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改变,想要第一时间看到本号更新的文章,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今日上证、深证以及科创板等几个重要指数均收出了阳线。这些阳线的出现,个人认为,与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有着莫大的关系。虽然有一部分读者留言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如果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一些公司的股价持续下跌,甚至是连续跌停或是大跌停(即一天跌掉20%),令不少投资者损失太大,强监管是不是应当缓行?

好的政策要有好的策略相匹配,永远都是一句十分正确的话,但是究竟什么是好的策略,相信还是有很大争议的,有时候刮骨疗毒就是好的策略,有时候温和地扶正祛邪才是好策略。所以到底是强监管好还是和风细雨好,其实并没有定论。还是要看具体的问题与具体的情况。

个人观察历史的经验就是,其实不论是哪种策略,如果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都是可以取得好的效果的。比如当年的国有股与法人股流通问题,几任主席相当温柔,但结果就是推进不了,到了尚主席,在得到上级领导支持的情况下,喊出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口号后,很快就把这个说了很多年的问题给解决了,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我怎么知道尚主席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的呢?尚主席可是出了名的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从不公开谈论他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但是,从尚主席上任后不断出台的一些政策,你可以看到他是把各方面的关系都协调好了的,各部门都有配合的措施出来,我就想到,这是一位很会争取各方支持的人才,所以没理由不去争取最需要的上级领导的支持。

那么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虚假上市屡禁不绝的情况下,在财务造假没有得到严厉处罚,相关投资者利益没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我们过早地推出了注册制,导致我们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数量增加过快,但是一些垃圾公司却得不到及时的淘汰,以致越积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是没有办法让A股市场迅速地恢复投资者信心的,而投资者的信心不恢复,这个市场就不可能有令人期待的牛市了,中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也不会收敛心思专心搞经营了,只会想着怎么造假欺骗投资者再次圈钱或者再次炒作资产重组题材好让自己高位套现了。

在当下经济形势并不理想的情况下,投资者信心与企业家精神才是走出困境的最重要的前置条件。大家只要想到同样都是教培行业面临的不利政策环境,俞敏洪遭遇的绝对打击最大,但是他却是最快翻身的,他凭借的就是一股子要对员工负责,对投资者、对客户负责的企业家精神。

如果当下A股市场还可以靠编故事就可以长久混下去,再叠加不利的内外环境,我们的经济可以说就真的就没有啥指望了。

02

我们可以仔细地分析一下,近一段时间以来,严格的监管其实是送给投资者的大利好。

其一,因为上市严监管,新上市公司大幅减少了。

据华夏时报报道:截至6月4日11点左右,今年内已有177家公司IPO终止,而整个2023年度IPO终止企业为220多家。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七成。在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潮中,头部券商撤否单量居高不下,比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的IPO撤单数量分别为19家、15家、12家。和龙头券商相比,中小券商保荐项目本就不多,在严监管的市场环境下,其IPO保荐业务承压,撤否率遥遥领先。截至记者发稿,年内IPO撤否率在50%(含)以上的券商有18家,撤否率达100%的有10家。比如太平洋证券、九州证券等,今年以来仅有一单保荐项目且撤回。

据另一家媒体报道,经过更多的现场检查,年初高达705家的拟上市公司,到现在,只剩下492家了,而且今年以来企业成功上市的只有38家,募资271.8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72.7%与83.7%。

这些数据很清楚地表明,为了缓解二级市场的压力,控制企业对投资者能融尽融甚至超融的圈钱愿望,监管者是顶着券商的生存压力尽力在为投资者把好上市公司的质量关的。

其二,因为财报问题,近期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6月3日这一天,就有9家上市公司收到了来自交易所的问询函。其中的恒信东方、联建光电在今日均出现了幅度为20%的下跌,兴源环境下跌了17%,捷成股份与中创环保的跌幅在12.5%左右。其余的个股跌幅也大多在2%以上。

由于不少散户朋友持有这些股票,从而蒙受了较大的损失。但是从这些收到问询函的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确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而且这些公司大都已经不是第一次收问询函了。作为投资者,在4月底上市公司已经完成年报、季报披露的情况下,到今日的6月4日,其实之间是有时间卖出手中的股票的,因此将下跌的责任推到监管机构身上是毫无道理的。

以兴源环境为例,这家公司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亏损,最少的2021年亏损3600万元,然后就是有2年亏损超过5个亿,一年亏损超过9个亿,今年一季度又是亏损2000多万元,这样的公司你买入的理由是什么?这样的公司,现在不发问询函让它股价下跌,难道要等到退市的时候连续跌停让大家都血本无归吗?

联建光电更过分,从2017年以来,扣非净利润就一直是亏损的,最多的2019年,直接亏损13.8亿,这样的公司,有什么投资价值呢?

灵鸽科技作为去年底才上市的新公司,过去的年报都是盈利的,但是今年一季度却业绩变脸,出现了近700万元的亏损(扣非)。这样的上市前后变脸的公司,难道不值得投资者警惕吗?

可以说,正是考虑到了很多普通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或是获取信息的时间有限,交易所方面才会聘请一些专家对上市公司的财报进行核查,对发现的疑问提出质询,这等于是就是给散户投资者一个额外的提醒,如果持有这样的公司,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财报上有疑问的话,切不可重仓杀入。

而在前一天,朗源科技收到的问询函更加直接,深交所的问题是:控股子公司在连续四年造假的情况下,公司是否触及深交所关于风险警示以及退市的相关规定?

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难道不是在提醒投资者要对这种造假公司及时收手吗?看懂的都在卖,所以就有了20%的跌停,但是现在跑,还有2.7元左右,总比跌破一元的时候加速下跌要好吧?

有意思的是,今日韩国监管层在回应投资者质疑“股市价值提升计划”效果不明显之际,也表示,主要是市场中存在着“僵尸企业”以及“其他不适合交易”的公司。他表示,将消除拖累股市表现的“僵尸”企业。

此外,我们都知道近两年日本的股市表现相当不错,这与该国的监管机构(主要是交易所)不断推出的上市公司治理改革措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2、多点在看多点赞

3、多看文章多分享

关注平点金基,做聪明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