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许世友拿着营养品来看望阔别已久的老首长徐向前,没想到自己却被拒之门外,这是因为徐向前定了家规:外人一律不准拿东西进门。

许世友记挂老首长身体不好,所以特意拿了些营养品给他补身体,可徐向前就是不收,好在许世友还是情商高,说了一句话,立刻让徐向前把他迎了进去。

那么,许世友当时说了一句什么话呢?他们二人之间的战友情从何时起,又有多深呢?

一、徐向前是许世友的良师益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和许世友之间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红军刚刚成立的时候,他们便在一起共事合作。

1929年徐向前正任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在湖北省东北部组织战斗,经过了几场不大不小的战役后,他看上了一个打仗勇猛、每次冲锋都在最前面的小兵。

这个小兵愣头愣脑,打起仗和疯了一样,恨不得吃了敌人,此人没读过几天书,但是在面对徐向前将军时又表现得彬彬有礼,活像个秀才书生。

他就是许世友将军,打仗狠却又粗中有细,经验老到的徐向前将军知道许世友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将其拔擢为自己三十一师1团的1营营长。

许世友自此成了徐向前的下属,同时也成为了徐向前的学生,徐向前从军早,在黄埔军校还是第一期学员,是正八经的科班出身,许世友则是少林寺长大的,在刚加入共产党时连大字都不识几个,他的作战本领在徐向前的教导下得到了很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人人经过艰苦训练都能成为一名好士兵,但要成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就不仅是艰苦训练就能达到的,有一个军事生涯的领路人显得尤为重要,许世友在通往名将的道路上,徐向前可以说有着知遇之恩。

许世友也没有辜负徐向前的厚望,在商潢战役中,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与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二师等部来了场硬碰硬的交锋,他把许世友所在的红十二师安排在战场前方,全力阻击汤恩伯的部队,其余的3个师则顺势穿插包围国民党军。

这一场战役的关键就是看红十二师的发挥,十二师能顶住敌人的攻势,徐向前安排的3个师就可以把敌人逐步围歼,可一旦顶不住,那就有可能落得个十二师被击溃,其余3个师被反包围的惨烈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不是开玩笑的,武器和士兵素养都十分精良,许世友所负责的十二师三十四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前线阵地多次有被敌人攻陷的危险,不过他生性要强,徐向前在司令部一问他打得如何了,他就电报回答:“放心,我还顶得住!”

最后,其他3个师成功包围住汤恩伯部,在人数相当的情况共歼敌5000多人,缴枪2000多支,攻克了坚固的商城,成就了一场局部规模的大胜,提振了红军各部的士气。

战后,徐向前来到了阵地,看见大量国军士兵的尸体就堆在战线前面,心里面瞬间咯噔一下,感叹道:“这个老许!以为他胸有成竹,原来是在‘硬着头皮’,还好这小子守住了阵地,不然兵败如山倒的就是我们了!”

在红军长征时,许世友再次“硬着头皮”,率领红四军走出了草地,第一次在包座附近见到了毛主席,两人交谈起来,令许世友震惊的是,毛主席居然知道他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摸了自己的大脑门,疑惑地问道:“主席,你怎么知道我的?”

“哈哈,向前他经常提到你的名字嘛,他说你是个人才,对了,你这个名字是哪几个字啊?”

许世友连忙比划了起来,答道:“主席,我在家谱上是‘仕’字辈,所以父母给我起了许仕友这个名字,就是仕途的那个仕,最近我觉得仕友这名好像说我成了官员的朋友一样,不好,打算改名呢,我想改成‘士友’,就是战士的朋友,您觉得可好?”

毛主席笑了笑:“我的意见是用世界的‘世’字更好,既然都要改名字了,那就把眼光放的再大一些嘛,当世界的朋友!”

从此以后,许世友这个名字就正式沿用了下来,可以看出,徐向前作为老上司,在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了许世友,不仅提拔他,还在毛主席面前客观评价他的本领,徐向前配得上许世友的良师益友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