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本期话题,美迎来2条坏消息,1条存疑,1条实证。以色列明确表态:不会永久停火。

据报道,5月31日,美国和英国军方称,30日对也门境内的胡塞组织目标发动了袭击,理由是为进一步阻止其扰乱红海航运。此次美英对也门首都萨那、荷台达多地空袭,导致至少16人死亡,42人受伤。

这一惨重的伤亡人数立刻就遭到了国际舆论的指责,胡塞武装也迅速发动报复,31日声称对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发动导弹攻击,并成功命中目标。

图为“死神”无人机被击落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死神”无人机被击落现场

说起这次袭击,就不得不提到最近胡塞武装的动作。为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这个组织近几个月来频繁打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连美军的驱逐舰也遭到攻击。再加上他们连下6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让美国狠狠损失了一笔,这才引来了美英的联合袭击。

我们开头提到,这对美国而言的2条坏消息1条存疑,存疑的就是这“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到底有没有被击中。

按照胡塞武装的说法肯定是击中了的,而且从这件事情发生开始,在网上就流传着一段疑似是美航母被打击的视频,引得舆论纷纷猜测。但事实上,这段视频很早就有了,并不是这次打击相关的,毕竟,要是胡塞武装真的有确凿证据,也不会仅仅一个声明就完事,肯定会让这件事“板上钉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真的击中,那美国维持海洋霸权的“金字招牌”就要被砸了,美国海上的根本力量就在于他的航母打击集群,现在胡塞武装就这么轻易攻击了美航母,那么美国的海权将遭到沉重的打击,未来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会越来越多,这对美国来说是极大的威胁。

图为美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美航母

同时,如果胡塞武装的打击证明了航母其实很容易对付,那么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军事革命,包括依托于航母而形成的海权格局,也要重新塑造了。

而美国方面的反应让人不由心生猜疑,也仅仅是国防部官员发出了一条回应,说“并未发现有任何针对‘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的袭击。”

这就很奇怪了,如果当真没事,美方完全可以发照片或者视频证明,胡塞方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但美军选择了这么低调的声明方式,宁可让各方猜测满天飞,也没有一条确凿的官方实证。虽说消息存疑,但从美国的表现来看,也略知一二了。

这第2条坏消息,就是美国的“好盟友”,以色列的情况。

图为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察希·哈内格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察希·哈内格比

据美媒报道,5月29日,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察希·哈内格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色列“预计将再进行7个月的战斗”,以实现摧毁哈马斯的既定目标。

“再进行7个月的战斗”,也就是说,加沙地带的战争至少会持续到今年年底。这对于拜登的总统竞选可不是个好消息,11月就要确定新任总统,而一直持续的巴以冲突,令美国国内很多年轻人对拜登十分不满。

美国多项民调均显示,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年轻选民的基础对赢得总统选举至关重要。拜登一直在努力争取美国年轻人的支持,但这些选民对他支持以色列持批评态度。

最近民调显示,35岁以下的选民中有81%不赞成拜登对加沙战争的处理,特别是在拉法数次致命袭击后,引发了社会及美国国内更广泛的愤怒。以色列的进攻持续到年底,意味着拜登可能将在11月的选举中失去选票。

图为拜登和内塔尼亚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拜登和内塔尼亚胡

不仅仅是年轻选民对拜登不满,成千上万美国人在全国各地抗议加沙进攻,指责拜登对以色列的支持。基于这一点,今年早些时候,一群“不表态”运动的民主党选民拒绝给拜登投票,而这很有可能会引起示范效应,让更多持相同态度的选民在11月发起抗议,影响其支持率。

而拜登则在捍卫以色列和谴责袭击平民之间摇摆不定,再这样下去,可能会让他付出失去连任的代价。

与此同时,当地时间29日,以军称,已经对加沙地带与埃及边界的“费城走廊”实现了“战术控制”。拉法口岸也位于“费城走廊”,可以说,控制了“费城走廊”,就是断了哈马斯的补给线。哈马斯面对如此压力,终于是熬不住了。

5月30日晚,哈马斯发表声明,称愿在以色列停止进攻加沙的情况下与以方达成“全面协议”,其中包括双方全面交换被扣押人员。

但以色列并没有同意。当天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哈内格比回应称,除了在双方人员交换协议的第一阶段以色列可临时停火外,以色列不会接受包括永久停火在内的任何其他停火要求。

哈内格比还对以色列人质家属称,如果人质在数月内无法获释,政府也没有其他计划。

图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说白了,以色列就是不会撤军,更不会放弃战斗。如今以色列国内也在抗议总理内塔尼亚胡,人质家属不断举行示威游行活动,要求以方立刻停火,让人质回家。5月26日对拉法难民营的空袭更是造成了至少4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惨剧,巴黎爆发万人示威抗议。但这些都无法改变以色列继续进攻的决心。

毕竟,以色列的目标就是要彻底消灭哈马斯,现在控制了“费城走廊”,等于断了哈马斯的后路,只要从外向内推进,分片切割,就可以实现对哈马斯的致命打击,这是以色列战略的一部分。

然而以色列执意进攻拉法不停火,令埃及和以色列失去了缓冲地带,双方在“费城走廊”的南北形成了直接对峙的局面。最近又发生了埃及士兵和以色列士兵之间擦枪走火的情况,埃以关系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很大。

航母遭打击存疑,以色列进攻到年底局面,又可能使拜登失去连任的机会,美国这一连2个坏消息,就看它怎么消化了。

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些事件提醒我们,尽管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但实现和平的道路往往充满曲折和困难。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以寻找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