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幕上,五年未见周星驰。

《美人鱼2》始终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过往,他最长的空档期,是在2004年《功夫》之后,4年过去,才又推出《长江七号》。而这回,长达5年,没有星爷的日子,上部片还是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看样子,2024年也很难有新片上了。

尽管没电影作品推出,但,星爷没闲着!只不过,他的诸多角色,都潜藏于水面之下。

6月2日,微短剧《金猪玉叶》开播,出品人,正是周星驰。不止投资微短剧,星爷还入局Web3,打造NFT,联手长视频平台制作喜剧综艺……

可以说,星爷与时俱进了。也可以说,与过往闲云野鹤的状态相比,最近这两年,他明显在变现的道路上,努力狂奔着。

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是一个CEO”

导演、演员身份之外,其实,周星驰是一个企业家——香港上市公司比高集团(08220.hk)执行董事。

比高集团,是周星驰在2010年前后收购而来,在那次收购中,充分展现了星爷的不俗财技。

15年前,比高集团还名为“帝通国际”,是一家债务缠身的“仙股”,因而也是资本市场中“借壳上市”的最佳猎物。彼时,周星驰用名下公司一栋位于香港尖沙咀的Granville Identity商场作价3亿港元,卖给帝通国际,个人获得对方24.21%股份。

2010年,“帝通国际”更名为“比高集团”,周星驰被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并通过增发新股、购入股份等手段获得超过56%的绝对控股地位。有趣的是,时年3月,3亿收购来的GI商场,又以3.2亿卖掉。要知道,2004年周星驰购入该商场时耗资2.1亿,帝通国际买入已经赚了9000万,再转手,又赚2000万,6年时间,浮盈1.1亿元。

经此一役,即知周星驰“买楼致富”所言非虚,也难怪港人曾经盛赞星爷“演戏无厘头,投资有厘头”。

自从2010年后,周星驰就一直是比高集团的掌舵人。另有其亲姐周文姬同为执行董事,而星爷也把大部分股份转给了她。后来,周星驰卸任主席,但公司也未再增设主席、行政总裁等职位。据其财报显示,一直处于物色合适人选担任该职位,但物色了好几个财年,都还没找到,因而这两个岗位至今悬空——这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中独一份。

不过,即便不再常设总裁,看得出来,周星驰仍是比高集团的隐形CEO,而公司的所有影视、IP业务,大都围绕星爷本人。自2008年《长江七号》始,到《新喜剧之王》,比高集团都拥有版权。

因而,比高集团另外两位执行董事叶耀邦和周雅緻,均为星爷成立于1996年的星辉海外公司高管(周文姬事实上也身兼两职)。这意味着,比高集团实质上是跟星辉共用一套“班子”——即星辉实现了“借壳上市”。

实际上,星辉也不是周星驰第一次创业。1989年,周星驰还没有大火时,就创建了一家名为“星炜”的公司,与妹妹周星霞、妈妈凌宝儿共同担任董事。2003年,“星炜”更名为彩鹰控股,2004年11月,周星驰正是通过彩鹰完成对Granville Identity商场的收购,而这家商场又为控股帝通国际打下基础。

《食神》中的这段台词,简直就是周星驰的个人写照:

“四间变八间,八间之后上市,上市以后再集资,接着就是炒股票,然后再炒地皮,接着再分拆上市!”

星爷蛰伏20年,“炒房”炒出一家上市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赚钱,最重要的是要讲武德”

不过,别急着叫好。

比高集团在周星驰接手后,股价虽然有短期内利好,但长期而言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据港媒报道,在2019年比高集团股价4合1,到了2022年又10合1,即2019年前每持有40股,变成2022年的1股。但纵然40合1,直到2024年4月底之前,比高集团股价长期在1港元以下,星爷疲于“保壳”。

4月29日,比高股价终于抵达1港元以上。星爷2010年6月入主比高时,股价最高24.4元(合股后的价格),如今每股1.45元,跌幅高达94%。从2010年至2023年的13年间,比高集团只有2013年净利润1300万元,其余年份都是“红字当头”,合计亏损超过6亿元灰飞烟灭。

根据比高集团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在影院投资及管理方面(内地有多家比高影城)营收376.9万,电影娱乐、新媒体开发及特许权业务为161.8万,合计538.7万港元,亏损却达到546.3万港元。

对于星爷而言,买楼致富容易,但治理公司难。因为,不像香港楼市过去30年持续上涨中,上市公司需要有过硬产品才可以——而星爷的硬通货其实是拍电影,但偏偏又精雕细琢,也就难以高产。比高在财报中明言——“集团不断物色合适商机……然而,本期间未发现合适的目标。因此,本期间此分部并未带来任何收益。”

