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你每多做对一道题,是为了发现更好的自己;你可能有道题没做对,是为了遇到那个对的人。”

2024年高考前最后一场直播,一向言辞犀利的张雪峰变得温柔起来。

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考生及家长说:

高考,它不是人生的终点,它是人生另外一个起点,高考也决定不了你最终的人生高度。

你每多做对一道题,是为了发现更好的自己,你可能有道题没做对,是为了遇到那个对的人。”

说实话,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咱也别往后看了,会做的不会做的差不多就这样了,能考上什么层次的学校,咱心里也有数。

与其后悔自己平时没多学一点儿,不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放下所有包袱,轻装上阵。

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未来的路还很长。

一次高考失利,在这个时代也不是啥穷途末路。

考上好学校,也不必洋洋自得,在之后的社会筛选中存活下来才是本事。

02

“越是底层的家庭,孩子的试错机会就越少。”

张雪峰曾经和一个来自河北农村的高三女生连过麦。

当时距离高考,还有半年。

女孩学的是物化地,现在大概能考490分左右,她的理想是中医,而且不太能接受去唐山或者石家庄以外的城市当医生。

张雪峰听罢,直言不讳地告诉她,分数不够,只能去民办。

因为就算是按最低标准来,公办的中医学校,也需要再往上努力个二三十分。

而且这等级学校没有硕士点,上不了硕博,上不了5+3,就是个本科,还要去考研。

可中医,即便硕士毕业,也只能够勉强在地级市级别的医院工作。

女孩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没有背景,没有医院人脉。

张雪峰当机立断,更不建议学医。

张雪峰语重心长地说出下面一番话:

“我们有时候去想要一个所谓的更好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分,你有更高的分,你就有更多的选择。

你刚才说你爸你妈就是农村普通务农的农民,你能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你这一代,通过你的努力学习,变成你们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能够变成你们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的管理者。我个人觉得,你已经比你爸妈这一代,是一种进步了。

孩子,瞄着乡村医生计划那个底线的分去奔。你现在的任务是用你半年的时间换你一生的稳定,那这半年,你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你自己看着办。”

“越是底层的家庭,孩子的试错机会就越少。”

03

“不要说什么信息差,我做的事就是打破信息差。”

去年夏天,张雪峰毁誉参半。

有不少人说他世俗、功利、痞气……

他是真的不懂什么是诗和远方吗?

想起张雪峰在直播间和一位家长的对话。

女孩高考考了690分,总想着搞理论物理,家长想要询问一下职业前景。

张雪峰二话不说,和对方确认了几个问题:她了解这条路上的困难吗?她了解未来可能的待遇吗?

后来家长说,孩子知道了,依然坚持。

张雪峰很果断地劝导家长:“那你应该支持孩子的选择。”

04

“听专家的不如听国家的。”

张雪峰直播间的一期话题:如何在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

一句话:听专家的不如听国家的。

什么意思?

“很简单,去查阅各地政府的工作报告,了解他们的发展重点,这样,你就能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

你细品。

就像张雪峰说的那样:

“你没有任何资源,没有任何人脉,没有关系,只要你紧跟国家方针大势,紧跟各地政策,你就不会走错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人和人的差距是在大学毕业十年后体现的。”

有一次,张雪峰去做考研演讲。

面对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学生,他突然冒出一句:

“我看着你们还有一种感觉,知道什么感觉吗?TM一群煞笔!知道为啥吗?”

学生们面面相觑,张雪峰解释道:

“你们每天都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跟自己未来前途毫无关系的事情上,你们今天在大学圈里,你们正处在人生最容易懈怠的时候。”

很多人上了大学,就觉得高枕无忧了。

只要不挂科,成绩高低也没人和你斤斤计较,反正身边很多人都是一个鸟样。

可张雪峰告诉大家:“你们的差距不是在大学当中体现的,你们的差距是在工作以后体现的,本科毕业十年以后,在座的各位,你们一定有人混得好,一定有人混得不好。”

就像张雪峰在演讲中提出的那几个问题:

“各位同学,你们今天躺在你们宿舍的床上,你想一想你本科毕业十年大聚会的时候,你会以怎样的面貌参加这个聚会? 你是看不起别人的,还是被别人看不起的? 尤其是男同学,你想想当年你追那个女孩人家没跟你,她再看见你的时候该怎么想你? 她在想的是,哎呀,我咋就没跟你?还是该想,我幸亏没跟你?”

