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飞逝,Kara已经步入了人生的下半场,50岁的年纪,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为"知天命"。然而,Kara却与大多数人不同,她内心仍燃烧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从未熄灭。

多年来,Kara和丈夫一起经营着一家小房车出租公司,虽然生意不大,但也能过日子。然而,Kara总感觉缺了些什么,好像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着她去征服。

2018年,孩子们已经长大,不再需要她操心,于是,Kara下定决心要实现年轻时的梦想——成为一名自由自在的空乘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家人和朋友对Kara的决定感到惊讶和不解,但她的内心从未动摇。在这家夫妻小店工作多年后,她需要换个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和动力。

航空行业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在之前的膳食公司工作时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行业特有的高效节奏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空乘,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让她在天地之间穿行、飞翔的职业,可以让她探索外面的世界。

于是,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满心期许,Kara踏上了通往空乘梦想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的,Kara的母亲对她要求更为严格,希望她能走会计这条职业道路。

卡拉内心深处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渴望能够像自由的鸟儿一样,在这个世界上自由翱翔。她更愿意和父亲在一起,他们两人相处就像知心好友,总是充满着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父亲的影响,卡拉也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阅历丰富、视野开阔的人。

在1992年,Kara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云南大学外语系,这是她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大学毕业之后,她在昆明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工作,之后又在越南和广州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不断积累语言和社交经验。

1999年,她得知新西兰首次向中国大陆开放留学项目,立刻申请并成功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西兰留学期间,Kara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们两人很有默契,观念一致。留学毕业后,他们决定在新西兰定居,共同打拼生活。生育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后,一家人开始经营房车出租的生意。

虽然生活平淡,但充满幸福温馨。

岁月如梭,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Kara回顾过去,发现她的人生轨迹虽然曲折,但每一步都在为她现在的空乘理想铺路。她的语言专业为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工作经历则让她积累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则一直激励着她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了空乘梦想。

Kara坚定了转行空乘的决心后,首先需要通过澳航公司的层层面试关卡。在面试过程中,她发现考官们不仅仅看重外表和年龄,更多的是考察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Kara必须经过网上初试、心理测试、小组面试,才可能进入终面环节。每一个面试环节都是笔试、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部分,对Kara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Kara的过往工作经验和坚韧性格让她在面试环节中脱颖而出。在面试官们的"刁难"下,她总能从容应对,最终成功地就职于澳航,成为了负责飞往新西兰航线的空乘人员。

这只是万里路的第一步,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为期一个月的高强度安全培训。培训课程对空乘人员的专业要求极高,Kara们需要学习应急灭火、紧急疏散、飞机安全知识、急救和生命支持、安全氧气使用、防恐和反劫机技巧等一系列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模拟突发状况进行实操演练,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令人担忧的是,每次学习完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小测验。如果连续三次都无法通过,就将被淘汰,彻底与空乘岗位无缘。Kara发现有很多同期学员在这个过程中败下阵来,有的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有的是因为家庭原因分心,也有的是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选择主动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培训现场,紧张的氛围让人诚惶诚恐。Kara坚定了决心,既然来了就安心学习。她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家里没有什么牵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凭借着过硬的语言能力和顽强的毅力,她熬过了一次次艰难的考试,终于在培训的最后关头成功突围,成为了正式的澳航空乘人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作为正式的空乘人员,Kara对自己的工作职责非常重视。她深知这份工作的核心是保障航班运行安全,以及确保每一位乘客的人身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她始终保持着虔诚的心态,时刻做好准备。

有一次,Kara和机组人员正在执行一个从奥克兰飞往新西兰的航班。一个多小时后,飞机已经离开港口。然而,一件突然的事情发生了 - 一位乘客在准备前往洗手间时,突然在过道上摔倒,疼痛难忍地捂着肚子。

机警的Kara和同事们马上冲过去查看情况。原来,这位乘客是一名已经怀孕11周的孕妇,两天前才从医院出院,而现在她却染上了流产的危险前兆:嘴唇发紫、呼吸急促、剧烈腹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十分紧急的情况。

Kara立即使用她从培训中学到的专业知识,为孕妇戴上氧气面罩,并呼叫机上是否有医生,以协助专业医疗人员。幸运的是,机上正好有一名医生,在进行简单诊断后,确认了流产的可能性,并立即为孕妇挂上液体输送。

与此同时,Kara将情况迅速汇报给机长,机长在与地面工作人员协商后,果断地决定在半途中返航奥克兰,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最近的医院,争取施以及时救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返航的路途中,Kara和其他机组人员一直在孕妇身边,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同时,他们还通过广播向机上的其他乘客解释了返航的原因,并诚挚地请求乘客们的谅解。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航班被迫中断,行程受到了影响,但机上无一乘客表现出不耐烦或者不满,反而纷纷对机组人员的专业表现和果断处置表示赞赏和支持。

最终,飞机安全抵达奥克兰机场,病人得到紧急送医治疗,得到及时的救治。这次成功的危机处理让Kara舒了一口气,也坚定了她要成为一名优秀空乘人员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希望用专业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来赢得乘客的信任和尊重。

身为一位资深空乘,Kara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微笑服务和发放餐饮。更重要的是,她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尽管责任重大,但她依然对这份工作充满热爱和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Kara以整齐的空乘制服和亲切的笑容,热情地欢迎每一位登机的乘客。在正常起飞前,Kara开始礼貌地巡视机舱,主动询问乘客是否需要服务,并耐心解答各种问题。

在飞行过程中,Kara还会谨慎地将托盘分发给每一位乘客,确保过程中没有任何疏漏。

对于Kara来说,看到乘客的满足笑容,就像得到了最大的肯定和鼓励。她总是被乘客的“谢谢”和点赞所打动,这样的小事让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一对老夫妇在下机时,特意为机组的每一位空乘人员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以此来表达他们对服务的高度赞赏。

也偶尔会遇到让人为难的情况。卡拉记得,曾经有一次,一位中国籍的乘客抱怨说,因为他坐在靠后的位置,餐食被前面的乘客选完了,只剩下冷盘。

虽然这种情况并非有意的歧视,但对方显然没有理解卡拉只能暂时拿出自己的那份餐食给对方,但对方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这让卡拉感觉到很失落和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Kara并没有生气,反而表示理解,因为这只是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误会。作为一名在国外生活了多年的华人,她曾多次观察到,有些在外的华人由于自卑或者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会对一些无心的小事过度反应。

她真心希望,每一个在外的华人都能够自信一些,摆脱心理包袱,用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Kara已经全然热爱并且对空乘这份工作适应得很好。每当一次航班结束,看到乘客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她内心都会被强烈的骄傲和成就感充满。

她期待着未来,有更多的机会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赢得大家的信任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