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发提醒,隔一段时间还是要发一下:包括这个在内两个公众号,原创文章封面都带有明显的“原创文章”字样,封面没有说明的均为广告,大家按需选择。公众号恰饭是正常选择,以上仅供提醒。

多年以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为资本主义反动观点而被批判,这是包括社科院在内多个学术机构曾经不得不参与其中的,并得出了一系列成果。我想当年这得是多么富有挑战的研究,可当我想起张教授,也便豁然开朗。

四人帮以批判自然科学中资产阶级思想为由,组织了对“自然科学战线的反动观点”的批判。他们把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对其“相对论”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之所以想起这个例子,是因为看到如今经济学的状况,经济学兑社会的影响更加广泛,作为一门同样可以争论、辨析、发展的学科,同时也是严谨的专业领域,经济学观点的普及直接影响人们的处境。

但有倾向的选择,不等同于争论、辨析、发展,不具有严谨的出发点,更多的经济学观点、流派为人所知是将决策和辨识能力还给民众的途径。就好比你知道了有糖醋里脊、也知道油焖大虾、辣椒炒肉,并不代表你非得去吃它,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尝试,但要是因为吃糖醋里脊,就不让人了解其他菜,哪怕他们不吃,也应该先知道才能判断选择。

经济学家不可能哪个会敬酒,哪个就被推崇;经济学的理论除了变数、前提、假设多一点,其推导论证同样是严谨的过程。经济学家不是酒,一会你喜欢酱香型的,酱香就火,一会你需要浓香型的,浓香型就上桌,衡量经济学只有看理论、实践,分析对经济情况,解决问题的效果。经济学非常贴近实际,容易被检验,所以避免去检验某些经济学,就是躲闪真相。

如果市场习惯于通过盯着哪个经济学家最近讲课了、开会了、汇报了,谁又说什么了,试图窥探方向,那我们就容易忽略了天下事物正常的客观规律,处处人定胜天。

今天凯恩斯、明天张维为,就是不许哈耶克?

经济学也没有东西方之说,只有观点、分类不同,张嘴就来不要搞西方那一套,包括西方在内并没有所谓“一套固定的东西”,都是渐进、迭代更新,反复修正实践出真知的。我们才摆脱苏联式的一切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阵营那套没多少年,一代人而已。

我们可以称“中杯、大杯、超大杯”,也不要回避就是小杯、中杯、大杯;同样可以说,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只用了一年时间,而西方要用12个月,你可以定义它,只要别以此为借口放弃进步就行。

比较遗憾的是,我们缺少一种合理持续的共识,在这种共识之下,大家可以容忍不同,可以包容更多的本不是争斗的差异,可以比较,可以坦然讨论,这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于是很多人反对主流,越是主流越是要反对,以此来抒发和释放压力,就成了站队大于明辨。下面不许奋斗,上面不许躺平,各路人马一起仰卧起坐。

比如说经过一二十年发展,房价和负债率有目共睹,那么此时还要不要把老百姓中还有点钱的那部分,口袋里最后的钱掏出来?不妄断,就问可不可以讨论,这不是恶意的唱衰,一个经济体的支出,可以用在收入、福利上,也可以用在投资、拉动消费上,这只是非常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否要靠民众花光积蓄,这件事起码民众可以参与讨论。

我看到一段话很有趣,做了注释补充:

掌握生产力的人,适合出海——外面有市场和规则;

掌握生产关系的人,适合留下——利用规则就可以盆满钵满;

至于你我,都是生产资料——明明可以靠关系,偏要靠才华,但我们都不是明明……

财经、地产分析课程学习、知识分享、内部直播圈、专业垂直领域咨询,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盐会员群,解锁更多知识点和好朋友。

联络v:salt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