06

“有些人不用怎么努力,他就可以生活过得很好,不是因为他选择对了,而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非常强的人。”

一次,在直播间聊起职业规划的话题。

一个女生说,她的梦想是开一个蛋糕店。

对此,张雪峰表示支持,但是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你在这个世界看了很多人,可能也不用怎么工作,不用怎么努力,他就可以生活过得很好,不是因为他选择对了,而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非常强的人,在帮他扛。”

张雪峰说,他就是那个人。

出身贫寒,张雪峰是吃过很多很多苦才一步步爬上来的。

他曾经问过自己:为啥我TM非得这么累呢?

他描述了一幕场景:

一天他忙到深夜回家,看到女儿在熟睡。

那一刻他,他忽然明白,为什么?

为了她,在我这个年龄,不要吃我的苦。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三代人至少有一代人要吃苦。

07

“学习,是你这辈子遇到最简单的事情了。”

张雪峰有句话,被很多人忽略了:“你会发现,学习是你这辈子遇到过的最简单的事情了。”

为什么这么说?

他举过几个例子:

明明一个孩子长得挺煞笔,你非得说他长得挺帅,他是你老板的孩子;

你有一个同事你很讨厌他,可你每天要和他一起工作,你就得忍受他;

女同学,去跑业务,总有那些油腻的中年男性要跟你吃饭,你不得不吃;

男同学,人家跟你说,你TM必须把这个酒喝了,不喝我就不给你签单,你明明喝不下了,喝下去你就得吐……

上面这些,你觉哪个不难?

因为你没有办法,你没得选,你没有权力说不。

这不是什么鸡汤,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有家长在直播间问张雪峰,我们家庭条件一般,孩子不爱学习,学不进去怎么办?

张雪峰毫不留情地表示,烂泥扶不上墙,你就用力地捶他。

不想学,就给他休学一年,让他去社会上去,去工地、去当服务员……你看他这个样子,干什么能养活自己。

有些话,父母老师说一千遍道一万遍都没用,让社会毒打他一顿就知道了。

说真的,话糙理不糙。

别拿那些“学历无用论”的个例来说事,环顾一下四周,那些出身普通,没上大学的大多数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前两天的一个热搜,张雪峰近2万元一个名额的志愿填报服务被抢购一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张雪峰在贩卖焦虑。

我想说的是,让人焦虑的也许并非张雪峰。

恰恰是,很多人的身边,缺少一个张雪峰。

还有3天,就是高考了。

祝福每一位考生,都能不负自己和家人这12年的付出。

08

“人生中最难的考试是中考!”

近日,张雪峰在演讲时称,现在在中国最难的是什么考试,真不是高考,也不是考研,现在在中国最难的考试其实是中考。各位同学你只要迈过这一关,你已经是同龄人中的50%。

不得不说,张雪峰这个人看问题比较精准独到,我赞成老张的观点。纵观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无数次考试,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考试,月考、期末考、中考、高考、考研、公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考试中现在最难的确实是中考,因为现在高考不管成绩好坏,起码上个大学不难,即使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还有重来的机会。反倒中考现在实行五五分流,你至少要干掉50%的人才有高中读,而且还没有复读的机会。

如果在中考中失利,学生可能会失去进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未来的发展道路也会变得更加艰难。因为中考成绩决定学生能否进入优质的高中,相当于在中考其实已经在筛选未来可能进入大学的孩子,它决定你以后要走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大家都在喊教育太内卷,其实都在卷中考。这一点从补课市场就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群体补课最多的就是初中生。家长们疯狂地补课,初中生一般是没有周末的,他们的周末都只是换了个地方上课而已。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关于“取消中考”的呼声很高,比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就曾公开呼吁取消中考,直接普及高中教育,让孩子们都能完成高中学业,再由高考来决定他们的学术或技术方向。

我基本上也赞成姚教授的观点,现在大多数中学生,在初三的时候才十五六岁,正是花季雨季的豆蔻年华,让他们面对如此残酷的淘汰率超过50%的中考选拔,的确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很多孩子实际上在初中的时候,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在学习中也是懵懵懂懂,既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也体会不到学习的紧迫感,到了高中才开始懂事,才开始好好学习,通过查漏补缺将学习成绩赶上来。

当然,取消中考,是教育改革的大事,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广泛讨论,我们不能轻率地做出决定。不管中考取消不取消,咱们都得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不是制造考试机器。咱们得让孩子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文章综合: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廖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