这意味着,星爷一旦没有新片上映,当年电影业务收入就是空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证明星爷不是那种为了公司业绩而硬推作品的“生意人”。如果像某些电影人,每年都推出一部挂名电影,消耗个人声誉,自然也能赚的盆满钵满,但名声,也就毁于一旦了。

因而,也可以看出周星驰对待电影作品的态度——宁缺毋滥,即便公司难以盈利,也不能随便拍片“骗钱”。套用《功夫》里的一句台词,那就是——“赚钱最重要的是要讲武德”。

可以说,比高集团严重依赖周星驰本人,而星爷又极度追求电影品质,所以,5年空窗,伤的不只是影迷,还有比高集团。

但,眼见比高集团股价低迷也不是事儿,周星驰不得不做出身为CEO合理的举动——救市。为了挽救比高,2020年,生日前夕,周星驰将位于香港太平山歌赋山普乐道的豪宅"天比高"抵押给了摩根大通银行,换取了一笔资金。

2022年开始,星爷更是动作频频,从跨界web3、元宇宙、Ai,再到入局微短剧、喜剧综艺,不一而足,目标只有一个:

变现。

既然电影新作因为高标准高要求没办法及时推出来,那就必须利用“周星驰”这三个字来打底,换取更高效的变现可能性。

因此,也就有了跟抖音合作“九五二七剧场”推出微短剧的机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金猪玉叶》开播时间很有趣——6月2日,62是周星驰出生年份,62也是他今年的年龄,而星爷生日则是622——6月22日。

所以,62算是与星爷本身有着不解之缘。

不过,剧场名字“9527”更有梗。

很多人都熟悉,这是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进入华府后的代号,事实上,1991年《逃学威龙》中,这个数字也是周星星的警察代码。

但“9527”并非星爷电影首度使用,最早出现在1987年经典港片《监狱风云》,是周润发所饰演囚犯的代码。除了“9527”,《逃学威龙》多个地方致敬了《监狱风云》。当周星星进入学校大门时,突然用了《监狱风云》的背景音乐,除此之外,片中更有一个段落很直白地戏仿了《监狱风云》——周星星正在课堂上听着老师讲课,一晃神,学生服变成了囚服,念叨着“我又到苦窑里”。

这一段“监狱风云”戏份,服装借用的是隔壁摄影棚,那里几年前曾拍过《监狱风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527”粤语谐音有“没种”的意思,隐喻唐伯虎混入华府后地位低下,如同生活在囚牢中。到了《逃学威龙》,干脆直接演出了一场“监狱风云”。

不过,时至今日,这串数字已经变成了“无厘头”的代名词。

为了运营“九五二七剧场”,周星驰在香港特意成立了同名公司,关联股东正是星辉海外,当然,也就和上市公司比高集团挂上了钩。

周星驰很重视短视频领域。1月份,他和小杨哥兄弟俩会面,惹起不少波澜,有人猜测是不是要进军直播带货,但随后星爷方面就就宣布和抖音联合运营“九五二七剧场”。

迄今,周星驰算是入局微短剧“最大牌”的电影人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有相当强的符号化意义。这也证明,微短剧是短视频时代影像化作品的承载形式之一,大踏步迈入新纪元。

抖音捆绑周星驰,意图也昭然若揭——想要制定微短剧的行业标准。固然过去几年有不少微短剧创作者涌现,有些作品还不错,但多数都属野路子,很难建起行业壁垒。和周星驰同时代的香港导演王晶早前也有入局微短剧,但他消耗过多,早就没什么号召力了,与野路子也没什么两样。

5年前《新喜剧之王》尽管遭遇败北,但周星驰爱惜羽毛有目共睹,在电影行业的声誉不减,抖音笼络住这块“金字招牌”,就可以“号令天下”,在微短剧领域建立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能收获由周星驰官方认可的第一个内地社交媒体账号——只是名为“九五二七剧场”罢了。

当很多知名电影人还在观望时,星爷以“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姿态入局微短剧,毫无疑问,会对微短剧行业带来更多标准化和革新性。但最具标志性的一刻,其实还没来到——

周星驰亲自执导一部微短剧,才会进入那个时刻。

或许,未来会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妖是妖生的”

根据官方发布的战报显示,《金猪玉叶》上线24小时超过2000万播放量,首集点赞量超过60万,留言两三万条,全网热搜20多个,从数据而言,引爆了。

《金猪玉叶》成品到底如何?

