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招财小鲁

编辑丨招财小鲁

蛇咬一口,入骨三分。

有多少人看到蛇这种滑溜溜的东西就感觉到一阵寒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没有庞大的体型,也没有凶狠的面目,但每次只要遇见它,人们还是会被吓的魂飞魄散。

号称中国第一的毒蛇更是让人闻风丧胆,要问它有多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杀人数碾压眼镜王蛇,世界上最的毒蛇也不如它!

最毒之物

我国拥有210多种蛇类,约四分之一属于有毒蛇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最熟知的有毒蛇类包括眼镜蛇、过山峰、五步蛇、莽山烙铁头等。

过山峰又被称为眼镜王蛇,它性情凶猛,人们只是看一眼就心惊胆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我国陆地最毒的蛇类还是非银环蛇莫属。

银环蛇的神经毒素LD50值仅为0.08mg/kg,是过山峰的12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毒性曾位居全球陆生蛇类前4名,银环蛇体型较小,但其毒液可直达人体神经与肌肉连接处,最终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被银环蛇咬伤后一般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出血也很少,所以伤者往往会误以为没有大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上如果在1-2小时内未及时注射解毒血清,死亡率可高达95%。

银环蛇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省份都有它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地方对它有不同的称呼,如过基峡、白节蛇等。

它典型的颜色为黑白相间,尾部细长,体长可达2米,头部呈三角形,与颈部交界不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环蛇喜昼睡夜狩猎,经常会在夏季的炎热天气出现在田埂、沟渠等处。

尽管银环蛇性情温顺,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在交配季节、产卵期或受到惊吓时,它们也可能采取攻击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银环蛇似乎对夜钓者有特殊的“兴趣”,这可能因为两者的活动时间和范围有所重合所致。

夜钓者所钓上的鱼类散发的气味也会吸引银环蛇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坐钓鱼的夜钓者在银环蛇眼中难以辨认,被视为没有威胁,这也是银环蛇会接近夜钓者的原因之一。

当银环蛇突然现身时,夜钓者的惊慌失措反应则可能触发银环蛇的攻击本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银环蛇性情温顺,但它拥有我国陆生蛇类中最强烈的毒性。

遇见银环蛇还是需要保持足够距离,发现城市中的银环蛇也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是银环蛇,下面这些蛇也是一个比一个毒!

世界毒蛇种类

澳洲以其独特的生物群落而闻名,毒蛇正是其中最令人生畏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凶猛的蛇类分布广泛,有的甚至还会主动袭击人类。

细鳞太攀蛇是世界上最剧毒的陆栖蛇类,它们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的维多利亚沙漠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蛇体型较小,但其神经毒素的毒性极强,足以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太攀蛇的毒液含有强效的神经毒素,如果被咬伤中毒者只能期盼在半小时内抢救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部灰蛇则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它的毒液可导致神经衰竭、肾衰竭等危害。

东部灰蛇的毒性仅次于内陆太攀蛇,它的毒液能迅速攻击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中毒后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的危险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布范围广泛的东方虎蛇也极具攻击性,它们身体呈多种颜色,有褐色和黄色条纹。

东方虎蛇体型较大,长度可达1.5米,它们善于潜伏,一旦发动攻击,能迅速吐出大量毒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的毒液同时含有凝血毒素和神经毒素,受到咬伤的人类和动物往往难逃一死。

澳洲树蛇外表华丽,但其强烈的神经毒素也令人胆寒,此蛇体色翠绿,它们能将口部张开180度大角度发动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凶猛的海蛇也不容忽视,像贝氏海蛇就以其剧烈的神经毒素而著称,它的毒性非常稳定,经高温处理后也依然有效。

裂颊海蛇栖息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它的毒液量很大,能够喷射三米远,即使不咬也能把毒液喷在目标生物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在哪,遇到任何蛇类都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这些动物具有进攻性本能,稍有不慎就可能要了人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就好奇了,就没人能治得了毒蛇了吗?其实不然,素有“百蛇之王”之称的菜花蛇就是这些毒蛇所恐惧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菜花蛇并没有毒,那它又是如何震慑住这些毒蛇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毒的百蛇之王

菜花蛇又称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锦蛇属的蛇类。

它分布于中国、日本和越南等地,常见于农村地区,虽然它没有毒性,但却是无毒蛇中的“百蛇之王”,能压制许多有毒的蛇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花蛇得此美称,主要原因是它的体型和防御力。

成年菜花蛇体长可达2.5米以上,个头巨大,在自然界中除了体型更大的蟒蛇和蚺蛇,鲜有其他蛇类能与它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健的体魄带来强大的进攻力,菜花蛇能轻易制服其他无毒蛇类。

当遇到对手过于强大时,它还拥有独特的自我防御手段——能从肛门腺释放出强烈刺鼻的臭味,用以驱赶或迷惑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花蛇体内还具有抗蛇毒的免疫力,能对抗许多毒蛇的毒液攻击。

它能捕食包括五步蛇、眼镜蛇在内的多种有毒蛇类,这也是它获得“百蛇之王”之名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花蛇之所以能克制其他蛇类,除了体型和免疫力的优势,还在于它的凶猛嗜血。

一旦发现领地内有其他蛇类,菜花蛇就会主动出击,迅速咬住对方不放,直接将其咬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那一口尖锐锯齿状的牙,以及精准迅猛的攻击方式,都是它成功猎食的致命武器。

与此配合的是菜花蛇凶暴的性情,它头部特有的王字斑纹,似乎预示着它百蛇之王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菜花蛇正在面临人类的捕杀。

由于药用价值,菜花蛇常被猎捕做成药酒,另外作为天敌,菜花蛇的减少也会引起鼠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它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们在欣赏这种蛇类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它们,避免过度捕捉,维持生态平衡。

而对于广大民众来说,遇见菜花蛇其实没必要过分害怕,它不像有毒的蛇那样对人形成直接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不主动招惹,保持距离,就可以避免被咬伤。

结语

野外存有各种未知生物,我们应警惕但不要恐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自然,保持谨慎和尊重之心最为重要。

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理解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在探索大自然的同时,也要珍惜每一片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