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十三姐

情绪心理学说,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情绪表达与理解是不同的,但基于该领域鼻祖大师Ekman的理论,人类有一些情绪是相通的。

比如我那天看到一个在美国生活的印度裔妈妈说,她给孩子报了一个很贵的奥数班,自己想买的洗碗机和除草机都搁置了,然后这件事被无数当地妈妈共鸣,大呼小叫,恨不得拍成电影感动美国。

后来她说:那个班是中国人开的。

这下闭环了。大惊小怪了不是?这说明印度和美国都没咱们进步啊,我们中国老母早就这样了,习以为常,云淡风轻,我们的“刀刃儿”文化都快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她们才刚开始。

早晚有一天,她们也会继承我们的座右铭:骑自行车上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该省?什么该花呢?有孩子之后,一切都非常清晰,几乎没有悬念。

住在上海梧桐区的老母亲认为20万一平的房价是不贵的,而她觉得隔壁裁缝给自己改一条裤子收20块钱属实高了,可是她又觉得不到两年时间在ok镜上砸个3万多是合理的......

浦东老母亲每周打车跨江跨桥送娃去汾阳路上个小提琴和长笛一对一,一次两千块都感觉赚到了,但自己去浦西见人通常坐地铁,因为“兴业太古汇停车停不起”......

从表面上,你永远判断不了一个中年妇女的真实经济实力。

她们也许背个帆布包,还是参加居委会免费活动送的,然后去学校接娃,骑着小电驴把孩子到了私人牙科,娃一张嘴,4万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力,牙齿,身高,中年老母的三大碎炒鸡。包包、鞋子、化妆品,在碎炒鸡的震慑之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同样拥有薛定谔的消费观与支付情绪,什么是贵的,当了妈之后很难评。

前几天我去朋友家,她淡定地给我展示了在儿子身上一掷千金的各大手笔,认为这都是无比正常的日常,然后 中午带我去门口的老年食堂,30多解决了两个人的午餐,还跟我说“吃清淡点好”。

自己过得跟个毛坯房一样,养出来的孩子却是精装法式还带点中古风。

大家先戳视频来看看毛胚老母的真实生活吧。

分享一下部分来自留言和粉丝群的积极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一起为中年老母一边挥金如土一边抠抠搜搜的人生做好思维导图:

每次给娃花好几大百买一大摞进口全彩页绘本的土豪老母,月黑风高时都会在微信读书上辛辛苦苦攒读书币看免费电子书。

带娃看电影必买imax+杜比环绕4D大片的土豪老母,四下无人时都会找朋友要盗版影院偷拍版免费大片资源库。

眼都不眨就给娃办了迪士尼年卡和坐拥十几个米老鼠耳朵的土豪老母,跟闺蜜出去喝个下午茶也会因为要凑够拼团人数而一拖再拖。

每次指定要188元打底的店长给娃亲自剃板寸头的土豪老母,跟Tony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不烫,不染,不办卡,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娃报1600一次的一对一赛前大师舞蹈课,自己连咖啡都喝袋泡的。

带娃出去旅游都是五星酒店,自己连地铁都嫌贵,只想骑共享单车。

给儿子报美术课都是上万的,自己六年都舍不得换个手机。

给熊孩子买AJ,自己在TB上连100块的裤子都收藏了俩礼拜还不买。

只试听了半节课就毫不犹豫给娃报了2万多的英语班,自己连买一送一的三位数写真都舍不得给自己拍。

给娃买了5位数的大提琴都觉得亏待了他,给自己入个300多的尤克里里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娃近视了,立马买了6800的按摩卡一周两次,自己十来年的颈椎病遇上680包月的推拿还嫌贵。

上街随便逛逛就给娃报了个书法班,想好了给自己买个结婚纪念日礼物,兜了半天商场最后买了一个儿童保温杯。

给娃团购+抢购了五位数的兴趣班,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开心一整天;为参加婚礼买件三位数小裙子,心理斗争了一下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我可做不到这么伟大”,当然,伟大并不是当妈的刚需,而且我也并不觉得克扣自己养孩子是一种伟大。

不过,怎么说呢,妈妈开心全家才能开心,对中年老母来说,享受开源节流的快乐也是一种快乐,很多毛坯的老母,图的也就一个心理舒坦和自我安慰——

自己生的娃,一年得花完两个平方。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