很多网友说“被骗了”——看完惊呼“原来不是周星驰作品”,其实,大概率他们没留意——海报上,明晃晃写着“出品人周星驰”嘛,他甚至连“制片人”都不是。

真相是,这部微短剧甚或“九五二七剧场”更多只是周星驰打开生意思路的产物,不能当成“周星驰作品”,毕竟他只是投资方。尽管拍摄中星爷也有些建议或指导,但片子的最终呈现,和他关系没那么大。

换句话说,他在“九五二七剧场”系列微短剧里的角色,只是一个“生意人”。

很多网友是被周星驰的名字吸引,以至于产生落差,这能理解。如果用星爷过往经典影片的标准要求,必是差强人意。

事实上,要扛下成品质量的,应该是易小星。承制方,正是易小星公司“破壳而出”,而他本人,是这部剧的监制。用《大话西游》里的台词形容就是——“妖是妖生的”。

提及易小星,不免想起10年前的系列短剧《万万没想到》。但和《金猪玉叶》不同的是,前者是每集一个故事,类似当下的段子剧。比较起来,“万万”系列更为“野性”,不遵循常规影视拍摄方式,而《金猪玉叶》由于要契合所谓的“影视创作规律”,反而显得中规中矩。

“破壳而出”系易小星在退出《万万》出品公司万合天宜后在2019年创建的,投资方里,二股东是王思聪。2020年开始,易小星亲自执导的《沐浴之王》《人生路不熟》尽管票房高企(分别为4亿和11亿),但口碑堪忧,而《沐浴之王》更是有抄袭嫌疑。

自从《万万没想到》之后,早期网红“叫兽易小星”虽成名成腕,跻身知名导演行列,但越主流,就越拉垮。因而,期待易小星监制作品有什么突破,实属“所托非人”。

在《金猪玉叶》开播前的观剧会上,易小星说的很直白——这部剧如果放到大银幕上,肯定不过关,但在小屏幕上,或许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言下之意,目标受众其实是对品质要求不高的下沉市场人群,看个乐子就行了。

但问题在于,和大量以狗血著称的微短剧相比,《金猪玉叶》又不够爽,如果扔进赖以投流的小程序剧市场,大概率血本无归,连个水花儿都不会有。

不过,结合抖音的强势流量,以品牌营销为营收模式,避开了付费剧红海——仅《金猪玉叶》第二季就收获了800万元招商赞助。当然,这有赖于周星驰的“金字招牌”。

至于微短剧生态未来如何发展,是另一个大话题。「文娱春秋」的看法是,作为长短视频(甚或其他平台)的内容形态之一种,会持续存在,并不断迭代升级。但依靠投流的小程序微短剧(或独立APP平台),将逐渐消亡。

而像网剧一样,随着更多专业影视人进入,微短剧作为影像化产品的一类,也就改变了眼下粗放的生产模式。

因而,周星驰入局微短剧的意义,比作品本身有价值。不过,毕竟是探索,有所差池在所难免。

《金猪玉叶》中第一个致敬周星驰电影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猪玉叶》中第一个致敬周星驰电影的地方

“做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尽管有争议,但周星驰的目标也算达成——至少从一个CEO视角去看的话,在努力制造概念了。微短剧也只是他为上市公司比高集团设定的路径之一,还有其他早就先行的项目,不为大众所知。

比如,进军Web3。

1月份,一家Web3初创公司Moonbox上线了同名App,设计出基于AI和NFT聊天的互动玩法。这家公司,正是周星驰投资,而他本人,是该公司的“First Creator”,他参与创作的Nobody NFT新品随之发售。

而早在2022年10月18日,星爷开通了IG账号,第一条内容,就是招募Web3人才。当时,元宇宙还处于风口期,但时过境迁,2023年开始,科技业的目光全面转向了AI。后来,星爷又在Web3概念上加入了AI,说“希望做个我的 AI 代替我”。

尽管元宇宙退潮,今年2月份,Nobody NFT一经发售,立刻创造地板价一夜暴涨近500%的行情,也带动了整个NFT市场回暖。

星爷在Web3领域收益如何,不得而知,但对于比高集团而言,这算是利好消息。

到了4月23日,爱奇艺悦享会上,又宣布围绕周星驰相关IP打造《喜剧之王单口季》,首度试水综艺,而幕后公司,同样是比高集团。一周后,比高的股价直接拉升到了1港元以上。

种种迹象显示,不管是力推“九五二七剧场”微短剧,还是做Web3,抑或搞综艺,周星驰这两年在加快利用个人影响力变现的尝试。

这无可厚非。自己的公司,自己救。

但能看得出来,周星驰所有“变现”动作刻意避开了利用电影本身捞快钱的方式,或者说做出了明显区隔——既不愿参与投资,也不想匆忙上马新片,因为他明白,所有的清誉都建立在打上自己烙印的电影品质上,一旦彻底搞砸,也就自毁长城了。

所以,对于周星驰而言,微短剧也好,综艺也罢,只不过是生意,而电影才是周星驰的“信仰”和“梦想”。人,总得有点梦想,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