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圣迹刻墨——邓建强水墨艺术展”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湖南省画院、重庆市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旨在通过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媒介,联结起湖南、重庆两地美术界互动来往的纽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共同写新时代中西部文艺事业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袁武,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陈风新,山西省美协主席王学辉,云南省美协主席罗江,四川省美协主席梁时民,广东画院副院长郑阿湃,天津美术馆馆长、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陈若愚,重庆市美协主席庞茂琨,重庆美术馆(画院)馆长王发荣,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张纯,湖南省画院名誉院长刘云,省美协主席旷小津,省画院院长石纲,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谭长德等100余名嘉宾和观众出席了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以“圣迹刻墨”为主题,全面呈现了邓建强多年来在中国画水墨语言上的探索与所得。参展近百幅作品大部分是邓建强自2016年以来以川渝地区石刻造像为主题的系列水墨作品。作品既有大视角呈现摩崖石刻的壮美和临江古镇风貌的鸿幅巨制,亦有从细微处表现中国传统石刻艺术美感的小幅画卷。在画面的呈现上,邓建强打破了传统积墨的固有程式,以更加灵动和曼妙的表达意趣,将墨色、线条、形体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更有张力的组合关系,层层叠叠晕染的笔墨清澈而通透,生发着淳朴浑厚、清旷自然的独特韵致,传递出邓建强对于传统水墨在当下转化中的思考和个人的艺术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探寻邓建强中国画创作的核心特质,我们不难发现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匠心独运,这种运用既体现在对历史人文图景的深入挖掘,也展现在对中国画艺术与中国文化、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上。他笔下的摩崖石刻与巴渝古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图和追求,呈现出地域的特质和人文的精神,指向了传统与当下、笔墨与内心、生活与呈现的种种关系。(通讯员 刘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