬口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第二茬口在7月底—8月初定植,可充分利用大棚和气候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

用50 ℃的温水将种子浸泡3~4 h,用草木灰或复合菌剂消除病菌和虫卵,提高苗期存活率。将消毒过的种子放在25~28 ℃的温度下催芽,5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2 播种

准备 50孔穴盘用于育苗。育苗基质要求无害无毒、不含有害生物、无虫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及保水性。将催芽过的种子撒在育苗盘内,规格为1穴1粒,深度大约为1 cm。覆盖1 cm的培养土,轻轻压实。播种量20~30 g/667 m 2 。适度灌溉后,覆盖地膜。

2.3 苗期管理

苗床温度在20~26 ℃,出苗率达70%时,及时去掉地膜。待瓜苗长出2片真叶时,适当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苗期遵循“不旱不浇水,尽量少浇水”的原则,在晴天上午进行浇灌。苗龄30 d左右、幼苗3叶1心时,可以进行移栽定植。

3 定植前准备

3.1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上年种植其他作物的地块。地块翻耕20~30 cm,撒施有机肥。将土壤平整耙细,保证无大块土坷垃或者石块等杂质。

3.2 起垄

做畦时,不易积水的地块可以做成大畦,宽度约3~4 m,开浅沟;易积水的地块做小畦,宽度约2 m,开深沟。注意留好围沟、腰沟和畦沟。

3.3 铺设滴灌带

定植前,将滴灌带铺设在起好的土垄上,并连接和固定,确保滴灌带的均匀布置和稳固。将透明的农用覆膜铺在垄上,将两侧的覆膜捆扎紧固,保持温室效果和适宜的环境湿度 。

4 定植

选择优质的壮苗,定植株距45 cm,呈三角形挖穴定植,栽植密度1 800株/667 m 2 ,将幼苗放入定植穴中,并将周围土壤轻轻压实,定植后适当浇水。

5 田间管理

5.1 查苗补苗

定植后3~4 d,发现苗株生长不良或死亡,及时补栽新苗,补苗时选择健壮的苗株。

5.2 温度管理

生长初期,温度保持在20~24 ℃,促进苗期生长;后期逐渐降低温度,保持在18~22 ℃。

5.3 水肥管理

一般需 7~10 d 浇水 1 次,保持土壤湿度在 70%~80%。建议每隔15~20 d追肥1次,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植株生长状况,施用有机肥、复合肥或水溶性肥料。每次追施磷酸氢二铵25 kg,硫酸二钾20 kg,定瓜后随水冲施磷酸氢二铵30 kg,硫酸二钾25 kg。膨瓜期喷施1.2%磷酸二氢钾和2% ~ 3%硫酸钾复合肥2~3次 。

5.4 人工授粉

选择早晨用刷子或棉花球轻轻蘸取花袋内的花粉,再将花粉均匀地擦拭在雌花的柱头上授粉。根据花朵情况,每朵花授粉次数为1~2次。每次授粉使用的花粉量约为0.01~0.02 g。

5.5 保花保果

及时除去不开花的侧蔓,避免养分浪费和植株过于拥挤;保果时要注意适当减掉部分藤蔓或果子,避免过多营养和生长受限,造成果实品质下降。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

6.1.1 枯萎病

枯萎病由真菌引起,可导致甜瓜植株的叶片黄化、枯萎、死亡,并最终导死亡。枯萎病防治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通过科学施肥和调节土壤pH值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要及时清除并销毁枯萎病感染的植株,避免病菌传播。可将种子浸泡在0.1%的福尔马林溶液中30 min,用水冲洗干净,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保持大棚内良好的通风,减少湿度,避免病菌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定期排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通过喷施拮抗菌剂抑制枯萎病菌的生长。

6.1.2 白粉病

白粉病会在甜瓜叶片上形成白色粉状的霉层,导致叶片枯黄、萎蔫,最终影响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可保持大棚内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降低空气湿度,减少霉菌的生长和传播。在育苗阶段,可将种苗放置在空气流通良好的环境中,避免苗期发生白粉病。同时,使用健康的种子和培养基育苗,减少白粉病的感染风险。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三唑酮和氟环唑,用药量为50~75 g/667 m 2 ,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喷雾。发病初期开始预防性喷药,每7~10 d进行1次防治。利用一些寄生性真菌和细菌进行生物防治,如拮抗菌剂,可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

6.1.3 褐斑病

褐斑病会在甜瓜叶片上形成圆形的褐色斑点,严重时还会蔓延至果实上,降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为有效防治褐斑病,可采取保持大棚内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空气湿度,提高甜瓜植株的抗病能力。常用化学药剂包括百菌清和石硫合剂,用药量200~300 g/667 m 2 ,溶解于适量的水中进行喷雾。建议在病害初期进行防治,每隔10~15 d进行1次喷药 。利用一些寄生性真菌和细菌进行生物防治,如拮抗菌剂,可有效降低褐斑病的发生。

6.2 虫害

6.2.1 蚜虫

蚜虫体型较小,成虫长度约2~3 mm,呈卵圆形,背部呈深褐色或带灰黑色,有明显的纵沟和凹陷的圆点。蚜虫主要以甜瓜嫩叶为食,破坏植株的叶片,导致甜瓜植株的光合作用受阻。严重情况下,蚜虫还会噬食植株的茎和花朵,影响甜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选用氧化乐果等药剂,在虫害发生高峰期喷洒防治,也可选用蚜虫的天敌,如食蚜蝇、瓢虫、寄生蜂等,控制蚜虫数量,减少虫口密度。使用化学药剂时,选择20%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5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洒1次,可降低虫害的发生。

6.2.2 斑潜蛾

一般来说,苗期和初期为斑潜蛾危害的高发期,防治斑潜蛾可选用具有杀虫效果的药剂如溴氰菊酯、氯氟虫脒等,应将药剂均匀喷洒在植株上,特别是叶片背面和生长点等容易被斑潜蛾隐藏的部位,每隔7~10 d进行1次喷雾,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进入中后期时,由于植株已经长势良好,抗虫能力较强,可适当减少喷洒频率。

7 采收

当果肉和果皮开始转变为淡黄色,表面花纹清晰且富有光泽,闻到芳香的气味,并且在果柄附近的瓜面茸毛开始脱落时,这就是最佳的采收时期。采收时为了确保果实不受损伤,建议戴上手套,轻托成熟的果实,使用剪刀剪切。完成采收后,为保证品质,建议按照果实的大小分级,并套上包装网,放置在阴凉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结语

“天山雪玉”属于早熟薄皮甜瓜杂交品种,高温栽培全生育期 58 d 左右,子孙蔓均可结瓜,植株长势健壮,叶片肥大浓绿,含糖量高达 17 度,一般单瓜质量400 g左右,耐运输,货架期长,商品性突出,抗枯萎病、白粉病能力强,产量高,是泾川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认真总结“天山雪玉”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可为“天山雪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