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收到过不少网友驳斥移民的言论,其中比较普遍的一句质疑是:“在国内都混不好的人,移民到国外就能混得好吗?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能混得好!”

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个人没本事,在国内混不好,移民到国外也一样失败,趁早断了这个念想吧!

乍一听确实有那么一番道理,从小在国内成长的人,对身边的语言、文化、行事规则都耳濡目染。

在熟悉的环境中都混的不咋地,突然到国外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可不小,想要成功不更是难上加难?

但仔细想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著名的案例,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

2018年,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有名叫张小平的科研人员离职了,本来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最后却引起轩然大波。

原来这个张小平原来在所里的时候,表面上只是个不起眼的底层科员,平时兢兢业业搞科研,年薪也只有区区12万,但却掌握着火箭发射的核心机密和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里的上级觉得他不过是个小科员,没什么影响,所以也就批了,最后张小平入职了一家北京的私企,年薪高达百万。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以后,因为张小平的离职,导致了研究所火箭发射项目迟迟无法进行下去,主管们才不得不发公告催他回来。

所以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在不同的位置上,价值也能得到不同的体现。

如果张小平继续留在研究所,可能一辈子就是就是个不知名的底层小员工,但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个人价值得到认可,就成了年薪过百万的大佬。

可能有的人会说了,张小平本身就是优秀人才,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但怎样才算“金子”,不同的地方定义可是不同的。

再举个普通人的例子吧,2023年全国高考,上海考生是5.2万人,本科上线率为79.19%;而河南的考生为131万人,本科上线率46.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河南考生和上海考生面对的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竞争,同样的分数,在河南你需要跟一百多万个人竞争,但在上海只需要跟五万多个人就行了。

河南考生上不了大学,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吗?很显然不是。

那么如果一个河南人到上海打拼,在当地安家落户,孩子有了上海户口,顺理成章在上海参加高考,是不是相当于逆天改命了?

甚至于很多家长会拿个香港身份或者其他国家的绿卡,让孩子能够有资格参加华侨生联考,避免卷入高考这条独木桥,只要考400来分 就可以上国内的985/211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移民就是这样的道理,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其实也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道理,没必要如此敌视。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马斯克,马斯克出生在南非,一个白人和黑人矛盾异常尖锐的国家。

他年轻时对科技充满热情,但南非当时的科技环境并不足以支撑他的抱负。

因此,他决定移民到加拿大,随后又前往美国深造和创业,在美国,马斯克得到了他所需要的环境和资源,他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先后创办了Zip2、SpaceX和Tesla等公司,每一次创业都颠覆了所在行业,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马斯克的移民经历和成功故事,是对于那些质疑移民价值的人的有力回应。

它证明了移民不仅可以为个人带来新的机会,也能为接收国带来创新和经济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回到开头,我们可以说“在国内都混不好的人,到了国外也一样失败”这种言论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原因它太过于强调个人能力的决定性作用,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巨大影响。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不同的环境能提供不同的资源、机会和挑战,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评论区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