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信息来源于人民网、闽南网,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半盖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写对联、对对联,可以说在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源远流长。

写的是心中所想,盼的是来年期许

可你知道吗,曾经还真有不少有关对联的趣味故事,这不一位书生就靠着对对联成功抱得才女归,让人好生羡慕。

“天字出头为我夫”!如果是你们,下一句会如何作答呢?

古代才女用对联招亲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对联的出现。

在古代的时候,对联也经常作为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作乐的消遣,在无聊的时候,那些饱腹诗书的文人就经常约在一起,和朋友们一起作对切磋,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对联和故事。

到了宋朝以后,商品经济发达起来,文化自然也呈现出一种高度繁荣的景象。

很多女子也有高学问好文采,甚至会通过用取联作对子的方式来招亲。通过这种方式,女子就能择选出自己认为学识渊博,聪慧过人的如意郎君。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当时一个大户人家的才女就是用对联切磋的办法,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沈家在宋朝的江南,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整个家族在当地做着丝绸的生意,可以说是财富一方。

沈家的姑娘年芳十六,自幼就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落的也漂亮。她的名号甚至比家里产的丝绸更响亮。

和其他的姑娘不同,那个时候女子读书的机会不多,沈家姑娘在诗词歌赋上又很高造诣,所以深受读书人的喜爱。

有了这些光环在身,沈姑娘的追求者可以说是在整个江南都排的上号。妙龄的沈姑娘很快到了该嫁人的年纪,父母也一直在帮她操办找郎君的事。

虽然沈姑娘见过很多达官显贵的儿子,但却没有一个看的上的,也有无数学识渊博的才子来求爱,沈姑娘或多或少都觉得有些不太满意。

父母为她出嫁的事忙的连生意都顾不上了,但沈姑娘却觉得自己的感情不能太过随便,一心只想找一个能真正懂她心思的男人当自己的丈夫。

机智的她也就想到了“对联切磋招亲”的办法,这个消息传开,很多才子们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得到沈姑娘的芳心。

“对联切磋招亲”的那天,沈姑娘在大庭广众的面前,写下了自己的上联:

天字出头为我夫

“夫”这一字比“天”多出一点,就是她的如意郎君。

上联一出,台下看热闹的民众和准备做对联的才子们,都忍不住叫好认为此联极为绝妙。

参加招亲的才子们,一时间都开始在心里作对,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有勇气把下一联说出来,这让沈姑娘感到大失所望。

正当沈姑娘准备转身回府的时候,一位身着白衣的男子匆匆忙忙的从人群中挤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气喘吁吁的喊出了下联:

女子有心方成媳

下联被喊出,沈姑娘突然转过身,正好看到匆忙赶来却又自信帅气的白衣才子,冥想一会儿,突然害羞捂住蜜唇笑了起来。

下联的精妙处就在于“女”、“自”、“心”三字正好组成了“媳”字,下联的语句读起来通顺合规,宛如浑然天成,有种琴瑟和鸣的美感

也正是这位白衣男子这副下联,让他最终“抱得美人归”,结为夫妻后,成就了一段佳话。

到了现在,虽然结婚娶亲并不会依靠用“对联切磋的方式”来处理,但是对联却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大家知道贴对联应该怎么贴吗?

贴对联的常识

春节贴对联,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了。这是一种辞旧迎新,展望明天的寓意。

想要贴好对联,就要先明白对联都有哪些特点。

首先我们明白,对联的上下联是字数相等的,并且句意也是相似的,讲究的是平仄相调

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声调,“平”的意思就是声调当中的一二声调,而“仄”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调。

一般来说,我们在写对联的时候,讲究“仄起平落”的传统。就是上联末句的尾字需要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除了音调需要相和,还要求做到词性相对。一般都是名词对上名词,动词对上动词,相同的词必须在同样的位置上。

对联的正规名称,其实被叫做楹联,也就是大家口中俗称的对子。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社会上的各个阶层面前。

该怎样贴好对联呢?

其实关于贴对联的分类,是可以按照用途、字数和内容来区分的。

一般春节的话,我们需要贴专门的门联。比如:

上联:花开富贵福临门。下联:禧聚欢乐喜满堂。

如果有寿宴、婚嫁生子等喜庆的时刻出现的话,需要用到贺联。比如:

上联:金龙腾飞展光辉。下联:节日到来笑容溢。

到了现代社会,很多不同的行业也会贴春联到自己的大门口或者店门外。比如:

上联:虽是毫发生意。下联:却是顶上功夫。

这副对联就是理发店张贴出来的春联,非常符合自己门店的意思。像这样有意思的春联,有的时候还非常有助于帮助店铺招揽生意呢。

结语

看完故事学完知识,马上就要到过年的时候了,大家有没有明白如何贴春联呢?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在今年春节的时候,为家里人露两手,自己写几幅春联让孩子们学习学习。在这里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1]迎新春·历代书法对联精品赏析.人民网 [2020-10-18]
[2]过年贴春联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贴春联有什么禁忌讲究规矩.闽南网 [2019-03-6]
[3]对联与古迹相映成趣.光明网. [2013-03-02]

文/编辑:招财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