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mars_black

随着各地对楼市下了猛药,房贷利率纷纷打骨折。

一个比一个低。

老房奴们坐不住了。

现在「降低存量房贷」的呼声,又非常大了。

大伙期待的是,再重现一次去年9月的奇迹——

央行一声令下,房贷立省几十万+

重担一下子轻了。

我以为官方会忽略这种声音;毕竟他们可以视而不见。

但没想到,今天深圳官方正式回应了——

“不会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深圳也可以不回复。

但回得这么干脆,可以说是断绝了老房贷人的幻想。

迎面泼了一盆凉水。

拿深圳来讲,2019年10月-2022年5月执行的房贷下限是LPR+0.3%;今年5月底执行LPR-0.45%。 短短两年,加点差了0.75%。

看着心酸呐。

存量老韭菜没办法。

只能认清形势,提前还贷了。

这几天,有一种问题也变多。

“我是刚需,可以现在上车买房吗?”

这一波新政出来,房价虽然还没明显回暖迹象——但看房买房的人,还是变多了。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最近怀孕了,要迎接小宝宝。

有想法在北京买房,又怕被“套牢”。

我琢磨了下,对于我朋友这样的刚需人群,要不要现在买房呢?

有几个分析的思路。

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首先呢,要明确一点:

你永远不可能抄在房价最底部。

所有的金融资产都是这个规律;没有人能事前预判底部。

底部都是事后倒推验证出来的。

与其不切实际地瞄准最低价,搞得自己精神紧张——

倒不如观察“跌幅有没有明显缩小”

又或者“房子成交放量,房价有解冻回暖的迹象”。

在这两个阶段做决定,长线风险会小很多。

如果你想更笃定的话,等房价有明确回暖迹象再下手,也行。

很多人怕——

房子的杠杆高,一旦回暖确定了,价格肯定狂飙。

就上不了车了。

但我感觉哈:

房价以后的修复,不会那么快的。毕竟现在不是楼市的黄金时代、钻石时代了。

以前买房就像抄成长股。

涨势确定后,一骑绝尘。

在楼市崩盘时代买房,就像买成熟的价值股。

即使修复也是慢悠悠,上车机会不会少。

我之前梳理过挺多国家的房价下行周期,大的周期普遍超过5年。

我们跌到现在也有约3年。

但很多人等不及——

比如我这位朋友,她马上要有小BABY了。

会迫切希望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那就要做好充足的安全垫。

有两点挺重要:

1)足够便宜的贷款,税费。

以现在深圳和上海的房贷减点,按三十年100万房贷来算——会减少了7.1万的利息。

省钱效果挺明显的。

现在我这位女朋友,也在焦灼等待北京更新政策呢。

期待和深圳上海对齐。

2)折价捡漏

这两年,流入到市场上的“捡漏房”也明显变多了。

如果比市价便宜一两成,捡漏到了房子——

那自己安全垫就会更高。

也可以从“租金回报率”来判断。

像我这位怀孕的朋友,她自己租房每月也要花5500块。

这笔钱,交给了房东。

如果背上房贷,就是把钱交给银行。

给谁交钱都是交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那——差不多的财务负担下,有自己的房子,对多数人来说,肯定会更有幸福感。

随着房价下跌——

我自己观察了好几套北京的刚需小户型,个别的租金回报率升到了2-2.5%左右。

如果未来LPR和“加点”都持续下降。

那买房的诱惑力也会上升。

哪怕你买入后浮亏,也可以尽量平和——

把房子当成一种消费品呗。

就当给银行交房租了。

我看有的机构,提到了一种方法——用房价对比三十年国债的收益率。

也有一定道理。

因为房子是一项长线资产,而三十年国债也是长线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现在两条线正在慢慢贴近。

如果它们贴得越近,甚至房租收益超过了国债,那买房后患得患失的心理也会减轻。

当然,一旦用租金视角来考虑房子。

就需要在城市地段的选择上,精挑细选了。

还有一点,房贷意味着债务。

我们要考虑自己的职业收入前景。

现在能不能买得起,是一方面。

月供能不能持续还,又是另一方面。

说到这里,敲一个警钟——

虽然目前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执行15%的首付。

但我倾向于尽量别背上这么高的杠杆。

房价稍波动下,就会打爆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容易变得焦虑,失眠,睡不着觉...

那买房就不再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房子更像是一个躲不开的讨债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