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建充电桩都被车企视作是构建自身品牌竞争力的一大法宝,毕竟,要说纯电汽车发展到现在,与燃油车相比还有什么不足,那“续航和充电”上的短板或许是最明显的。

于是车企们纷纷自己投钱兴建充电桩,以尽可能地保证用户在购车后的使用体验,并将充电接口及协议搞成“独占”模式,只给自家产品用户提供服务,以此区别于友商,拉开使用体验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最近两年,车市上却出现了一股“充电桩拆墙”的趋势,各大品牌纷纷开放了自家的充电接口,不再卷充电桩。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岚图为例,他们在今年五月突然宣布开放自建的充电桩给所有的充电品牌使用,支持标准充电接口以及一些车企的独占接口,按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的说法,上述开放行为是岚图“千站万桩”计划中的一部分。按照这一计划,未来岚图所兴建的充电桩将会支持CCS、CHAdeMO、GB/T等市面上的主流充电接口。

早在去年4月,特斯拉就正式宣布把部分国内的10座超充站和170多座充电站,开放给了国内的其他品牌,而特斯拉的家庭充电桩也拥有自定义权限,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开放给其他品牌的汽车使用。而到了今年,特斯拉将开放的规模进一步放大,现在有200多个城市和地区,近450多座超充站和350多座地充站,都可以开放给其他用户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说在“充电桩开放”这件事上做得最早,积极性最高的,那肯定要属蔚来汽车了。早在2018年刚开始搞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时候,蔚来就默许其他品牌的车型可以使用他家的充电桩,对此蔚来总裁秦力洪曾表示:“蔚来公共充电桩已服务110多个品牌。其中,蔚来车主占20.3%,其次为比亚迪和特斯拉。”当被问及为何要把自己重金打造的充电桩给别家使用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新能源品牌要一致“外卷”,互相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所有新能源汽车公司都应该在用户体验上增加投入。

按秦总的话来说,车企开放充电桩给友商,其目的就是要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充电生态,毕竟从大环境来说,整体的充电体验,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是否愿意“油转电”。比如,你购买一辆A品牌的电车,却只能在A的自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充电,其他品牌的充电桩无法兼容,这会给你的整个出行体验带来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车企来说,如果想要把充电搞成“专属服务”,不与其他品牌兼容,其代价就是,你必须要在全国各地兴建充电桩,不然根本无法满足用户广泛的充电需求,同时你不愿意开放充电桩给对方,人家也必然不会开放给你,这样卷下去,最后都是两败俱伤。

而如果大家都愿意开放自家充电桩,那么充电桩资源将会被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类似特斯拉这种充电桩规模比较大的车企,完全可以用“充电”赚取不错的利润,而那些中小车企也不再需要自建充电桩,从而减小自己的压力。同时车企愿意共享自家充电桩,也意味着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压力会小很多,这也间接节约了国家资源。

综上来看,“自建充电桩”将不再是车企的护城河,合作互利共赢,将会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对消费者而言,这也是一件绝对的利好之事,毕竟,以后买电车的时候,咱们不用再考虑充电接口等兼容性问题,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充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