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军拜访李斌期间,李斌建议雷军做换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雷军拜访李斌期间,李斌建议雷军做换电

李斌劝雷军做换电的视频看了吗?

李斌说:

“研发费用多几千万人民币,单车成本大概加1000多块,可是它可能带来的增量,至少能增加个百分之一二十。”

大老板的推销能力确实强吧。

“那钱几个月就挣回来了。”李斌还说。

对于纯电车型来说,李斌画的饼更有诱惑力。因为纯电车型当前遇到了增长瓶颈。

今年前四月,纯电车型销量增长速度降到12.8%,而插混、增程依旧能保持84.5%的增长率。相对燃油车,插混增程成本增长不多,但是补能体验一点不差,使用成本低得多,因而近期增速快得多。

但是,蔚来的销量却不错。5月,蔚来宣布达成2.05万辆交付,同比增长233.8%,环比增长31.5%。在纯电品牌中,这样的增量几乎无人能敌。

蔚来的换电模式+车电分离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入手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不逊于燃油车的补能体验。

“这是真正的增程和插混的平替。”李斌对雷军说。

听起来真的很诱人。

不过,换电也不是蔚来一家,其他换电派活得怎样?蔚来的换电联盟,能做什么?换电真能解决纯电车的销量增长难题吗?

01

蔚来单兵突进

回顾蔚来的换电历程,可以说是很少有人看好。

据李斌自述,在决定造车之际,就明确了要换电。并且,李斌还研究了全球换电创业明星企业Better Place,研究它为什么倒闭。

2015年,蔚来汽车成立,在产品规划中,就是充换结合的设计。2017年底,蔚来首款车型ES8上市,但一直等到2018年5月,蔚来第一座换电站才建成投入运营。

在无数质疑声中,蔚来坚定前行。一方面所有车型都继续走可充可换路线,另一方面继续建设换电站,并且不断迭代升级换电系统。

在此期间,特斯拉短暂试水换电之后就放弃了。国内除了一些运营乘用车,蔚来几乎就是私人市场换电路线唯一的玩家,孤独前行。

到了2021年,伴随蔚来销量的增长,车主口碑的传播,换电模式被逐渐认可。蔚来也在资本市场获得持续融资,得以继续推进换电设施建设。

最近两三年,蔚来换电站建得越来越快。截至2024年5月底,蔚来官网上显示,蔚来已经建设了2429座换电站。其中,仅2023年一年,就建设了1011座。今年还要建设1000座。

资料来源:蔚来官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蔚来官方

这2429座换电站,目前只服务于蔚来自己的车型。截至2024年5月,蔚来总交付车辆已经超过50万辆,已经有庞大的用户基数。

运营方面,蔚来高管一直为“换电烧钱”做解释,一方面强调投资建设换电站是护城河,另一方面明确换电站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

李斌和蔚来主管能源的副总裁沈斐多次提到,单个换电站如果一天有50-60单换电服务,本身就挣钱了。如今全国蔚来有超过20%的换电站能够做到60单。

投入端,最早一个换电站建设四五百万的成本,如今已经降低到了150万左右。尽管其他的成本变化没有公开,但最大项目已经大幅降本。

此外,蔚来在不断减少车主的换电权益——本质是换电涨价。比如刚刚开始的6月,电池租用服务费付4赠1、60张免费换电券赠送的限时礼遇取消了。

从这些迹象来看,尽管换电服务还不能盈利,蔚来也在朝着盈亏平衡的点不断靠近。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蔚来换电模式下的动力电池资产,由蔚来参股、但独立运营的武汉蔚能持有,并不是蔚来汽车来背,蔚来车主的电池租赁费用也归蔚能收取。由于有稳定的现金收入,以及宁德时代、国泰君安、地方国资等企业参股,其商业模式有相当吸引力,能够支持电池资产的持续增加。

