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曾经进行过行政单位的调整,包括建立和撤销地级市、省份等。被撤销的省份包括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等八个。经过调整后,我国目前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世界各国都会依据国情增减行政区划,比如伊拉克设置的库尔德自治区。那么可能有人会想,我国现在的省级行政区是否合理呢?现行的省区划分,是地理差异、经济发展、文化认同等各方面结合的结果。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省级行政区相比,我国的行政区划有一些不同。从省区面积上看,尽管我国的港澳地区面积不大,但是大部分省份的面积都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平均一下在30万平方公里左右。与欧洲相比,我国一个省份的面积,几乎与一个欧洲国家相当。而面积与我国差不太多的美国,省际区划的数量也比我国多,有51个。从人口上看,我国每个省份的平均人口超过40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上的人口大国。也就是说,我国的省份的平均规模远超其他国家。

省份规模过大会带来管理难度增大、处理任务繁重等问题。还会带来管理的薄弱和发展的部分失衡。区域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会受到影响。我国江苏的十三个地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市,但是江苏省内还是有苏南和苏北的发展差异。因此建立新省份或许是解决办法之一。

现在网上也有部分关于新建省份的讨论,那么首先来看一下设置直辖市可以吗?像深圳、青岛、南京、武汉等城市,他们经济发展突出,区位优势明显,可以将其设为直辖市。直辖市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是,在所在区域以内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但是话说回来,青岛、深圳这类非省会城市还可以,南京、武汉这类省会城市呢?省会直辖以后,省份内部有没有能够代替省会地位的城市呢?如果有,那么可以考虑,如果没有,恐怕会破坏该省原本的发展。那么重点就还是设置新的省份。新省的成立条件比较多,比如要有能起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文化上有共同之处,产生纽带作用;人口、经济总量能够继续向上发展等。

整理一下有希望新建省份的主要有三个区域。第一个是淮海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地区

淮海地区的城市距离各省的核心区域比较远,而且还是人口稠密区,单独划出来不必担心规模问题。具体一点包括江苏苏北的徐州、宿迁、连云港,安徽皖北的淮北、宿州、亳州,河南商丘、山东鲁南的临沂、日照、枣庄。这部分地区的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6000万,体量上来看足以成为一个省份。省会可以选在徐州。在省内,山东东部和北部发展相对更好,江苏的南部地区更具优势。安徽的皖南和河南的豫中、豫西是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而划出的这一部分,处在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之间,属于两大经济活跃区之间的发展缓慢地带。

淮海地区的文化比较接近,交流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这部分地区属于平原区,交通十分便利。以徐州这个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为中心,周围铁路网络不断完善。现代交通还是要依赖公路和铁路,因此便利的交通是淮海地区的一大优点

在现在的省份格局下,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省之间有不少经济合作,甚至跨省合作,比省内合作还要密切。在发展方面,大家都处于同一水平线,没有什么差距过大的问题。

在我国倡导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在连云港,我国境内的的主体铁路部分是陇海-兰新线,淮海地区正好在这条铁路线上。

第二个是重庆。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跟上海和北京、天津相比,重庆的面积简直不像是直辖市。在1997年重庆直辖以前,四川的人口超过1亿,面积56.7万平方公里,行政压力大。即便是重庆直辖以后,四川的体量依然不可忽视。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和西北的连接处,为了更好地沟通西南和西北地区,促进西部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开始培育发展川渝城市群。但是川东的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如果将重庆和四川的广安、巴中、达州、南充、遂宁合并为新的省份,人口超过5000万,面积也超过13万平方公里,GDP总量超过3万亿,那么也是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平原省。河南和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发展也比较强劲。同时人口过多也带来了一定的行政压力。平原省包括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菏泽、聊城、邯郸、邢台。山西的长治和晋城也可以加入。历史上我国曾经存在过一个平原省,但是当时的平原省是为了剿匪和治理黄河成立的,属于过渡性省份,任务完成后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且历史上的平原省与我们现在讨论的范围不同。平原省所处位置工业基础并不是十分优秀,不属于传统工业产业的聚集区,更加倾向于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这里可以分担山东和河南的人口压力,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属于未来可能会成立,但是可能性不算特别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