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境游必备攻略二

你必须知道的疟疾传播风险

环节和预防措施

疟疾,又称“打摆子”或“瘴气”,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通过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引发周期性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疟疾可能危及生命。对于计划出境游的朋友们来说,了解疟疾的传播风险环节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疟疾传播风险环节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蚊叮咬: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雌性按蚊叮咬。

1.季节性风险:在雨季和温暖季节,按蚊活动更为频繁,疟疾传播风险增加。

2.户外活动:在黄昏和黎明时分,按蚊最为活跃,户外活动增加感染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预防疟疾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使用驱蚊剂:在皮肤和衣物上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或其他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2.穿着保护性衣物:穿浅色的衣服,尽量选择长袖衣服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3.使用蚊帐:在疟疾流行地区住宿时,最好使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

4.口服预防药物:根据旅行目的地和个人健康状况,咨询医生并服用适当的抗疟药物。

5.避免高峰期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按蚊活跃的黄昏和黎明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旅行期间和归来后需要

注意的事项有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保持警觉:如果在流行区旅行期间或短期出境游归来1个月内出现发热、寒战、出汗、乏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若到疟疾流行区旅居时间较长的回国人员,入境后2年内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

2.告知旅行史:就医时,务必告知医生你的旅行史和可能的疟疾暴露风险。

3.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后续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境游虽然可能会感染疟疾,但通过了解其传播特点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在享受旅行的乐趣时,别忘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旅行,健康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 孙军玲、涂宏、周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