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的视频会谈,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俄乌局势紧张之际,普京与拜登的会谈非常关键。然而,从各方的报道来看,“普拜会”似乎并没有取得成果,两人在会谈的时候气氛非常紧张,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此外,拜登还威胁普京,要对俄罗斯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制裁和其他措施。除了“普拜会”,12月8日还有三件事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件事,台湾对大陆出口创新高。12月7日,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公布了一项数据,今年1到11月份,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高达1718.1亿美元,是历年同期最高,增幅达到了25.7%。而大陆对台湾的出口额为764.9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达到了953.2亿美元。数据还显示,仅11月份,台湾对大陆出口就达到了171.4亿美元,从大陆进口80.7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今年前11个月,台湾的总出口额为4057.5亿美元,总进口额为3462.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595.2亿美元。前面已经提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为953.2亿美元。换句话说,如果扣除对大陆的顺差,台湾今年前11个月的贸易逆差高达358亿美元。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大陆市场对台湾有多重要,所以民进党当局不要再挑事。

第二件事,德国新总理朔尔茨对华表态。12月8日,德国联邦议院举行总理选举投票,朔尔茨获得395票,得票数高于当选所需票数,成功当选德国联邦政府总理。新政府组建之后,德国的对华政策备受外界关注。其实,在签署德国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三党联合执政协定的12月7日,朔尔茨就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新政府的核心将是打造一个有力的、独立自主的欧盟,也就是说德国的外交重点仍将是欧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联合组阁协议的涉华内容,被认为是德国“史上对华最强硬措辞”,但是朔尔茨本人并不想改变默克尔时代的对华政策。朔尔茨在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在联合发布会上,强调了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认为德国需要推动国际合作,并会尽一切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不过,德国新政府内部的声音并不统一,来自绿党的贝尔伯克就一直在对华放狠话,表示要对华采取“强硬”的态度。

第三件事,中方将反制美国。拜登政府宣布不派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很快跟进,在12月8日宣布了同样的决定。在12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向发言人汪文斌提问称:中方是否会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采取反制措施?汪文斌回应道,美方将为其错误行径付出代价,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12月7日,赵立坚就已经表明了中方的态度,他表示中方已经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将作出坚决反制。赵立坚还提醒美方,应停止将体育运动政治化,停止干扰破坏北京冬奥会的言行。当时,有记者提问,中方是否会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赵立坚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称美方已经破坏了中美体育交流和奥运合作的基础和氛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尽管赵立坚没有明确表态,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