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喻衍华摄

乐平县镇桥公社在做好备耕工作的同时,积极管好越冬作物,力争早熟多收。各生产小队还建立了田间管理技术顾问小组,由老农担任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况全林摄

东乡县在备耕工作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修造插秧机,已为春耕准备了大批插秧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喻衍华摄

城县太阳公社在遭受洪水灾害后,又发生程度不同的干旱,公社社员在各级管委会的领导下,全力开展抗旱栽种和抗旱保苗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喻衍华摄

广丰县洋口公社新民大队早稻出现了部分的三类苗,在公社的领导下,先后对1500余亩早稻全面进行了调查,对症下药,采取了有效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况全林摄

鄱阳县双港公社的大片湖田洲地,由于各生产队努力开荒扩种,变成了生产粮食、棉花和其他作物的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况全林摄

宜春县彬江人民公社霞塘大队,霞塘大队切实安排社员生活,保证社员在春耕大忙期间吃饱吃好,精力充沛地投入春耕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周肇栋摄

南昌市水产繁殖场,积极进行人工孵化鱼苗工作,并加紧修船补网,迎接长江鱼苗的捕捞旺季,力争1961年鱼苗生产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杨给守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1957年冬天,下放干部在江西省委提出的“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伟大号召下,在云山地区兴办了国营云山综合垦殖场,开垦出大片农田,还营造了96000多亩森林,建立了一批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况全林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奉新县上富公社就地取材,发展社办企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建立了造纸厂、篾器厂等社办企业,并组织家庭妇女劳力开展手工业生产,编织各种农业生产需要的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郑震孙摄

近3年来(本文为1961年文),井冈山新培植了1000多亩果树,并引进了许多名贵品种。图为井冈山林业科学研究所副主任肖铭亚(左)正在检查一批即将移植的枇杷树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况全林摄

鄱阳湖湖光秀丽,鱼产丰富,湖畔三十万渔民以捕鱼为业,每年可捕捞鲜鱼五六十万担,是一个天然的大鱼库。湖四周是长江流域著名的粮棉产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况全林摄

经过技术革新,婺沅县全县茶叶初制加工已形成了一个机械加工网,有212个茶叶初制机投入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周肇栋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景德镇建国瓷厂积极增加和扩大瓷碗、饭钵、茶壶等20余种日用瓷的生产,供应城乡人民生活用瓷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肇栋摄

江西拖拉机制造厂底盘车间车工赵长生(左),积极围绕生产关键,进行技术革新。1961年以来,实现了好几项重大革新项目,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