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是最擅长做部队政治工作的将领,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他鞠躬尽瘁,过度地消耗了自己身体健康。

1953年夏,再次旧病复发的罗荣桓不得不住进了北戴河疗养院,在疗养期间,他每天仍坚持阅读学习,为新中国建设而殚精竭力。

这一天,罗荣桓的老战友彭德怀专程来到北戴河,在慰问罗荣桓的同时,也想要将自己心中的一个难题说出来,同他探讨一番。

许久未见的两个人一见面,自然是相谈甚欢,可谁料,没过多久,病房内居然传出了罗荣桓的一声怒吼:“怎么能这么搞?你真是老糊涂!”

门外的小护士全都被惊着了,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温和友善的罗荣桓怎么会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而他发脾气的对象居然是彭德怀,于是他们连忙跑到屋里,生怕两个人大吵起来。

可是当她们推开门进去,却发现,彭德怀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是连连点头称是。

党委制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让彭德怀与罗荣桓两位老将军争得面红耳赤的事情当然不会是一件小事,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他们两位所探讨的正是有关人民解放军应该由谁来领导的重大问题。

在此之前,人民解放军一直实行的是党委集体领导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清除异己,对共产党员发动了残酷镇压,第一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党决定发动南昌起义,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抗争,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党中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担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作为领导起义的权力核心,指挥前敌一切事宜。

最终,南昌起义取得胜利,而中共前敌委员会也成为了我军党委制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共前敌委员会在起义中所发挥的作用,党中央给予高度赞扬,对于他们在部队中所建立起来的党委制度,党中央更是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广大官兵严格依照这一组织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党的政策。

很快,党委制度的优越性便在秋收起义中再次得到了验证,而在毛泽东等人的调整改革下,这一制度更加完善,最终生成了我军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现有军队进行了改编,他创造性地第一次在军队实行了班有党员、排有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团建立党委的新制度,该制度明确规定由党代表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党委书记,负责领导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军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三湾改编”的成功使得党委制初步形成,这一制度得到了广大将领的肯定,特别是擅长政治工作的罗荣桓,他曾不无赞美地评价道:“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12月,红4军在古田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我军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

这次会议以后,党委制度不仅在红4军中广泛实行,其他红军队伍也纷纷照此进行了改革,这就使得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

当然,党委制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后来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我军党委制就曾被迫中断,这直接导致了红军党组织建设受到破坏和削弱。

而在全面抗战期间,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抗日形势,我党从大局出发,同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并对军队中党的领导体制进行了相应的变革。

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开始着手恢复党委制。

1947年7月28日,总政治部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员会条例草案(初稿)》,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党委员会条例,从此以后,我军实行党委集体领导制有了基本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