因为这两年动力电池价格迅速降低,很多持有电池资产的公司资产大幅缩水,无力持续吃进电池资产。但蔚来没有这个问题。

可以说,蔚来的换电业务,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乐观。

02

蔚来很好,但换电派很艰难

面对李斌的“安利”,雷军的反应,似乎并不热情。

但是,至少7家车企,包括一汽这样国企“老大哥”,都已经在李斌的招呼下,加入了蔚来的换电联盟。

蔚来换电联盟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蔚来换电联盟成员

因为他们都在早期的亲身实践或者近身观察中,发现了抱团取暖的必要。

前文提到,蔚来一家在私人消费市场坚持换电。直到2022年,上汽飞凡、昊铂、睿蓝等车企也开始面向私人消费市场推出换电车型,蔚来才迎来了同行者。另外,在换电营运车辆方面,一汽、广汽、吉利、东风等多家车企都有涉足。

不过,这些品牌的换电车型销售、换电场站建设运营,进展都比较慢慢。

根据飞凡汽车公布的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飞凡只建设了10个换电站,比原计划50个差距甚远。后续,也再无换电站落成消息。

蔚来换电联盟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蔚来换电联盟成员

昊铂已经建设60个换电站,但是因为换电车型销量很少,已经缩减了换电运营时长。

睿蓝品牌是面向运营市场和私人市场共用的模式,合作换电运营商是吉利旗下的易易互联,除了为睿蓝汽车服务,还为曹操60、 枫叶80v 参数 图片 )、 枫叶60s 睿蓝9 睿蓝7 、英伦TX5等车型服务。睿蓝或者说吉利纵向一体化的优势,给他们带来了局部的优势,但也难以复制。

易易互联已在重庆、杭州、广州、成都等30多个城市布局和运营超300座换电站,已销售换电车5.06万辆,入网3.18万辆。不过,绝大部分用户依然是出租车、网约车。

在换电领域,还有非车企的玩家,比如已经从事换电业务20多年的奥动,以及2022年开始进入的“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

奥动的前身电巴新能源,最早进入的是电动大巴换电市场,进入乘用车市场后,与北汽新能源等品牌合作,在网约车、出租车市场推广换电模式,一度签约十几家车企,并且广泛建站,但是最近几年,目前已经不再重资产投入自己建站,改由合作方建设。

此前投建的换电站,运营情况也很糟糕,在出行市场需求下行之际,换电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突破了换电约定,更多采取充电方式补能,让奥动的换电收益大打折扣。

宁德时代目前还处在早期试水阶段,目前在接近10个城市开展换电服务,主要车型是 奔腾NAT ,基本也是运营车辆。

除此之外,中石化、中石油、壳牌、协鑫等能源企业也进入了换电领域。但是,他们的投建速度也并不快。近期,协鑫能科还公告,将此前增发用于换电业务的募资,改为其他用途。

总体而言,这些换电玩家,要么没有真正的决心,要么资源有限,要么商业模式有问题,都无法大规模推广。

换电领域,特别是私人消费市场,只有蔚来单兵突进,并且建设了规模最大、服务车辆远超同行的网络,而且有望走向盈亏平衡。

此时,蔚来已经事实上的“换电派盟主”,并开始拉拢更多车企进圈。

2023年底开始,长安、吉利、路特斯、江淮、奇瑞、广汽、一汽这7家车企与蔚来达成了换电合作。

从各车企和蔚来合作的公开信息来看,各方的合作涉及范围很广,看起来并没有具备约束力的内容。

交信(浙江)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CMO、副总裁黄春华评价“换电联盟”说,这对蔚来而言虽然一小步,但是前进的一大步。如果其他车企要用统一电池包、标准底盘,甚至打通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机会还是很大,但挑战也不小。

黄春华曾从事换电多年,在换电产品制定、城市运营、主机厂合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换电联盟为蔚来既带来了短期资本市场的支持,也带来了长远的生态合作可能性,但是短期内远远大于联盟实质性的价值。

李斌也坦言,和这些车企合作的相关产品处在规划定义阶段,待两三年后,共享换电网络才可能真正开始运转。

03

蔚来标准一统江湖?

黄春华还评价,蔚来换电联盟,确实有希望打通联盟之间标准统一,同步推动行业换电电池标准的建立。

这一可能性如今空前的高。

就换电标准而言,目前国家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国标和行业标准。国标方面,不涉及电池包、换电设备等内容。

行业标准方面,今年4月15日,汽车行业标准有5项换电标准公示征求意见,包括换电冷却接口、换电机构、换电电池包、车辆与电池包的通信,以及电池包与设施的通信。

这一制定中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并没有强制统一规格尺寸等,而是兼收并蓄,将主要玩家的方案都纳入在内。

换电机构的行业标准包含两种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电机构的行业标准包含两种方案

比如,对于换电机构,既有蔚来等车企采用的螺栓式,也有奥动、宁德时代的卡扣式;对于电池包,既有整包换电,也有宁德时代等的分包换电电池包,奥动、蔚来、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上汽集团、吉利等主要玩家的电池包规格悉数入选。

标准的约束力实在不强。

不过,随着不同标准在市场上验证结果的呈现,特别是蔚来换电模式的成功,标准有向蔚来靠拢的趋势。

其中一个重大信号,就是宁德时代的方案变化。

最早,宁德时代的换电方案名为“巧克力换电”,意思是可以通过多块标准电池包的组合,为小电量乘用车、大电量乘用车,乃至非常大电量的商用车提供换电服务;而且巧克力换电采取了卡扣式换电机构。

不过,宁德时代在探索总结后,即将推出的最新一代换电方案,一方面将分包换电改为了整包,另一方面,也采用了螺栓式的换电机构。

而且,据行业人士透露,宁德时代也已经和蔚来在探讨,据行业人士透露,宁德时代也已经和蔚来在探讨,统一换电标准。

换电机构的行业标准包含两种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电机构的行业标准包含两种方案

蔚来现有换电标准和场站,适合中高端车型。但同时,经济型车型,特别是A级、A+级车型的换电标准和场站也亟需统一和协同建设运营。这种车型既能符合网约出租的需求,还在大众消费者的购车预算范围内。

蔚来的中高端换电标准+蔚来与宁德时代联手的通用经济型换电标准——这两个标准如果通行推广,全行业的换电标准大统一,就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04

政府鼓励信号

7家车企加入蔚来的换电联盟,还因为接收到了政府的政策信号。

早前,在主管部门乃至更高级别政府部门的口吻中,换电一开始并不被鼓励。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文献中,将充电、换电并举。

2020年之后,换电的“政治地位”逐渐攀升,甚至比充电还高。

比如,在2020年补贴政策中,即便超过30万元车价,但如果是换电车辆,仍可以拿到购置补贴。

2023年,工信部等几部委出台关于免购置税政策延续的公告,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和2025年依旧免购置税,2026年和2027年减半征收购置税。

但在具体条款中提出,若消费者购买了一辆可支持“车电分离”的换电车型,动力电池部分的售价会被“剥离”,实际征收购置税将以不含动力电池的车价为准。

这将给车电分离模式的纯电动汽车带来更大幅度的免税优惠。

以现在蔚来入门车型ET5T为例,含标准电池包的价格是29.8万元,不含电池是22.8万元。标准电池包价格7万元,这部分在2026年、2027年,如果减半征收,需要缴纳购置税约3145元;但是按车电分离模式购买,这7万元电池包价格无需缴纳购置税,相当于便宜了3000多元。

而且,换电业界人士预测,2027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可能取消,但车电分离的动力电池部分,仍将免征购置税。也就是说,这3000元的成本优势,在2027年之后还可能延续。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近期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市场表现差距很大,插混增程车型销量增速近一倍,但是纯电车型销量增速已经降低到了10%左右。

纯电车型不好卖,已经成为行业共同难点。

换电+车电分离模式,有可能是纯电车型的一个解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优点显而易见,一方面,车电分离之后,购车价格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换电速度很快,补能体验堪比加油。

这两大优点,都是纯电车型的痛点。

不过,交信发展黄春华认为,当前换电声势,是阶段性的,就终局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更可能还是百花齐放。对于一般的纯电车型,自有充电桩是最好的体验。换电模式成本更高,适合中高端车型和营运车辆。

“20几万的车,中国城市家庭只有50%都不到,家里能装充电桩。”李斌对雷军说。尽管拥有专用充电桩体验很好,成本更低,但个人建桩难,就是当下的现实。

换电在可见的未来,会是纯电动汽车补能的路径之一,而且相对充电有其优势。蔚来牵头,各参与企业之间逐步缩减差异,逐步统一标准,对于换电派和全行业来说,都是更有效率的进阶之路。